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渔民侃历史之四:明朝最胖皇帝,在位仅八个月却让后世肃然起敬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29
2017-05-29

01

明朝是个奇怪的朝代,出现过许多怪胎皇帝,比如热衷于炼丹的,比如醉心于木工的,比如几十年不上朝的,等等,无奇不有、让人叹为观止。

明朝最胖的皇帝朱高炽,登基执政不足一年,去让历史记忆深刻、后世肃然起敬。

公元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在登基仅八个月之后突然死去,终年47岁。这位明朝最胖的皇帝,在整个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以不俗的功绩赢得世人的好评,成为明朝有限的能够拿得出手的皇帝之一。

真个是:人去政声在,吹沙始见金。

02

朱高炽,是明洪武朱元璋的孙子、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在当了20多年太子后,最终能够登上皇位,既具备必要的优势,又险遭种种不予。

优势之一:深得朱元璋的喜欢。

朱高炽从性格来讲,与一生崇尚武力的父亲朱棣大相径庭。《明史·卷八·本纪第八》说他“幼端重沉静,言动有经。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评价甚高。但明成祖朱棣因为朱高炽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不能东征西讨驰骋疆场而不喜,甚至曾考虑将皇位传给二儿子。但最终因朱元璋的看重、加之朱高炽长子身份,使得朱棣最终还是迫于长幼有序制度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

优势之二:思想能力十分出众。

朱高炽的出众才能,不只体现在登基后的八个月,而在早期配合父亲朱棣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已经彰显出过人的才华。“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建文帝大将)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的走向和结局产生重要影响。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后,“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

03

朱高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盛名、特别是被大家所关注,实际上集中在比较有意思的三点:

一是身体过于肥胖。

网上曾经有一道关于“朱高炽是怎么死的?”这样一道历史选择题,答案是“胖死的”。尽管有戏虐的成分在里面,但实际上也有一定道理。明朝皇帝大多静极懒动、极易肥胖,具体到朱高炽就是如此,看看书、聊聊天都挺好,以至于“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据说体重有二百多斤,据说走路不稳需要两个人搀扶行走,据说父亲朱棣多次采用减少膳食供应的方式强令其减肥,但效果寥寥。

二是在位时间过于短暂。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47岁的朱高炽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洪熙。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逝于饮安殿,在位时间不足一年,在整个明朝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在位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

三是短暂却创造辉煌。

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下令减免赋税、赈济受灾地区,等等,这一切“善政”, 既是“仁宣之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明朝进入稳定强盛时期奠定良好基础。《明史·卷八·本纪第八》不惜笔墨,称赞朱高炽“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即使后世评价,也大多中肯正面。

朱高炽死后,庙号仁宗,葬于十三陵,后称献陵。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所有皇帝陵寝中,献陵颇为简朴,仁宗之仁、名副其实。

明朝最胖的皇帝朱高炽,并没有因为一己之胖影响政声,成为明朝为数不多的正面皇帝形象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