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汉三杰”是指哪三个人?

 那山那水那风景 2017-05-29
  • 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的名字。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但细分析一下,可以各自独当一面的汉初三杰里却是可以分出高下的。最下者可以说是有勇无智的韩信了。从军事统帅的角度来说,韩信可以算得上是千古难得的帅才了,他能够把弱小的军事力量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以至于最后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彻底击败,一举奠定了建立汉王朝的基础,这是与他超人的军事指挥天赋分不开的。他曾经在与刘邦的闲谈中认为刘邦只有指挥十万军队的能力,而就他自己指挥军队的能力而言,却没有数量限制,指挥的军队越多越好(这就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成语的来历)。韩信作为一位军事统帅勇有余,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位权力中枢的谋臣来讲显然是智不足,是不及格的。说句难听的话,韩信的权谋技巧只相当于小学生水平。他身处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极易招来杀身之祸的境地却毫无自我保护意识,多次受到猜疑诬陷却从不在意、不思改进,终于在未央宫阴谋中死于吕后之手,真可谓“英雄一世真豪杰,辜负胸中百万兵”!这里顺便说一句,史书里或多或少影射韩信有谋反的倾向,我认为这是天大的千古奇冤。从韩信的条件来看,他若真想造反,一百次也反成功了,可是他却始终没有反,直至被害死。 汉初三杰里的萧何却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若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只能勉强说他智有余而仁不足。萧何的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我就不用说了,刘邦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这句话就是对他的最确切的评价。尤其令人拍案称奇的是,他的卓有成效的施政方针不但没有随着他的辞世而重蹈人亡政息的惯例,甚至他的继任者曹参对萧何生前制定的各项法规、方针政策一字不改而自己只管吃喝玩乐,竟然也能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以至于这段脍炙人口的典故成了流传至今的成语“萧规曹随”。由此可见萧何的治理国家的行政才能是多么卓越!说起来萧何对汉朝的建立所作的最大贡献莫过于现在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了---韩信这位旷世帅才由于被刘邦大材小用地当作仓库管理员使用,被气得不辞而别,后被年老体弱的萧何星夜追回拜为元帅的千古美谈。但令人极为遗憾的是,在韩信问题上名扬后世的萧何在后来却因为韩信问题而为后人所诟病,那就是萧何明明知道韩信不会谋反,却在个人进退利害(可能包括避嫌)的考虑下与吕后一起设下圈套谋害了韩信。这就是令人感慨万千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语的来历。虽然纵观萧何的一生,这个不仁不义的污点也许可以算作瑕不掩瑜,并不能动摇萧何作为一代名相的历史地位,但污点毕竟是污点,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完人标准相比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在汉初三杰里唯有张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备的完人了。张良的智在刘邦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这句话里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就不赘言了;张良的勇从他敢于和志同道合的力士一起在博浪沙刺杀由大批卫队护卫的暴君秦始皇的大无畏的行动中即可看出,也用不着多说;我认为张良的仁是值得大书一笔的。孟子认为理想的完人的气质应该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张良完全作到了这一点。张良在汉朝建国后的封赏会上的表现使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他谢绝了刘邦对他的万户侯的封赏(包括属地随便挑选的特权),在刘邦的一再劝说下,他只挑了一个没人要的偏远贫穷的小县城留县。张良说:“陛下实在要封赏我,就把我和陛下相识的地方留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我哪里当得起万户侯。我昔日刺杀暴君秦始皇,天下震动;现在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得到封万户侯的荣誉,这对我这个平民百姓来说太过分了,我真心地愿意放弃人间的富贵,过老百姓的日子。”而且张良说到作到,不但不作万户侯,连这个小小的留县县令也找了个机会放弃了。历史学家司马迁对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连轻易不肯赞誉他人的心高气傲的大文学家苏轼也专门为张良写了一篇著名的《留侯论》,文中对张良的品德感叹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初汉三杰,韩信,萧何,张良也. 韩信贡献最大! 淮阴侯韩信,善用兵.少贫,母丧,寄人食.主人厌之,怒,遂去.后归项梁,梁死,从项羽,而终不为所用.久之,叛楚归汉.初,上轻之,事之以粟粮都尉,固信亡之者再.萧何知之,不及闻上,乃月下追之.后复得,上遂拜之以大将,授之以兵符,称之为能人.其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三秦,破魏王,擒齐王,入咸阳,围霸王,定天下.然信狂,欲反汉,萧何引之入宫,吕后杀之于宫.叹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国萧何,善内政.萧何从政,犹如吴之鲁肃,兵粮未尝有不足,补给不曾有缺少,是固辄信战于前,而何援于后,源源不断.入蜀后,勤政.蜀本蛮夷之地,虽物资充盈,民风淳朴,天府之国.然诚后中原,民不闻百家之言,官不明治国之理.后何教之以百家之言,授之以治国之道,民称之曰能,官赞之曰贤,强民练兵,铸戟造车,以供出蜀之用.然何功虽大且不言,胸中日已有所想,夜乃有所梦,封之以地,除之以爵,无不拒,上厌之,汉定后入狱. 留侯张良,善谋略.先人五代事韩,后韩灭,弟死不葬,寻刺客欲杀秦王,然误中副车.王大怒,索之全国,良无奈隐姓埋名.遇仙人,因能忍,授之太公兵法,常读,熟记于胸.遇沛公于下坯,则弃韩归汉.沛公入咸阳,欲安其乐,不听樊哙退军之言,良劝之曰: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上从之,退军霸上.而项羽怒,且杀沛公,良劝项伯于前,救沛公于后,终解鸿门之祸.天下定,上称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欲封王,良婉谢而请封留,于是封留侯.后良计保太子,免大乱,于是退而游四方,善终. 观三人,韩信死萧何戒,惟良善终.奈何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某臣亡.向使信,何等众人师良之榜样,名垂青史于前,退隐四方于后,则皆善终. (大将英布,彭越,以至吕后皆死,韩信,英布,彭越并称汉初三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