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祭屈子的风俗 往北传至韩国

 孟溪ProbeT连山 2017-05-28
沙鸥

  屈原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被历代帝王所敬重,他投江之后,曾经七次被皇帝加封,可谓是“官方崇拜”最盛的名人之一。

  最早的加封,可以追溯到唐代天宝七年,唐玄宗把屈原、管仲等多位名臣,纳入国家祭祀点。唐哀帝时,皇帝又敕封屈原为“昭灵侯”,国家规定春秋两祭,并要求长沙郡的官员前往汨罗进行祭祀。

  祭祀时间定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朱元璋敕汨罗屈原庙复号“楚三闾大夫屈平氏之神”。当时民间很多传说描述屈原是在五月初五投江的,朱元璋也遵循习俗,把端午节定为国家公祭屈原的日子。

  端午节的风俗有两大传播方向:一是往北传,二是往东南传。向北传到了今天的韩国境内,历史记载,楚国先民曾渡海来到韩国,当时还流传着一首“饭筒投水词”:“满船竹枝楚国人,且将饭筒投江水。云是离骚屈大夫,五月五日沉水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