分享

大家观点:李宇明纵论语言生活二十年(下)

 云山阿朰 2017-05-28


2017-05-25 李宇明 
编者按

李宇明纵论语言生活二十年》系列推出后,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推送本系列的最后一期,同时我们有幸请到李宇明先生再度就“语言生活”发声,为语言文字政策研究公众号原创雄文《“语言生活”说》!具体内容请关注今日第二版。另有主编执笔编后记,是我们为读者奉献的编辑幕后花絮“彩蛋”。感谢支持!敬请关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语言文字政策研究(LanguagePolicy-Study


李宇明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已发表中英文论著近400种,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语言规划、汉语语法、儿童语言学等。

                                                                                



汉语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形成了共同语和地域方言两大语言层级。古时的共同语不完善,地位虽高但语言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少。

 

百余年来共同语层级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地域方言仍在社会交际和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双言社会”已基本形成,普通话和方言“共存共用”已成语言生活主流,并将长期存在。

 

国家层面的语言生活以普通话为主,但是方言也在特定场合、特别领域发挥作用。省域层面的语言生活,基本上是普通话和方言“双言兼用”;书面语以普通话为主,口语中方言与普通话平分秋色。县域层面的语言生活可能是以方言为主,但普通话使用的场合越来越多,能说能听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

 

“双言生活”将成为我国相当时期内的基本语言生活也是理想的语言生活。


汉语的语言规划须适应语言生活的这种现实与趋势,因时因势,逐步调整,由主要关注普通话调整到全方位地关注汉语问题,由主要关注中国内陆的语言问题调整到关注全世界华人的语言问题。

 

要重视一些大方言之间的语言竞争重视对其下层方言的挤压问题。对这种“语言竞争”和“语言挤压”现象要进行调查研究,评估其对我国语言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汉语的层级变化《中国语文》2014

 


请输入标题     bcdef

语言生活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职业等,语文生活就存在差异,甚至是重大差异。

 

对真实语言生活进行有效指导,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习得”是语文能力获取的最佳方式。


语文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过好语文生活的能力。语文研究者和语文教育者,应该研究语文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语文生活需要人们具有什么样的语文能力,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培养出语文生活需要的语文能力。

 

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


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语文生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通过语言发出信息,,信息加工及知识建构。语言生活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职业等,语文生活就存在差异,甚至是重大差异。

 

语文教育,是为了让社会成员适应语文生活、过好语文生活以及培养语言专才而进行的有规划的社会教育活动。理论上讲,决定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成功与缺失的依据,以及语文改革的方向与推力,都应当是语文生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文生活,社会对人的语文生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故而有不同的语文教育。

 

中小学阶段的语文生活主要有二:真实语文生活和虚设语文生活。教育内容滞后于语文生活,导致语文教育的全面滞后。语文教育总体上在跟随着语文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包括主动变革和被动变革。

 

总之,语文能力是与计算能力、逻辑能力鼎足而立的人类最重要的能力,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故而语文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具有超乎寻常的地位。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语文生活与语文教育《语文建设》2014

 



语言生活,有时又称“语文生活”“语言文字生活”等,大约在20世纪末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学术文献中,之后逐渐发展为中国语言规划的一个重要学术用语。

 

“语言生活”已经成为中国语言规划的基础术语,并开始在海外产生影响。“语言生活”中的“语言”应做广义理解,不仅包括文字,也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

 

语言生活是运用、学习和研究语言文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的各种活动。语言生活包括运用、学习和研究三个维度,其中的“语言”,包括语言文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三个方面。三维度与三方面,纵横构成了语言生活的九个范畴:语言运用、语言知识的运用、语言技术的运用、语言学习、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术的学习、语言研究、语言知识的研究、语言技术的研究。语言生活的这九个范畴,虽然有大有小,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有一定人员从事这一生活,甚至还有一定的社会业态。

 

在语言生活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被称为“语言生活派”的学术群体。这一群体主张:

就语言生活为语言生活而研究语言和语言生活。

 

语言生活派的学术目标,不是为了建造一种理论、创立一个学科、建立一个学术流派,而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其发现、其理念及时向社会传播。

 

为了解语言生活状况,发现语言问题,语言生活派创发了许多方法手段,形成了一些重大的语言工程,如动态流通语料库建设、有声资源数据库建设、各种实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语言舆情监测等。

 

为解决语言生活问题,语言生活派提出和发展了许多新概念、新理念,如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虚拟语言生活、国家语言能力、个人语言能力、多语主义、大华语、领域语言学、语言资源、语言产业、语言红利、语言服务、语言消费、语言福利等。

 

语言生活派重视学术的传播,上向政府传播以资政,外向社会传播以惠民,内向语言学界传播以助学。



——语言生活与语言生活研究《语言战略研究》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