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文学以诗为最。中国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多都是背着唐诗长大的。《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华好诗词》的热播,让许许多多沉迷于世俗功利的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诗词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洛阳、开封三大古都的诗词文化尤为厚重。对于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更有必要弘扬好自己的诗词文化,塑造城市品牌,提高郑州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很多人误认为郑州是个新兴的城市,其实郑州是个非常古老的城市。郑州不仅在华夏文明早期极其重要,在近2000年的封建社会依然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郑州的历史厚重,不仅仅体现在一系列改写中国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还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科技、思想、宗教、商业、军事、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郑州不仅有地位显赫的夏商周,更有辉煌灿烂的汉唐宋。现实中和网络上都充满了各种恶毒诋毁郑州历史的谣言,但是无法撼动郑州历史文化的厚重。 郑州地区自古就有较高的行政建制,唐代也不例外。公元583年,改荥州为郑州,始有郑州之名。公元596年,郑州改称管州,州治管城。公元606年,管州复称郑州,辖管城、汜水、广武、原武、阳武、圃田、荥阳、新郑等11县。公元607年,改郑州为荥阳郡,仍治管城,下辖11县。今天的郑州市区,在唐代有夕阳楼和仆射陂等古代名胜,很多骚客文人到此赋诗吟咏。比如下面这首诗: 《送崔中丞赴郑州》 唐 姚合 仆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邻。 丹霄凤诏下,太守虎符新。 雾湿关城月,花香驿路尘。 连枝相庭树,岁岁一家春。 诗歌诗歌,诗其实也是歌。郑州地区有非常悠久的音乐历史,郑国的音乐曾经在春秋时期引领当时的流行时尚,《诗经》中就有25首郑州地区作品。这些音乐文化和《诗经》文化,深刻影响了后世郑州地区的很多文人,使郑州在唐宋时期出现了好几位文坛巨匠。 一、诗圣杜甫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有“诗圣”之美誉。中国古代的诗人数以万计,唯有杜甫被尊为“诗圣”,中国古代的诗歌汗牛充栋,唯有杜甫的诗被后世尊为“诗史”。杜甫以他沉郁顿挫的笔触表达了底层百姓的疾苦,他的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给杜诗做注解的专著就有上千种之多,有“千家注杜”之说。杜甫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诗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出生于郑州新郑,是我国唐代负有盛名的大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祖籍太原,曾祖父时迁陕西渭南,祖父时迁河南新郑。白居易出生于新郑,一直长到12岁,为避战乱而迁往符离。白居易是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在东亚和东南亚家喻户晓,在西方与贝多芬齐名。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和《琵琶行》。会昌六年(846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白居易写下了《醉吟先生墓志铭》,仍然不忘故乡新郑:“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生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 下面节选《琵琶行》的部分内容: 三、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 祖籍洛阳,曾祖父时迁到郑州荥阳,祖上四代生活在荥阳。刘禹锡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有“诗豪”之美誉,与白居易是好朋友。刘禹锡死后葬于故乡荥阳。刘禹锡的代表作有《陋室铭》和《竹枝词》等等。 四、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祖籍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缠缠绵绵,很多都是情诗,最著名的是《无题》系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登郑州夕阳楼》 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五、郑虔 郑虔,是郑州荥阳人。天宝初年,任宫协律郎。他搜集当代史事,著书八十多篇。郑虔诗、书、画俱佳,还精通天文、地理、军事、医药和音律,是一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 ,传略广泛见诸于《辞海》、《辞源》等辞书,以及历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书法家等专业性辞典之中。郑虔晚年被贬浙江台州,对台州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中共浙江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盛大的公祭台州文教之祖郑虔诞辰1310周年大会。 郑虔的绘画作品 郑虔的学问,长于地理,各地山川的险易,地方特产,驻兵的多少,他都说得准确详细。他曾写了一本《天宝军防录》,文字简练,叙事详尽,读书人都佩服他善于写书,称他为“郑广文”。他虽然为官,但家中一贫如洗,他却毫不放在心里。杜甫曾以诗相赠说:'才名四十年,坐客床无毡。' 郑虔擅长画山水画,爱好书法,常苦于没有纸张,当时慈恩寺里存放着好几屋柿叶,于是他每天去拿柿叶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几屋子柿叶几乎被他写遍。他曾经把自己的诗作和绘画献给皇帝唐玄宗,玄宗在他的诗画下边用大字书写:'郑虔三绝。'并升他为著作郎。郑虔的书画墨宝尤为后代皇室及达官贵人所珍藏,历代美术史家认为郑虔与王维一样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开创者,草书成就可与张旭媲美,高于怀素。 郑虔与杜甫是好朋友,他比杜甫年长很多,杜甫写有20多首与郑虔有关的诗歌。 六、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祖籍甘肃武威,后迁河南郑州。李益出生于郑州的可能性很大。李益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李益的诗写得很好,但是后世往往更多关注的是他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李益与霍小玉一见钟情,但李益的父母却拆散了这桩姻缘,让李益与别的女人成亲。霍小玉痴情苦等,最终因爱转恨,含恨而死。这件事在当时几乎尽人皆知,李益成了负心汉的代表,他在感情上的这一污点盖过了他在诗歌上的巨大成就!后人对李益和霍小玉的故事颇多感慨,唐朝的蒋防以此为原型,写出了著名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汤显祖也以此故事写出了一部《紫钗记》,流传后世。 摘录两首李益的诗歌: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七、胡令能 胡令能是唐朝诗人,郑州中牟县人,隐居在今天的郑东新区圃田一带。圃田,是列子的家乡。胡令能对列子推崇备至,时常祭祀列子。胡令能深受列子的影响,成就了一副道家风骨。他宁可列子一样逍遥于世,也不愿意劳心劳力,为仕途功名去奔走。他自幼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唐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本诗又名《咏绣障》) 八、周必大 周必大,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南宋名相,文坛盟主,郑州管城人。他祖父周诜迁居庐陵(今天江西吉安),为周姓南迁始祖。周必大青少年时生活飘泊不定,但他刻苦勤学,终于成才。 周必大一生功绩显赫,名誉远播,是一位极富才干的爱国政治家。无论辅佐朝廷或主政地方,他“立朝刚正”,言事不避权贵,处事有谋,治政勤奋。且主张:一要强兵,并制订“诸军点试法”,整肃军纪;二要富国,主张大力发展商贸业,以增加收入;三要安民,以民为本,减赋赈灾;四要政修,要择人才,考官吏,固职守。以上作为皆表现了周必大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且终其一生,始终秉持刚正不阿,清廉执政,爱国爱民的作风。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周必大一生曾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是继毕升之后第一个试验胶泥活字印刷并获成功的人。周必大用时四年,主持刊刻了宋代著名的四大类书之一的《文苑英华》计一千卷,还刊刻了《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使《欧集》自此以后有定本,且得以保留至今。“周必大刻本”被历代名家奉为私家刻书的典范。 下面列举几首周必大的词: 《西江月》(暮春鲁氏坐上次胡邦衡韵) 三月群贤毕集,二天五马先光。传觞击鼓底匆忙。画鹢将飞江上。 鲁国方虚两社,齐人要复侵疆。延英引对上东廊。应念幽人相望。 《西江月》(再赋送行) 藉甚新除刺史,归然鲁殿灵光。诏书催发棹讴忙。沙路从今稳上。 有喜刊除戎索,无劳远抚闽疆。日高龙影转槐廊。想见清光注望。 《点绛唇》(葛守坐上出此词,道思归之意,走笔次其韵) 报答风光,满倾琼液休思睡。乱莺声碎。来往甘棠底。 闻道中和,深简君王意。归舟起。到时应是。玉殿槐交翠。 《点绛唇》 醉上兰舟,羡他沙暖鸳鸯睡。月波金碎。愁海深无底。 太守新词,解释无穷意。高歌起。浮云间事。浑付烟中翠。 《点绛唇》(赴池阳郡会,坐中见梅花赋丁亥九月己丑) 踏白江梅,大都玉断酥凝就。雨肥霜逗。痴了闺房秀。 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君知否。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 《点绛唇》(七夜,赵富文出家姬小琼,再赋丁亥七月己丑) 秋夜乘槎,客星容到天孙渚。眼波微注。将谓牵牛渡。 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周郎顾。 限于篇幅,就不再继续介绍了,其实郑州在唐宋时期的诗词名人还有很多。仅仅郑州管城(郑州市区核心区)在北宋就出了很多名人。 郑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古老城市,千百年来,郑州孕育的骚客文人灿若星辰。同样,历代文人写郑州的诗词作品也是不胜枚举。从《诗经》文学到先秦散文,从成语典故到魏晋文学,从唐诗艺术到宋代文学,从明清文学到当代文学,郑州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郑州的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文学史,数千年长盛不衰。郑州的文化影响,就像空气一样,很多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几乎无处不在。 郑州都有哪些历史文化,河南都有哪些影响深远的文化? 本公众号以后会陆续给大家介绍。水平有限,说得不对的请多多指教。 接下来将推出《古诗词里的郑州》。郑州之后介绍洛阳。 【精彩回顾】 品味中原,感知河南 郑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建议方案 中原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传承中原文化,关注河南发展,助力中原复兴!
|
|
来自: 公司总裁 > 《神仙/圣贤/祖师/文豪/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