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新社主笔 | 谢珊娟
长假是法律人休息调整的日子,除了继续在旅游地、家里、办公室思考工作问题之外,如何提升工作学习效率也是大家所关注的。时间管理好,是成为大咖的初步条件。 大家还记得去年曝光的中国首富王健林的行程表吗?
“4点起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健身,时长为45分钟。当日飞行6000公里,停留两个国家三个城市......”
当时有很多法律人转发朋友圈并评论道:中国首富尚且如此努力,你有神马理由不努力呢?
律师的工作核心是“出售”时间,因此,时间管理是律师的重要技能。一些律界大咖都是时间管理高手。他们不仅将律师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更能妥善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很多青年律师抱怨时间不够用,最近关于律师过度劳累的话题也在频繁刷屏,如何让律师不那么累,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鉴于此,律新社推出专题策划,辗转采访了数位大咖,求证他们的时间管理秘诀,看完这些律界大咖的作息时间,对你的工作生活也一定有启发,再也不要说,想干的事老是没时间干啦!
蒋勇:不回家吃晚饭是常态
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无讼网络创始人蒋勇律师很忙,曾被ALB评为中国25位热门律师之“出庭大律师”。这两年大家都知道他现在更忙,创业无讼后,成为“网红”,他被需要的地方特别多。
创业的这些年,蒋勇真的很忙,从“无讼学院”、“无讼案例”、“无讼名片”陆续推出,到无讼获得1.2亿人民币B轮融资,再到发布上线全国首个法律机器人——“法小淘”,蒋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律界“神话”,他也因此成为了很多法律人心中的 “男神”。而每个月近20张的飞机票就是最好的“证据”,被大家公认为“空中达人”。 他经常参加全国各地活动、给很多律师讲课、为天同分所的布局而奔波,有时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得空,如果隔一天有活动演讲,就算再晚他也会认真准备完演讲PPT后再入睡,对待工作从来容不得一丝马虎。 从创办天同诉讼圈自媒体以来,他坚持每周五在《每周蒋讲》与大家分享创业心得或执业感悟。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律新社就曾在朋友圈看到有律师调侃说:“累的时候就想想蒋勇和无讼”。
蒋勇一直在路上,不仅是在创业的路上,还在跑步的路上,近年来,他将跑步“跑”为一种乐趣,成为律界“跑步达人”,他会利用外出讲课或出差的机会,与全国的法律人约跑。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寻找当地最美的跑道,然后在朋友圈发出邀请,第二天早上总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法律人朋友如期而至,一起享受清晨跑步的快乐。 在蒋勇的感染号召下,“全国法律人约跑群”成立了,大家经常在群里分享跑步心得,互相鼓励和帮助。“就这样一直跑下去吧,上天一定会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更多馈赠!” 蒋勇说。
蒋勇告诉律新社,如果平时他在京不出差的话,他是这样规划时间的:
“晚上不回家吃饭无须向家人‘请假’,若要回家吃则要提前通知家人”。蒋勇说,这些年,晚上加班不回家吃饭已是常态,每月与家人共度晚餐的次数仅有2-3次。
许多人都很好奇,蒋勇既要处理天同所、无讼等一堆事务,还经常全国各地讲课、培训、跑步,每周坚持写《每周蒋讲》,这么多事情如何兼顾?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他分享了四大要点:
第一、分清主次,充分授权。除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干,否则交给有责任心、信得过的同事干; 第二、固定的时间做固定安排的事。(比如每周工作日的每个时间段都有相同性质的事要完成); 第三、专注,只关注最重要的; 第四、集中精力优先处理重要事情,杂事放到另一个时间段统一处理等。
周俊武:晨练的习惯让我精力充沛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俊武是国内娱乐与影视传媒法律领域的知名律师,他曾代理过多起明星艺人解约案,是国内多位流行音乐和影视明星的法律顾问,他也同时担任多家文化经纪公司、影视公司和电视台的常年法律顾问。
很多人对周俊武的工作性质很好奇,作为娱乐法律师,他经常和明星打交道,甚至为“八卦中心”的明星提供法律服务,因此,有时看到媒体爆料明星绯闻,身边亲朋也会找他打听事情真伪。 他笑着告诉律新社,茶余饭后谈论八卦确实有趣,但对向他打听八卦的人,他通常还是让他们上网搜搜八卦新闻。“记住你只是律师,明星是你的当事人和客户,出于职业伦理,律师必须保守客户隐私及因案件接触到的任何信息。”
因为经常为影视传媒公司提供法律服务,周俊武也有很多机会深入接触院线大片、当红电视节目等重要人物,比如为电影《一代宗师》做法律顾问时,交流法律问题之余,周俊武还和墨镜王(导演王家卫)交流“切磋”了武艺。
这么看来,娱乐法律师岂不是日常就生活在娱乐圈和影视圈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周俊武律师的作息。
看来,要做一名好的娱乐法律师,并不在于深入娱乐圈或者影视圈,秘诀还是要潜心“修炼”业务。
周俊武告诉律新社,在他眼中,明星和普通人无异,当他们需要法律咨询时,他便像对待其他客户一样,以最专业的态度和法律知识为明星客户解决法律问题。
近些年来,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时间碎片化,不过他很善于利用时间,而这也是很多优秀律师的共同特点,即善于做好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
作为娱乐法律师,要对娱乐圈及娱乐法相关信息保持高度敏锐,他会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浏览、阅读。看到好的资料素材,会随时保存到印象笔记进行归类、整理。
周俊武目前带领的团队有20多人,一些重大案件以及客户特别要求的他会亲自出庭,其他案件会交给团队处理,他平均每一两周出庭一次,一年大概出庭30多次。
周俊武还经常出差到外地参加活动、讲课培训或开庭等。路上的时间于他而言十分珍贵,如果坐高铁,他会处理一些棘手工作。坐飞机的那段时光于他而言是最惬意的时光,可以静下心来看看喜欢的电影、电视剧,他最钟爱美剧和律政剧,比如纸牌屋、傲骨贤妻、皇家律师等。
朱树英:凌晨三四点起来写作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树英是建筑工程法律界的泰斗级律师,是律师界传奇人物。他当过十年木工,43岁转型做律师,没有硕士博士学位,也没用留洋深造的经历。却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上海乃至全国建筑工程和房地产专业大律师。
今年68岁的朱树英依旧神采奕奕,开庭、全国各地讲课、出书、跑马拉松……虽已过花甲之年,他却从未想过退休。他在接受律新社采访时表示,保持精力充沛离不开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态。
朱树英的作息时间有点“特别”,不按套路出牌。晚上基本不看电视、很少外出参加娱乐活动、不抽烟不喝酒、应酬较少、雷打不动准点睡觉。平时如果不出差,晚上7点他就得睡觉了,如果有出差,基本是在晚上8点半就寝。 建纬所的同事都知道朱树英的睡眠作息时间,所以一般晚上7点之后大家就形成默契不再电话“骚扰”他了。如果朱树英平时有外出应酬,朋友们也会开玩笑提醒:“快八点了,朱律师得回家睡觉了。”
“我每天要保证八小时睡眠,事实上,很多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只要睡6个小时就够了,但长期坚持这样的作息习惯,能够让我更容易缓解疲劳。” 朱树英说,自己的生物钟与别人不太一样。“这是当木工那些年养成的作息习惯,那时候要起早贪黑,久而久之习惯便成了‘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鼓励他人也学自己。
朱树英说,他的睡眠质量很好,晚上基本不做梦,睡到凌晨三、四点起床写作。夜阑人静,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沉睡时,他已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年初,朱树英出版的《墨斗匠心定经纬》一书就是去年每天清晨努力写作的成果。 该书按建设工程和房地产两大版块分为上下两册,集结了朱树英办理过的上千个经典案件,此前律新社也推出了送书福利,瞬间被秒抢(点击链接查看《“朱树英现象”可否复制?建筑工程领域泰斗级律师新书发布!丨律新社福利日(仅赠5本)》)。 朱树英向律新社透露道,2017年是建纬所成立25周年,他计划今年再写两本书,10月将完成所有书稿,年底出版。新书的主题初定为《能说会写——筑方圆》,他说,律师的立身之本就是要能说会写。 “对于写书的计划,我本来打算退休后开始着手,但这两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将计划提前提上日程了。把想做的事情提前做完,虽然很累,但很享受。”
一年写两本书,这让很多律师望尘莫及,可朱树英做到了。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成功贵在坚持。他一直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写书还是演讲,每天的笔记就是最好的故事素材。
·从1992年做律师至今,他每天坚持做读书笔记,该习惯已坚持25年; ·25年来,在外讲课共有1218次,笔记本上都有详细记录具体时间,最多一年是在2003年,那年在外讲课有113次。 ·每周五提前计划下礼拜的工作,每周有一个计划,一般是18-20件事;每一天也有详细计划,已完成的事情就在笔记本上打勾。 ·当律师25年以来,每天坚持做工作笔记,这个笔记本至今有几十本。
“青年律师应克服浮躁,自然而然才能水到渠成。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予青年律师启发,现在努力一切都还来得及。” 朱树英说。
张金成:早睡早起是养生长寿的秘诀
张金成律师现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文体福利委员会副主任,曾多次被授予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司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擅长公司并购、重组、税务架构筹划、外商投资及境外投资等法律业务。
张金成于1994年开始从事专职律师工作,几十年来,每天工作基本上不少于十小时,周末减半。他的养生秘诀就是: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在不出差、不开庭、不参加各种活动、不加班时的情况下,他的每日作息安排如下:
张金成告诉律新社,早睡早起,是养生的秘诀。民间有句谚语,“早睡早起,赛过人参补身体”,也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坚持早起的习惯已有几十年了,以前早起得更早,现在已算晚起了。”
除了早睡早起,对于高强度工作量的律师而言,运动也必不可少。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为了缓解身体的压力,张金成每天平均会花至少一个小时锻炼身体,渐渐地,其精神状态也在潜移默化发生变化,工作时精力更加集中,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不断提升。
张金成说,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一个人精神保持清醒的最佳途径。
刘逸星:每天睡五个小时足矣
刘逸星原是大成所高级合伙人,在与大成管理层推进律所规模化和国际化方面做了重要探索,但如今他有了另一个“新身份”——澜亭律师事务所全球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6年,他投资开设了印度澜亭律师事务所, 2017年合并了一家上海老所并更名为澜亭律师事务所。
已过不惑之年的刘逸星并不甘于安逸,他选择重新出发。这些年他一直关注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他始终坚信,中国律师务必会主导国际一流的大型律所,而且必将在全球的法律服务市场有一席不可或缺之地。所以,他希望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澜亭所建设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大所。
现在的刘逸星很忙,经常印度、上海两地来回跑。要忙着律所招聘、宣传、管理等工作,还要忙着与多个省份欲设澜亭分所的团队洽谈、处理一些手头客户事务及案件。不过,好在刘逸星有躺下两分钟就入眠的好习惯,好在还有创业激情!
我们一起来看看刘逸星的日常作息:
刘逸星告诉律新社,每天睡五个小时足矣,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当然,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会在周末和假期将工作暂搁放一边,和亲朋或独自一人游山玩水,放松身心。有时,他也会和朋友小聚,酌酌小酒、聊人生百态,这也不失为一种生活的调节。
刘逸星特别注重英文的学习和提高,他告诉律新社,虽执业之初的英文水平还不如普通初中生,但通过后续的北大本科进修、英国读硕士、台湾大学读博士以及每天坚持学英文,其现在英文水平已和老外旗鼓相当。 “除了早晨步行到地铁的路上听英文,也会利用在交通工具上的时间及等候时间学习,十几年来一直坚持见缝插针学习英语。”
优秀的人尚且如此努力,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努力呢?
裘索:打理自己和陪伴家人同样重要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裘索律师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律师、“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提名等荣誉称号,她也是改革开放恢复律师制度35年以来上海律师业中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获得“上海三八红旗手标兵”殊荣的女律师。被ALB评为中国最佳女律师、被钱伯斯评为全球收购兼并领域的领军人物、被香港JESSICA杂志评选为最成功女性。
裘索的工作、生活很丰富,在她的朋友圈总能看到她经常在日本、上海两地跑,这是因为其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她年轻时在日本早稻田留学,后来一直在日本律所执业。 1999年,锦天城由三家律所合并,当时的锦天城合伙人向还在日本执业的裘索伸出了“橄榄枝”,经再三思索后,她回到了国内,在锦天城执业至今,目前仍专注于涉日法律服务领域。虽经常在中日两地来回奔波出差,不过裘索可不是工作狂,她会在闲暇之余会会老友、喝喝下午茶,享受片刻慢时光。
裘索告诉律新社,如果没有出差,没有加班,她的作息很规律,而这样的节奏对她来说也正“刚好”。
裘索告诉律新社,她平时饭局少、应酬少,能灵活安排生活节奏,之所以每天能把很多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时间管理,一直以来,她很善于交叉使用时间,很少在一段时间里只做一个事情。
于裘索而言,“打理”自己和陪伴家人同样重要,她一直很庆幸,在孩子1-4岁那段最需要陪伴的时光,她和孩子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现在亦母子亦朋友,这点是她最骄傲的。她常常对身边的女律师说,女人的一生很漫长,在每个时间段应该做该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从80岁回望过去,那么,在每个时间年龄段,都应好好规划和珍惜。裘索给出了以下建议:
20-30岁:这个阶段职业的成长很重要,要以工作和事业为主,但不能将其作为生活的全部,还要兼顾生活及考虑未来婚姻情况。 30-40岁:这个阶段最考验一个女人的平衡力,要以家庭、婚姻为主,让事业先让一些步。裘索说,事业成功与否与一个人的认识有关,在他人眼里,能成为一名女律师已很优秀。事业有时急不来,更多时候是需要机遇,但如果错过了与孩子、婚姻一起成长的最重要时光,以后则会后悔。
40-50岁:这个阶段孩子长大了,很多人在职场上已能够独当一面。裘索建议女律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在职场舞台上施展更多才华。
50-60岁:有句话说得好,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在裘索看来,这个阶段的女律师事业已基本定性,这取决于前几十年打拼的结果。她认为,应在维持现有事业的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享受快乐生活。
陈绍娟:像“玩耍”一样对待工作
陈绍娟律师为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四川省律协女工委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律师礼仪——从细节迈向成功》作者、李昌奎案辩护人, 现专注于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品牌化、精英化管理。
每一位刑辩女律师都是一朵花。或争奇斗艳,或寂静绽放,各自花开一场。而陈绍娟就是那朵红色的梅花,似一堆红红的火,赐予人一种生命力,一种爆发力,她说:“我的执业理念是渴望能让委托人可以再次启程追求世间每个人为之奋斗不息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安全、快乐、幸福、有所作为。”
她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
陈绍娟告诉律新社,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会每天雷打不动重复这些安排。“我的时间比较固定,也尽量减少应酬。这些年,我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律所业务和团队管理,所以和出庭律师的状态不太一样,我比较能掌握自己的时间。”
有人说,律师是一个表面风光,但其实很苦逼的职业。每天围着案件转,围着客户转,很难抽出足够时间好好打理生活。上帝给予每一个人的时间是公平的,可如何做到既高效、漂亮地完成工作,还能兼顾其他有意义的事?陈绍娟说,她并不认同“经常加班=很努力”,那是因为工作效率不高。
陈绍娟告诉律新社,保证充足睡眠,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我每天要保证足够睡眠,还要坚持运动保持精力充沛。“运动可以保证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一个小时顶两个小时用,工作效率特别高。”
“我们要有生活、有态度、有兴趣爱好,因为这些反过来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工作。当然,我们也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像玩耍一样对待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和兴奋感。”陈绍娟说她不喜欢拖延症患者式的勤奋,因为那仅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一个管理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要兼顾好事业与家庭。
梅向荣:国际化时差专家
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全球董事会主席梅向荣律师真的很忙。
近几年来,盈科致力于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不断通过开分所或律所联营的方式,拓展全球版图服务范围。 比如近期成立的盈科阿根廷办公室、盈科法国办公室等分所启动仪式,梅向荣都得亲自出马参加,当然每天还有其他一些律所活动或行业活动也等着他参加,因此他在盈科也有了个外号叫“国际化时差专家”。 此外,梅向荣还要忙着处理律所事务及盈科集团产业相关管理事务,还要定期参加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录制、拍影视剧等。虽然很忙碌,但他似乎一直精力很充沛,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你可以看到他每天晒朋友圈,精气神棒棒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