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县玉皇阁,千年古道观

 仙人叠石 2017-05-29

沙县玉皇阁,千年古道观!

       沙县玉皇阁位于沙溪河南岸凤凰山脚下的水南村水南街,与沙县县政府大楼隔江相望。该村辖水南、陈罗坑、余廖厝、婆奶窠4 个自然村,主要姓氏杨、余、张、黄、邓等,近2000人口。玉皇阁虽地处城南,却以其巍峨宏伟的气派,守镇着鳞次栉比的虬城,信众覆盖沙县全境。

       溯寻历史,沙县玉皇阁因桥而立。据《沙县县志》记载,玉皇阁始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距今已一千余年,当时县令谢浚在县衙十字街南端,首建跨沙溪河浮桥,曰:浮津桥。并在凤凰山脚下置一护桥庵。后浮桥屡毁,屡建。明正德三年(1508年),延平府同知叶宗道募捐在沙溪河原址建十三墩廊桥,曰:翔凤桥。同时在凤凰山麓护桥庵的原址扩建玉皇阁,以玉皇大帝的神威,辖制虬江之龙,不使其兴波作浪。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秋,廊桥毁于火,而玉皇阁犹存。玉皇阁是沙县历史比较悠久、影响力比较大的道教宫观。三明市宗教事务局于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日以明政宗(1998)4号文件,批复翻修玉皇阁主殿,同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共沙县县委以沙委办(1998)42号文件会议纪要,同意玉皇阁将翻修图纸报建设局审核后进行,五月十三日沙县建设局专函批复同意修缮。翻建后的大殿,依然使用刻有:“大清道光癸巳十三年壬戌月辛卯日午时重建”的旧大梁。如今。庙中存有清道光五年(1825年)的石香炉一尊。因此,玉皇阁若溯至宋,以逾千年。

        据传,沙县县政府大楼与玉皇阁隔河相对,阳间的官是不能和地下天上的官对门,那怎么办?风水先生说要把县公安局盖在玉皇阁的旁边镇住,县政府才能平安。至今,沙县公安局就建在沙县水南玉皇阁旁边。

      玉皇阁山门呈城楼式结构,重檐歇山顶,飞檐斗拱,金瓦白瓷砖墙,高达20多米,中间一大拱门,上书:“玉皇阁”三个金色大字。门口一对青石狮子,口中含珠,昂首晃脑,玲珑可爱。整个山门气势轩昂,庄严肃穆中透出吉祥喜庆。走进山门,踏上花岗岩台阶,穿过庭院,就抵达正殿。正殿阔五开间,深三进,单檐歇山顶,瓦脊双龙戏珠,黄瓦朱窗,金碧辉煌。殿中四根朱红色大柱上,各缠绕着一条腾云驾雾的金龙,双眼圆睁,张牙舞爪,吞云吐雾,气势非凡。殿正中九龙椅上端坐着3米高的玉皇大帝,头戴珠冠冕旒,身着龙袍玉带,面如丹玉,尨眉凤眼,一副威仪。玉帝身后立着两尊高约2米的宫女,手持日月神牌,伺候左右。大殿两侧的偏殿,分别祀奉五显大帝和玉封太保候王,他们均是沙县民间信奉的忠烈义士,历史哲贤。两 厢房、香积厨、斋舍等各种用品齐全,可容百余人同时用膳。

      玉皇阁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余炎妹、潘水娣、陈阿炳、庄柳仔、张阿金、杨阿清、潘金儿等七位老人的无私付出。因为从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起,玉皇阁就成了沙县水运队的办公地点,一九七十年代末是在他们几个牵头下,经过多次与县水运队协商,并发动村民拿田地把玉皇阁原址给置换回来的。建庙的地有了,可是建庙是需要钱的,他们连一分钱都没有,怎么建呢?余炎妹说,没钱我们就发动村民自己动手建。于是,水南村的村民和四方信众都踊跃参与,纷纷捐资捐物捐劳。建庙需要木头,村民捐,村民砍,村民自己从山上运回来;需要瓦片需要砖头,只要谁家里有,谁就无私奉献。短短八个月,一座初具规模的宫观就建好了。从一九八十年代初期,玉皇阁就开始恢复道教活动了。

      玉皇阁自恢复道教活动以来,始终不忘慈善公益事业。宫庙收入除了维持日常支出外,很大一部分用来支持教育和村里的公益开支。沙县在水南建翠绿小学,玉皇阁贡献了三十万元;水南小学、翠绿小学以及幼儿园的每年活动,村道的路面硬化和路灯安装等,玉皇阁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支持;每年的宗教慈善周活动,玉皇阁都能积极参与并踊跃捐款捐物,并多次荣获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

       玉皇阁主供申明有: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五谷仙、玉封太保候王、五显大帝和清郎神等。

      现在的玉皇阁在以余金儿为主任,庄万光、蔡阿来、黄显增为副主任的领导下,在肖文彬、谢宝金、张炳光、尤玉英、饶荣根、张仕仔等人的配合下,正在谋划打造玉皇阁的品牌。我们期待玉皇阁能更好地弘扬、传播道教文化,更有效果、更有针对性地做道教慈善事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