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游戏与我们时代的空心病

 祥语文 2017-05-28

昨天,网络上的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款名叫《蓝鲸死亡游戏》已经流入中国,它是发源于俄罗斯的一种自杀式死亡游戏,游戏鼓励玩家在50天内完成各种残忍伤害自己的任务。一旦你加入蓝鲸,就必须要完成由组织者给你的50个任务,包括有:每天凌晨4:20起床,看一整天恐怖电影,在胳膊上用刀刻出鲸鱼图案,而每一个“蓝鲸”成员所要完成的终极任务就是:自杀。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蓝鲸”已经让很多俄罗斯少男少女们相继赴死。《新报》统计了从201511月至20164月期间,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的130起少年自杀事件,发现其中至少有80人的死,都和蓝鲸有关。

游戏参与者大多为青少年,在他们加入一个群组后,将有一名对应的“负责人”,参与者需要提交个人的真实信息,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甚至裸照,如果有人抵触任务或者泄密,这些隐私信息就会被公开,任务完成不了,负责人还会表示“有人会帮你完成”。期间也曾有小组里的人想退出任务,但他们大多都遭受到了组织者的威胁。

虽然这件事引发了俄罗斯当局的重视,并于2016年紧急抓捕了这款游戏的操纵者:21岁的游戏发明者菲利普。明明操纵者已经落网,但是游戏好像根本停不下来,不仅在俄罗斯继续,甚至还传到了中国。这种现象不仅让人觉得恐怖,更让人心生疑惑,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相信,一项新鲜事物能够在本土落地,并且被接受,必定是有它可以生长的土壤。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上去看,最大的土壤可能就是我们时代的空心病。

所谓空心病,是由北大徐凯文教授提出来的,它的概念是这样的: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这些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有的孩子从小就是最好、最乖的学生,大部分都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核心的问题就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这与愿意投入到这个游戏中的孩子的特征有很大的关联,因为据俄罗斯新闻报道,这些游戏参与者的家庭条件都都不差,但生活空虚,性格较为孤僻。

这让我想到了我曾经接待的一位高中的学生,在咨询中,他笑着对我说:我不想上学,我讨厌学校和老师,总是逼着我考试,我也讨厌同学们,他们都不说真心话。因为他们一边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在家不做练习,只打游戏,但另一边却是一边挂机作掩护,自己苦练功课。还以为我不知道。可是我不是傻子,我讨厌别人骗我,我再也不相信他们了。我不知道我的学习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我爷爷已经把我未来的职业计划好了,让我考某某大学,然后进某某行业。但是我这么大了,我都不知道我想要什么?都是大人帮我计划好了。说实话,我姥姥家有好几套房子,我爸妈也有二套房,我一辈子不工作都行,我为什么要工作?人活着到底是有什么意义呢?

是啊,纵观现在的社会环境,充斥了大量的竞争和功利意识,我们很多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仅剥夺了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甚至还给孩子树立了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用竞争代替了合作,用功利置换了目标,这样的价值观又如何能够让孩子们看到生命的意义呢?

与此同时,我们过于周全的家庭教养方式,又让我们计划生育下的独生子女,尤其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们,除了学习,再无其它可以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很多的孩子到了大学都不会自己洗衣服,做饭,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价值感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孩子存在的意义就等于学习成绩,而如果一旦学习成绩不好了,就等同于自己没有存在价值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自我认知,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恶性循环。



从这款游戏的内容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努力将生活中一切都无意义化,这些组织者的言语充满戾气,说女孩子“肥婆”,说男孩子是“屌丝”。并质问这些青少年:这种无聊的日子你还打算过多久?因此,这个游戏最终也帮助参与者验证了:人生的确没有意义,所以死亡便成为了必然。

再来看看这款游戏的其它基础,首先需要的是生理方面的配合,所以组织者通过强制性睡眠剥夺的方式(420起床),扰乱参与者的生理节律,使其自我判断力下降,逐步脱离理智状态。再使用以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加强参与者对自己躯体疼痛感的适应能力,为将来的自杀行为建立基础。同时,它用权威的指导性语气让参与者不要与外界接触,以隔离其它方面的干扰。

另外,游戏更多使用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心理暗示。组织者告诉他们: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是‘S’开头的,semiya(家庭)Saturday (星期六), sex (),以及suicide(自杀)”。并且一遍又一遍强化理念:这个世界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选择另一个世界。在行动上,也暗示参与者,从一开始的任务,站在更高的屋顶、站在最高的屋顶、站在桥边、晃着腿、去到火车铁轨上、直到找一个高楼跳下,最终结束生命。同时,在参与者选择上,也是采用了比较激烈的方式(用刀切口)去验证其可信度和对游戏的认可度,并通过一对一管理监督,甚至威胁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参与者的死亡率。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10-14岁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对这款游戏感兴趣呢?如果我选用游戏发明者菲利普的原话,他表示,这款游戏能够给予孩子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理解、沟通、温暖。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会不会觉得很可笑?事实上,我们应该已经发现,这些参与者,无论他们的生活背景如何,大多数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家庭背景或个人障碍,有些孩子可能在学校里并不能真正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关注。而在中国式家庭中,父母的结构又无法给到孩子应有的爱与关怀,大部分的母亲非常焦虑,忙于工作和孩子的日常照顾,同时,母亲的抱怨和指责会导致很多父亲被边缘化,无法给到孩子应有的指导和方向。夫妻关系疏离,亲子互动很少,因此,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很难学习到良好的与人沟通、相处模式。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更无法感受到被父母真正的理解与温暖。因而迷茫,失去归属感,也是导致他们走向游戏世界的一个推动力。

那么,参与者在参加游戏之前就已被告知最后的结果是死亡。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参与呢?实际上,自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个新鲜的念头,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当你站在高处或悬崖边上,内心当中是不是会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这里面就牵涉到死本能的作用了。弗洛伊德后期思想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死亡本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向外攻击,即能量向外投放,如冲突、争吵、打架、战争等;另一种是向内攻击,即能量向内投放,如自责自罪、自残自虐、自我毁灭等等,其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有恐高症?因为恐高症带来的眩晕、焦虑会让肌体远离危险,避免自我伤害,远离死本能的诱惑。

叔本华说: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死本能的最终目标,是要使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最后回归于无生命的无机状态。这让我想到了杨凤池老师的一句话,他说:所有有轻生念头的人都是想要过更好的生活。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再受这些游戏的吸引呢?其实任重道远,因为它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和家庭共同的力量。一方面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学习好就等于好孩子的错误观点,给孩子一个多方面发展的机会,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逐步确定自己的人生理念,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让孩子更多的拥有自我掌控感和被信任感。

另外,在家庭环境中,夫妻关系很重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可以感觉到父母对他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而不是把爱与学习挂钩。你要知道,如果你希望孩子爱自己,减少对自我的攻击性,你就需要给他无条件的爱,让他知道,无论怎样他都是值得被爱的,他才不会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同时,建立一个可以不受评判的家庭沟通机制,引导孩子表达他真实的感受与需求,给孩子一个包容的环境。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由成长,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但绝不是把他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需要给他支持,给他力量,给他鼓励,成就一个他喜欢的自己,这样的话,我们的孩子才能够真正找到属于他的人生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