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为何能够统治那么久?

 茂林之家 2017-05-29

大家都知道,明朝一个正统的汉族王朝都出了那么多昏君奸臣,可是为什么清朝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却可以在史学界获得“无昏君,无奸臣”的评价,还能够统治那么久,这是为什么?

清朝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为何能够统治那么久?

在清朝时期,如果客观的说清朝的政绩还是给予较高的评价的,虽然当时百姓有时也会处在水深火热的环境里,但是清朝的最高统治者并不是完全的昏庸,我们都了解清朝皇帝是要学习汉族文化、讲汉族语言的。

在清朝统治的前期,从康熙、雍正到乾隆,在这三位皇帝的统治下发展到了鼎盛,基本上是完全巩固了清朝长期的统治。他们比较善于用人(汉人也也用),对于当时在位的三位皇帝,康熙时期,抗击外敌、巩固了山河;雍正时期,惩治腐败吏治,充盈国库;乾隆时期则是,励精图治,剿除内患,这些都是确实存在的 事实。

清朝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为何能够统治那么久?

清朝之所以长久的统治,有一点是离不开汉人的贡献的(当时虽然满人善于骑射但不善于农耕,到了后期满人打仗还不如汉人,直到清朝皇帝再次重用汉人征战、汉人种地,才获得很多 次的胜利和大批农产品),他们善用汉人,不过在有些方面他们还是遵循了满人之上的观念。所以出现了清朝对汉人的长期不公平对待,一种用完就丢的感觉。清朝皇帝学汉族文化,笼络中原读书人,开科举、让汉人当官,这是为了巩固满足对汉人的统治,其目的就是为了汉人管汉人,减少了汉人与满人的矛盾。

清朝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为何能够统治那么久?

不过,清朝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统治集团的少数民族身份。清朝虽然不是外来殖民政权,但它的确是少数民族政权。这个少数民族的身份给它带来了许多优势——比如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就和其自身的少数民族身份有密切关系,但更多的还是有许多劣势。

清朝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为何能够统治那么久?

除了在传统汉人王朝制度路径上的继承与发扬,满洲因素亦是确保清朝强盛不可或缺的部分。众所周知,清王朝由于是以满族为主体统治的王朝,其政治制度还有很多特殊内容,如首崇满洲之政策、八旗制度、其内部处理机要大政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保障满族主体统治的官缺制等等。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杜绝了国家系于一人之身的风险,高层群策也降低了决策失误的可能。八旗的存在不仅在政治上杜绝了传统汉地政治存在的弊病,同时在军事上完成了兵农分离,达成了军队职业化的变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