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德春拍】缶翁墨戏:大观吴昌硕撷珍

 独孤式 2017-05-29



本季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部分将为您呈现多件缶翁佳作,甚是精彩,其中《石佛山造像》画精书妙,老辣端庄而不失洒脱灵动;《菊花》以泼墨写菊叶,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生气盎然;《牡丹拳石》将牡丹的华丽柔美和石头的坚硬嶙峋结合在一起,刚柔并济,此外,《山水对屏》等作品也均为老缶难得一见的精品,期待各界藏家莅临雅鉴。





Lot709

吴昌硕 石佛山造像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仓翁

题识:吾乡石佛山艁象,有如是者甚多,兹写其背面一角。宣统元年元旦疏爽,俊卿。

本幅褚德彝(1871-1942)题:吾友吴缶庐大令,工诗嗜古金石文字,精刻印。画古拙,不掇丹青家余唾。此帧虽游戏笔墨,殊得石涛、雪个神髓,允为一时兴到之作,良可宝也。宣统三年六月,褚德彝记。    钤印:松窗

出版 :《吴昌硕书画集》,第23页,(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

93.5×30.5 cm

RMB: 2,000,000-3,000,000



本幅《石佛山造像》,据吴昌硕自题“吾乡石佛山造像,有如是者甚多,兹写其背面一角。”可知乃吴昌硕忆写家乡安吉的一处寺院,画中仅一古柏、一湖石、一经幢以及一红衣佛像,佛像则盘膝坐于柏下,安静宁谧。画法综合梁楷、吴小仙等人之法,并以篆隶笔意入画,线条如勾似折,老辣端庄而不失洒脱灵动,笔法简而传神,寥寥数笔,而形神特具。又以浓墨长题欹抗于右,所书铁画银钩,笔力扛鼎,洒然苍劲。构图简洁明了,用色雅艳沉稳,画精、书妙。


右为褚德彝所题,称赞缶老:虽游戏笔墨,殊得石涛、雪个神髓,允为一时兴到之作。吴昌硕之所以骤得大名,其原因在于其不仅以所谓八法之书入画,更创以金石之书入画。从吴氏传世少数几件人物画看,已将所谓金石风引入其中,其画之精绝较其花卉之类作品似亦不遑多让,足令人叹为观止,诚老缶难得一见之精品。






Lot710

吴昌硕 菊花

设色纸本  

庚子(1900年)作

钤印:昌硕、聋于官

题识 :庚子暮春,携蒲作老游,园丁先生千寻竹斋主人出纸索写。偶然间以颜色,不直一哂也。苦铁吴俊卿。

本幅蒲华(1832-1911)题:写菊居然胜白阳,秋光直欲傲春光。相期满酌英黄酒,来就千寻竹下堂。蒲华题句。?钤印:作英

鉴藏印:园丁鉴定

签条:吴昌硕花卉立轴。翰斋珍藏。

134×50 cm

RMB: 1,500,000-2,500,000


上款:闵泳翊(1860-1914),字遇鸿﹑子相,号园丁﹑芸楣﹑石尊者﹑石韫﹑薮石亭长等,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明成皇后(闵妃)唯一的侄子,也是闵氏外戚势力中最具实权的政治人物之一。他18岁进士及第,21岁负责组建朝鲜新军“别技军”,23岁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出访欧美,考察新政,回国后又官至亲军营右营使的要职。1884年12月,闵泳翊在“甲申政变”中被刺,险些丧命,面对残酷的宫廷斗争,年仅24岁的闵泳翊只得亡命他乡,先后客居香港、广东,而后到苏州和上海,凭借着他深厚的汉学功底及精湛的书画造诣立足于中国。闵泳翊在今上海市北京路瑞康里766号建立“千寻竹斋”,自己也以此为号。多年以后,闵泳翊曾请吴昌硕刻有“甲申十月,园丁再生”一印,即是为了纪念这段大难不死的经历。



千寻竹斋好秋光


浙江省博物馆藏有一幅吴昌硕作于1899年秋的行草题《海隅三丐图》诗翰立轴。所谓“海隅三丐”,即指吴昌硕、高邕、闵泳翊三人,因吴昌硕自称印丐,高邕称书丐,闵泳翊称兰丐,当时就有人戏作《海隅三丐图》,并请吴昌硕题诗。此中称“兰丐”的朝鲜人闵泳翊却非普通的在华朝鲜人。


闵泳翊小像


闵泳翊(1860-1914),字遇鸿﹑子相,号园丁﹑芸楣﹑石尊者﹑石韫﹑薮石亭长等,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明成皇后(闵妃)唯一的侄子,也是闵氏外戚势力中最具实权的政治人物之一。他18岁进士及第,21岁负责组建朝鲜新军“别技军”,23岁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出访欧美,考察新政,回国后又官至亲军营右营使的要职。1884年12月,闵泳翊在“甲申政变”中被刺,险些丧命,面对残酷的宫廷斗争,年仅24岁的闵泳翊只得亡命他乡,先后客居香港、广东,而后到苏州和上海,凭借着他深厚的汉学功底及精湛的书画造诣立足于中国。闵泳翊在今上海市北京路瑞康里766号建立“千寻竹斋”,自己也以此为号。多年以后,闵泳翊曾请吴昌硕刻有“甲申十月,园丁再生”一印,即是为了纪念这段大难不死的经历。


倪田绘《千寻竹斋图》


闵泳翊书宗颜真卿,以画兰撇竹驰名艺坛,笔力雄健、气格清逸。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文人画家,尤其擅长画兰,在当时与大院君并称为画兰双璧。他的画风后为金圭镇、徐丙五等画家所继承,成为韩国现代绘画史上著名的“云楣画派”,影响深远。他喜好交友、耽于艺术,来上海后,很快便融入了海派书画家群体,与吴昌硕、任伯年、蒲华、胡公寿、钱慧安等结交。每到星期天,闵泳翊会邀请海上画派的诸位友人相聚于“千寻竹斋”,喝酒吟诗,挥洒丹青,笔走龙蛇,而吴昌硕每每被奉为上宾首座。


此幅《菊花》即1900年暮春的某次“千寻竹斋”之会中,吴昌硕应闵泳翊之邀而作,画面上勾勒出一丛菊花,花朵团簇绽放,俯仰向背,大小错落,相互映衬,煞是好看。泼墨写菊叶,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显得菊花枝繁叶茂,生气盎然。时蒲华应与吴昌硕同在,并在画中题诗一首:“写菊居然胜白阳,秋光直欲傲春光。相期满酌英黄酒,来就千寻竹下堂。”以吴昌硕与陈淳相较而略胜,可见其对吴昌硕的推崇与激赏。蒲华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见解,对吴昌硕影响颇大。吴昌硕画画善用色,蒲华曾劝他“用色太多,易俗”。晚年老缶用色登峰造极,想起故去的蒲作英,还开玩笑说“要是蒲老还在,我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文物商店标签


闵泳翊与吴昌硕友情很深,据朝鲜书画名家金圭镇回忆,他曾在1891年去中国拜访吴昌硕,吴昌硕问他:“你认识闵泳翊先生吗?”金圭镇回答:“还没见过他。”吴昌硕突然改变脸色而不再理会他,金圭镇并称:“闵泳翊从1886年以来到苏州找吴昌硕后,便沉醉于艺术的忘我之境。” 这些记录显示吴昌硕很看重闵泳翊的才华,也说明了闵泳翊来华后与吴昌硕的深厚情谊。而吴昌硕在闵泳翊去世后写的长诗《挽兰丐》序中写道:“(闵泳翊)客沪上,交卅余载,嗜予刻印”,闵泳翊于1883年1月底到中国天津,吴昌硕正好也在1883年2月初因公去津,两人在天津邂逅相识不无可能,此即可与吴昌硕“交卅余载”的记载相吻合了。





Lot711

吴昌硕 山水对屏

立轴  水墨绫本  

乙卯(1915年)作

钤印 :吴昌石、一狐之白;俊卿大利、鹤寿

题识:

(一)顽云拨不开,游到颇空阔。层岩落空翠,仰视秋瑟瑟。古木撑槎枒,深根涧盘铁。风雨狰狞时,乾坤飞霹雳。乙卯初夏,吴昌硕。

(二)到门溪水接秋塍,记得题松此阁登。草篆十行谁得似,怡亭扶起李阳冰。乙卯首夏,吴昌硕。

129×40.5 cm(每幅)

RMB: 1,800,000-2,800,000  (2)


说明 :

本对屏另附有韩国著名画家许百炼及其弟子方启之题跋包袱皮两张。

许百炼(1891-1977),为韩国南宗画派大师,原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就读法政学,后来专攻绘画。在东京的6年间,受到日本南宗画家的代表——小室翠云的影响,开始专门研究传统的南宗山水画。1922年北上首尔,在第一届朝鲜美术展览会中展示了传统山水画,获奖并得到众人的关注,1927年后,迁至全罗南道光州,过起独居生活,并指导门徒。他不仅通晓汉诗,书法也以独特的风格展现南宗画之精神。他对吴昌硕亦十分推崇,于吴昌硕山水中所得颇多。






Lot712

吴昌硕 牡丹拳石

立轴  设色纸本  

庚申(1920年)作

钤印:吴俊卿、苍石、二耳之听

题识 :嫣红姹紫佐临池,惭愧人称老画师。富贵(原)从涂抹出,旁观莫笑费燕支。庚申春仲客沪渎,七十七叟吴昌硕。

出版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馆藏书画作品集》,第89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35.5×66 cm

RMB: 5,800,000-8,800,000



牡丹是吴昌硕深爱的题材之一,虽因而为传统文人所不取,但吴昌硕自有妙招,他曾说:画牡丹易俗,画水仙易琐碎,只有加上石头,才能免去这两种弊病。” 画牡丹必置石头,是吴昌硕的手段之一,正如此幅《牡丹拳石》,将牡丹的华丽柔美和石头的坚硬嶙峋结合在一起,正和刚柔并济之致。画中缶老以没骨积染法刻画牡丹,笔致潇洒飘逸,水与墨、色有机地交融,石头则以大写意一挥而就,石上的点苔虽然寥寥几笔,但是极有生意,辅佐表现出牡丹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在吴昌硕眼中,石头是平衡画面关系的最佳注脚。由于石头可以勾勒成为各种态势,应心应手,随心所欲,对于改变画面的布局、均衡上下构图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吴昌硕画跋中有石为寿者相之语,牡丹向来代表富贵,而湖石象征长寿,此幅《牡丹拳石》气势磅礴,色彩祯祥,宛然成为富贵长寿的象征。吴昌硕又以自作诗 “嫣红姹紫佐临池,惭愧人称老画师。富贵(原)从涂抹出,旁观莫笑费燕支” 题之自嘲,笔势之欹侧,章法捭阖,行笔大起大落,不拘一格,遒润峻险。与画相佐,恰可见缶老追求雅俗共赏的笔墨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