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器】江苏省出土的玉器欣赏------上篇

 RK588 2017-05-29



玉璜

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公元前4500~前3900年)

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出土

①褐色,器呈半环形,顶端左右各钻一小孔,可穿绳悬挂。一边小孔斜上方有一缺口。

②乳白略带黄褐色,器呈桥形,顶端左右各钻一小孔。一边小孔已磨穿。

③褐色,器呈桥形,顶端左右各钻一小孔。

玉玦

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公元前4500~前3900年)

①1974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出土

淡褐色,圆环形,顶部有缺口,可夹于耳垂作装饰之物。

②1979年江苏常州圩玉玦.

玉玦

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公元前4500~前3900年)

1979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出土

①淡褐色,圆管形,顶部有缺口,可夹于耳垂作装饰之物。

②淡褐色,不规则圆管形,顶部有缺口。

③、④青灰色,圆管形,顶部有缺口。

玉镯

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公元前4500~前3900年)

黛青色,有灰白斑,器表光洁。外壁凸圆至缘边呈尖状,内壁略平直。

玉璜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

2003年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出土

青绿色,受沁而部分呈白色。器呈扇形,顶端左右各钻一小孔,可穿绳悬挂。

玉钺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

2002年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出土

灰白色有淡绿斑,扁平梯形,顶端倾斜,中上部有一圆孔,孔壁有旋痕,系对钻而成。圆弧刃,未磨出刃口,非实用器。

玉环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

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出土

①青黄色有白斑,器呈圆环形,内圈及外围均留有加工痕迹。

②青白色略夹红斑,玉质通透,器呈圆环形,制作规整。

玉瑗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

1985年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出土

灰黑色有白斑,器呈圆环形,孔径恰好是环边的两倍。

玉环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

2003年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出土

黄白色有绿斑,器呈圆环形,制作规整。

玉镯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

2003年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出土

灰白色有青绿色斑,边较宽,外壁凸圆至缘边呈尖状,内壁略平直,留有对钻痕迹。镯边有两处断痕,系旧伤,在断痕两边各有磨制的两道凹痕,可系绳使之保持完整。

玉串饰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年)

周长72厘米 由68颗大小不等、颜色青白相间的玉粒组成。其中3颗呈尖锥状,较长,顶端扁平,有孔。其余的或呈管状,或呈珠状。整组可以用绳串连,作为装饰物。

兽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9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乳白色,有灰黄色斑块。形似短筒,内圆外方,上端略大。壁薄,孔大,孔壁光洁。琮体一节,四角为钝角,各琢刻一组兽面纹。

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乳白色,有青灰色斑块。矮方柱体,内圆外方,圆孔由两头对钻而成,孔壁光洁。四角大于90度,分为上下两节,各琢刻上下不同的纹饰。上节为戴羽冠的人面;下节象征兽面。以繁密的卷云纹作地。构图复杂,雕刻精细,为玉琮中的一件精品。

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白色,有淡褐色斑块。矮方柱体,内圆外方,圆孔较大,内壁光洁。分上下两节。上节四角琢刻戴羽冠的人面纹,下节为兽面纹。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3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赭青色,有沁蚀斑。矮方柱形,内圆外方,对钻圆孔磨制光滑。琮体为一节,以转角为中线琢刻四组简化人面纹,纹饰虽简朴,但规整清晰。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黛青色,有灰褐色斑点。扁方柱体,内圆外方,中间穿孔,两头对钻留有错位台痕。四角分为两节,每节以边角为中线,刻四组简化人面纹,全器共饰八组,纹饰规整、精细。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黑褐色,有青斑。扁方柱体,器形粗矮厚重。内圆外方,上大下小。中间有对钻圆孔,上下两端凸起的射面俯视如壁形。器壁分为两节,每节以边角为中线,琢刻四组简化人面纹。全器四角上下共饰八组图案。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3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褐绿色,有赭红斑。长方柱体,内圆外方,中孔对钻而成。器壁分为五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各琢刻四组简化人面纹,全器纹饰共二十组。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灰褐色,有灰、白筋条。长方柱形,中有圆孔,内圆外方。圆孔对钻而成,孔内光滑。器表分为六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刻简化人面纹。全器上下共二十四组纹饰。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3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墨绿色,有褐斑。长方柱形,内圆外方,圆孔对钻而成。外表分为十二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刻四组简化人面纹,全器共四十八组纹饰。其中一面上部有两道切割痕。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3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褐绿色,有灰黑色斑,长方柱形,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对钻孔,内壁有钻孔痕。外表分为五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饰简化人面纹,纹饰由两条平行凸横棱、双重圆圈、凸横档构成,表示羽冠、眼睛和鼻子。

人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7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征集

灰青色,有沁蚀点。矮方柱形,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对钻孔,内壁磨光规整,器表分两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饰简化人面纹,由两条平行凸横棱、双重圆圈、凸横档表示羽冠、眼睛和鼻子。

玉璧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85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灰黄色,有灰绿色斑点。扁平圆形,中有对钻圆孔,孔壁内有一周凸棱。壁身厚重,体形大,属玉壁中罕见的大件。

玉璧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灰白色,有铁锈红色和青灰色斑块。素面,琢磨光滑,形制规整,但厚薄不匀,留有一条切锯时遗留的弧线痕,圆孔系对钻而成。

半剖玉璧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灰青色,正面有褐黄色斑块,背面有黑褐斑。为玉壁成品的半剖,切割处处于圆孔之外,断面留有明显的台阶痕,可断定用平刃工具从两面线切割而成。两面孔径大小不一,孔壁光滑。这是观察良渚玉壁制作工艺的一件珍贵标本。

双孔玉刀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7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淡黄色,有褐斑。造型近长方形,刀中部有两个并列的对钻小圆孔,孔径1.2厘米。有两面对磨的平刃,刃口不锋利,非实用器。全器磨制精致,表面光滑。

玉钺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94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青白色隐现绿斑。扁平梯形,上部有一圆孔,顶部有一半圆孔,孔壁有旋痕,均系对钻而成。圆弧刃,未磨出刃口,非实用器。

锥形玉饰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乳白色,带黄绿斑。方锥形,上端钝尖,下端有榫,榫上对钻小孔。器身以每两面之间棱线为中轴刻一组兽面纹,全器共两组纹饰。

玉镯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青灰色,略带黄斑。圆筒形,孔壁打磨光滑,外壁略凹弧,素面无纹。全器造型规整,通体精磨抛光。

锥形玉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9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白色,长圆锥形,一端尖锐,另一端有小凸榫。器表琢磨光洁,制作精细。

玉镯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

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

白色,有灰青色斑。矮圆筒形,内壁微弧,外壁平直,器表光洁。



来源:《常州市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