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知识赚钱的大前提:你应该这样读文章!

 蜗牛的家WJ 2017-05-29
1.

  有一个读者找到我,跟我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家里面有两个大书架,全部都装满了。

  他还订阅了很多优质的公众号,每天都会看里面的文章。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现在不是流行知识变现吗?

  他寻思着自己这么用功,肯定能够靠知识来赚钱的。

  不过,真正开始操作才发现,远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依然无法表达出来,更别谈什么赚钱了。

  这个朋友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己读了很多,但是没有真正的学会多少。

  等到用的时候才发现,知识还是别人的。

  而这就是因为不会读!

  2.

  读书与学习的能力,其实就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成本变低,同时,每天获得的信息量又变得很大。

  这是一把双刃剑。

  好处就是只要你掌握了处理信息的技巧,你就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找到好方法,好的灵感,并且由此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样,你就像是练成了“吸功大法”,总能够从别人的文章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并为自己所用,从而快速成长。

  缺点就是: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如果没有按照一定的策略和规划来进行,就很容易在大量的信息冲击下“迷失”。反而晕头转向,光顾纸上谈兵,消磨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真正的从信息中吸收到“养分”。

  没有营养的持续供给,结局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了。

  如何读别人的文章来快速提升自己!

  3.

  其实,方法并不难,一共才三步:

  第一步:通读文章,判断价值和特点

  第二步:拆解文章,提炼分类有效信息

  第三步:将有效信息进行表达

  不管你是读书,读公众号文章,还是听课,只要是学习,都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超级好用。

  为了更好的讲解这三个步骤,我们拿一篇文章进行举例:

  《吴军:投资中的几个误区》

  这一篇文章是我昨天在得到APP中看到的,原文是吴军写的《吴军·硅谷来信》中的节选。

  第一步:通读文章,判断价值和特点

  大家可以先去读一下这篇文章。

  读过之后就能够基本判断出该文的主题类型,文章有效信息的位置,价值和特点。

  因此,这时,我们就可以对该文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了:

  文章的主题类型:投资理财类

  有效信息位置:四个误区所在段落

  有效信息价值和特点:理财投资中的四个误区 理论讲解

  这种判断不用太精细,大致的辨别一下即可。

  如果你读了一篇文章,觉得不错,那么就可以保存下来,关于这方面的软件有很多,比如: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等。根据个人体验来选择吧。

  保存下来后,千万记得编辑标签。这三个判断内容就是保存文章用的标签。

  如这一篇文章,我就可以这样写标签:

  “投资理财类” “理论讲解” “投资中的误区”

  日后重读和分析的时候,可以对标签进行细化,修改,补充。

  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便于分类和检索。

  平时我们会遇到好多不错的文章,但是时间有限啊,没有办法每一篇都去细致的分析,因此,我们可以先去保存下来。等我们需要用到的时候,直接按照我们分类的标签去找就可以了。

  我有时候偷懒的话,还会用豆瓣日记。豆瓣也有日记标签的功能。点击标签就可以直接进入有该标签的所有文章。

  适合像我这样偷懒的人。

  第二步:拆解文章,提炼分类有效信息

  接下来需要对文章进行细读。

  一边读,一边用醒目的颜色和加粗字号画出有效信息。

  如果在某些地方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补充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字体记录下来。

  就拿举例中的文章来说,该文的核心观点如下:

  ■贵金属并不是好的投资选择

  短期内,贵金属价格波动大,投资成了“赌运气”。从长期看,贵金属在扣除通货膨胀后容易亏钱。

  ■专业人士理财不一定就比自己做的好。

  用很简单的投资策略,也完全可以比那些专业的团队做得更好。

  ■买的股票亏钱,并不是不卖出去就没有损失。

  对于单个股票来说,如果降幅过大,要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难。

  ■购买便宜的股票,看似量多,但并不值钱。

  看股票不仅要看它的发行量,还要看它的盈利能力,以及成长率等等很多的因素。

  有的文章,有效信息较多,就不仅仅需要提炼,还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格式如下:

  文章观点:

  好词好句:

  故事案例:

  数据案例:

  写作模式:

  灵感:

  然后将其放到该文的开头。这样,我们日后需要该资料的时候,一打开就可以看到这份分类目录,对整个有效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提炼,概括,分类的过程。

  通过这样去做,能够强迫自己对别人文章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理解,评估,补充。

  而这就是你用原有的知识和现有的进行一个碰撞和融合,不是一味的接受,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完成对原有知识的更新换代。这就是对知识的内化。

  第三步:将有效信息进行表达

  将知识进行内化后,不代表你已经将其转化成自身的能力。

  知识只是在你体内,还并未给你提供能量。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

  听懂了吗?听懂了。

  理解了吗?理解了。

  那用吧!不会。

  而这一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将还在体内“闲置”的知识,让其活动起来,真正给你制作能量。

  如何达到这一步呢?

  方法特别的简单,你需要做的是,应用这些知识,将知识表达出来。

  这就是输入——输出的过程。

  那么,如何将知识有效的表达出来呢?

  有两个阶段:

  输出内容。写文章,录制音频,视频,制作图片。

  输出行动。将某个方法转化成行动。比如,学习了微习惯养成法,那么就按照这个法则来给自己制定一份微习惯的养成方案,并且按照方案付诸实践。

  限于篇幅,主要讲讲输出内容。它的好处是什么?

  a可以让你加深对于该知识的理解。

  b.还能够培养自己正确高效的思考框架。

  c.获得更多的灵感。

  d.借助网络,你还可以将这些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关注,交流,机会。

  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缺乏条理性。而这往往是因为其思考缺乏条理性。

  写作其实就是将无形的思考框架转化成有形的白纸黑字。

  因此,想解决写作的问题,要从“根”上治。方法如下:

  a.学习思维导图,锻炼思考的条理性

  思维导图有很多结构,就拿SCQA这个结构来说。

  SCQA,即:情境(Situation)、冲突(Complication)、问题(Question)、答案(Answer)。

  你可以按照这个结构来锻炼自己表达的能力。

  比如,刚才举例的文章所提到的最后一个误区,你就可以按照这个结构将其表述出来。


  我们也可以改变要素的顺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如下图:


  通过学习思维导图,可以让你的思维和表达更有条理性,不过,光有这个还不够。你还需要有“润滑剂”。

  b.学会讲故事

  讲故事,都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将故事讲好。

  在过去,讲故事的能力重要性被很多人所低估,觉得这并不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学会讲故事,为什么这么重要?

  原因就是讲故事会动用情感的力量来达到影响他人的效果。

  要想提升自己与人共处的能力,影响力,并不是说这个人思考与表达很有条理,做事很有逻辑就可以了。

  如果单单只是这样,那么往往这样的人会给他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而学会讲故事就不同了。

  人人都爱听故事,也更容易被故事所暗示。

  故事能够调动起人们的情感,达到心理暗示的效果。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培养自己的故事思维,提升讲故事的能力是超级重要的。

  4.总结

  如何读别人的文章来快速提升自己呢?

  方法一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通读文章,判断价值和特点

  第二步:拆解文章,提炼分类有效信息

  第三步:将有效信息进行表达

  如何靠知识赚钱?这三步只是一个大前提。这是教你如何正确学习的。

  剩下的只需要跟着课程走,系统的学习软文写作,软文营销,商机挖掘,盈利线路设计,推广营销等知识。不懂就问,这样成长才快。

  钱是一种资源,把它用在哪里,哪里就会有发展。

  你可以拿钱去买吃的,喝的,用的,穿的,玩的。这是大部分人愿意而且舍得花钱的地方。

  而你也可以拿钱来学习,买知识。而这种投入是为了让你增值,让你更值钱,增加你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月末的时候,你可以算一下,自己这个月在吃穿用度上花了多少钱,在学习上花了多少钱。

  你愿意买好吃的来填饱肚子,却不愿意花钱买知识来武装自己的脑袋,提升自己的能力。既然这样就别对自己能力和收入的提升抱有多大希望,毕竟,有投入才能有回报,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