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北方有别墅,出差南方不归,没想到因为别墅中的美女丢了天下

 好景在望feng 2017-05-29

晋阳古城即太原故城,遗址位于晋源区太原东西两山之间的广大地区。2016年11月,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的20多位专家齐聚太原,在参观晋阳古城二号建筑遗址群、观看出土文物后,根据发现的“隋之晋阳宫”残碑资料,推断这里应是隋代晋阳宫所在区域。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拜太原留守,领晋阳宫监,裴寂为副监。历史便因晋阳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改变了。

隋炀帝

幸运总会阴差阳错地降临在某人的头上,但李渊的幸运却是天大的幸运,不是谁都能碰到的。

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唐国公李渊和裴寂坐在一起,商量要造反的事。那时,李渊被停职反省,等待皇帝杨广的处罚,原因是镇守隋朝北大门的他,年初辖区马邑郡在与突厥的一次战斗中失利。那次战斗李渊未能亲自参加,但作为领导,是要承担责任的。

李渊有些犹豫,他想,朝廷就是真正处罚他,也不一定让他死,而造反一定是死罪。这里面的风险系数很高,但那些和裴寂一样暗中支持他造反的人却一直对他说,杨广是一个很绝情的人,一定会杀了他的,而若把太原的这点儿主动权给丢了,一切都会完蛋的。这些人中包括他的儿子李世民。

李渊不知道该怎么办,裴寂有些急了,就说:“要是把你在这里干的那些事让皇帝知道,你还不照样是个死!”李渊觉得有些怕,他在太原干了什么坏事呢,那么怕隋炀帝杨广知道?这就要说说裴寂当时的身份了。

晋阳古城遗址

隋炀帝在太原建有一座离宫叫晋阳宫,里面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女。裴寂是晋阳宫的最高领导,宫里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因为皇帝总是待在江都不怎么来太原,裴寂老是清闲得无事可干,而裴寂又是一个不怎么安分的人,认定了自己的将来绝对不是一个仅管宫女的小吏。

这个说起来有些滑稽,裴寂能有这样的野心,竟然缘自一位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他三十岁以后一定能位及人臣大福大贵,这话好比一枚生命力极强的种子落在他的心里,野草一样漫无边际地疯长,年年岁岁,生生不息。

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裴寂开始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巴结领导,常把李渊和李世民请到晋阳宫来,让那些和他一样无事可做的宫女们招待伺候。在这种风流事面前,李渊可能是快活得过了头,根本就没想到这种事会在他想或者不想造反的问题上成为一个套儿,让他仿佛没什么退路。

干。但另外一些人却说李渊说:“不会的,皇帝和你关系那么好,何况他还是你的表弟!”皇帝杨广是李渊的表弟这话不假,李渊和杨广确是一个外公的孙子,他们的外公是北周的独孤信。这位老人家仿佛生了好多女儿,李渊的妈是他的四女,杨广的妈是他的七女。李渊成了孤儿后,身为皇后的他亲姨妈,也是就杨广的妈对他格外关照,常把他接到宫里去玩耍。而小他两岁的表弟杨广也待他不错,两人常在一起玩游戏,后来,表弟当了皇帝也没忘记提拔他手握兵权,做朝廷的大官。但是,在李渊的心里,他这个皇帝表弟却是待他不怎么样的。

李渊

这件事儿说起来也有些可笑,主要原因竟然是杨广在李渊面前说话太随便。

据说,当皇帝的杨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帅哥,而李渊却长得却一般,还有些老气、怪异。因此,总爱在表哥李渊面前开玩笑的杨广便给李渊起了一个外号,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老太婆。上朝下朝,有事没事,杨广一见到李渊就“老太婆、老太婆”地喊来叫去,他也许是有口无心,但李渊的心里却很不舒服——这分明是在糟蹋人嘛!

过结就是这么开始的,但说话随便的杨广并未意识到这点而有所改变。有回上朝,杨广见李渊没来便问:“老太婆怎么没来呢?”底下的人回答说是病了,杨广又口无遮拦地说了句:“不会死吧?”李渊后来听到这话,很紧张也很伤心:“原来,皇帝是不放心我啊,盼着我早死呢!”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李渊非常清醒地意识到皇帝绝对不会因为马邑失利的事而放过他,再加上裴寂那么一煽火,很快便把造反的事定了下来:反正是个死,说干就干!然而,让李渊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下定决心的那一刻,他表弟来自江都的圣旨到了——杨广并没有处理他,他被官复原职了!

于是,反或者不反又成了李渊心头的一个结儿,他和宫女在一起的风流快活此时仿佛已经不是个事了——表弟杨广待他还是不错的,没总想着要杀他。他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表弟皇帝,但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进入了没有退路的境地——造反的事人多嘴杂,最终纸里包不住火,遇到这种事,皇帝恐怕连自己的老子也不放过,表哥算得了什么呢?

李世民

愧疚不安的李渊唯一能做的就是拖延时间了,他觉得自己晚反几天也算是对表弟的回报,而幸运也因此完全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他给了那些和支持他、和他一道造反的人足够的准备时间,这让他们的行动有了相当的胜算!

这是公元617年的事情,李渊就这样在太原起兵,集中了20多万大军攻打长安,并于第二年听说表弟杨广在江都自杀后,称帝即位,改唐为国号,自己当上了皇帝。他人生的轨迹就在隋炀帝太原的行宫得到改变,而其源头竟是因为裴寂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谁说改变历史的一定要是大事呢?那些小事、鸡毛蒜皮的小事,总在大事的源头,像浩瀚夜空的星星一样最容易被忽略。(文/路生)

裴寂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