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会整理分享一些循证针灸处方供大家参考,今天分享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证针灸基础方。欢迎阅读,收藏并转发,文末有福利,不要错过!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 “痹证”、 “颈肩痛”、 “骨痹”等范畴。 按中医理论来讲,神经根型颈椎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与两方面有关:
结合临床文献研究统计学得出结论:
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邻近,又与督脉之别关系密切,《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日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可知夹脊穴与多经经气相通。皮下为颈、胸或腰神经后支,伴行血管穿过骨纤维孔及骶棘肌,其深层次更于肋间动脉、腰动脉相系。经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区,可有效刺激穴区内血管神经富集的结缔组织,从而达到改善椎动脉供血状况。 夹脊 而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之处,维系一身诸阳经经脉,位于项后,走皮下经寰椎横突孔后膜穿过椎动脉旁,取穴便可调节上半身之阴阳,畅达气血经脉,通调一身上下之精气输注。有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还可刺激交感、副交感、迷走神经引起脑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使得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发生改变。 风池 外关穴隶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亦通于阳维脉为八脉之会,刺之可疏经通络,调达气机,畅上中下三焦之经气,达到通则不痛之效。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主逆气而泻,大肠经为手三阳经之中多气多血之经,曲池亦是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处,取此穴刺之,可使局部温度明显升高,血流速明显加快,故有行气活血的疗效。 外关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镇痛之主穴,经脉病之常用穴,素有 “面口合谷收”之能。曲池与合谷同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归经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经外奇穴为主,其累积使用频率高达56.11%。 合谷穴 曲池穴 手三阳经中属大小肠二经所占气血份数最多,循二经走行之皮下深层组织,可见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围绕二经密集交叉分布,大小肠二经与心肺经互为表里,其流注方向同为向心性,《灵枢·终始》曰:“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当手太阴阳明二经得手少阴太阳二经相助为伍后,强强联合,通上启下,运周身之气血,再配其经外奇穴,可使颈肩臂局部之气血,升降自如,开合有节,荣虚开滞,便见局部痛、麻等症状自止。 综上所见,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疏通手三阳经经络,调节上半身气血,刺激局部神经或血管,缓解颈肩臂疼痛、麻木,进而达到促进治疗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