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院士是诗人 ——《王玉明诗词选》序 王玉明院士是当代杰出的弄潮儿。他首先是一位一流的科学发明家。四十年来在高危性的气体透瓶机械密封装置领域及其测控系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多项自主性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为石油化工的心脏设备——轴端密封工艺贡献突出。累获国家与省部级大奖。同时在将油膜螺旋槽密封工艺投入生产,冲破了外国的封锁,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王院士不仅有着黄金级发明家聪慧的大脑;还有一只点石成金的企业家指头。此外,他还创作了一批风华绝代、意气干云的诗词。 他是位集科学发明、企业经营与诗词创作于一身的三位一体的当代奇才国士。因而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是蜚声海内外的重量级名家。 氢,三十年前今日听。全球震,国势骤然增。 豪,一国兼行两制高,科经贸,人物看今朝。 皆举重若轻,读之今人神情俱旺。 王玉明院士正是这一优秀传统的传承者与发扬者。他幼承家学,酷爱诗文,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少年时代以优异的成绩从遥远的山村考入清华大学。名师与环境的薰陶,更激发了他诗人的潜质。荷塘月色,水木清华的人文环境,是最好的诗意的温床与人文气质的陶冶的熔炉。玉明先生诗词的蓓蕾,就是1962年从这里绽放的。五十年间千首诗,大约三分之一与此有关。写作诗词简直成了他生活的必需与诗心的栖泊所和事业的催化剂。捧读玉明院士的诗作,有一种飞腾的气象扑面而来。它令人鼓舞、陶醉和意志奋发。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茫茫科海征帆竞,滚滚诗潮战鼓场。 老骥新骐皆奋进,芙蓉国运自隆昌。 在《迎春》中更说:“工程科技勤求索,赏乐吟诗乐趣多。”其《知水仁山》诗中复云: 山乃仁人骨,川为智者魂。 火箭一喷发,卫星上九天。 心花齐怒放,欢笑满前川。 无不是兴会飚举,伟丽光昌的大气象。其《我心飞翔》云: 既然寻境界,何必避风霜。 暮揽关山月,朝吟天海阳。 潮平涛有寂,心静宇无疆。 冰雪崖礁立,碧空逐鸟翔。 意思是说科学的大境界,需要不避风霜的乐观的诗心的支撑,才能挺立崖礁,翱翔天宇。他很欣赏福楼拜的名言:“越往前走,艺术要科学化,科学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工,在塔顶会合。”他在诗中说: 科技人文相互融,青山踏遍水云行。 吟诗摄影凭灵感,谁道黄昏无激情。 从事科学发明,除了严谨逻辑外,还需要诗化的灵感与激情。正是这种品质才导致了达芬奇等大艺术家一飞冲天,在科学上同样取得伟大的成就。 他在《清平乐·太空漫步》中这样描绘心中的世界:“星空璀璨,回首家园看。魂丽寰球围绕转,漫步长空浩瀚。凤凰浴火重生,复兴华夏文明。世界之林屹立,神州一遍欢腾。”这就是王院士为我们营造的宏大的诗歌境界。 夜步怜沙岸,遐思飞九天。 渔灯星宿落,新月玉钩悬。 空自愁银汉,唯期有渡船。 蓝田千里远,沧海一竿前。 此诗作于七夕。星空瞻望,想起了牛郎织女。想起了星空鹊桥夜渡的美丽神话。渔灯点点不就是落下的星宿吗?新月一弯,不就是垂空的玉钩吗?蓝田的神仙窟宅,似乎一竿可及。这不就是现代版的鹊桥幽会吗?想象新奇,令人叫绝。其《南海抒怀》云: 椰风撩鬓发,春意醉容颜。 雪浪连天涌,云霞人海燃。 花香引诗绪,涛韵动心弦。 静夜银滩上,尤怜月似镰。 颔联二句:雪浪掀上高天,云霞好似在海中燃烧。造语生新奇丽,极具气势,似未经人道之语。其《元旦组诗》云: 昨夜轻轻雪,今朝朗朗青。 乾坤生紫气,万象焕光明。 只二十字,却将祖国朝气勃勃的新貌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万象焕光明”以对语收束,真有万钧之力。其《云南印象》更是充满野性之绝作: 混沌初开日,祈神拜祖先。 长歌惊肺腑,劲舞动山川。 炽烈情郎抱,婀娜孔雀旋。 原生粗犷美,一醉彩云南。 诗的起笔突出了一种未可知的神性气氛。下面两对野性十足,把“巫女”杨丽萍的神秘之特美的属性渲染到了极致。一段原始生命涌动之状,被灵光爆破地描绘出来。收尾两句,妙笔点睛,余味无穷。此当为诗词集中压卷之杰作。 其《鸣沙山曲线》写月牙泉边的巨大的沙山,山峰陡峭,势如刀刃。诗云:自然奇趣妙,鸣沙山上看。 埃斯尖脊线,优美赞无言。 (注云:“埃斯”乃英文“S”之汉语读音。)一般游客登上沙山都,集中俯瞰那四面沙龙,以游客登泓碧水的月牙泉。而作者不然,他在仔细玩味沙山之的形态后,乃得出其最美点乃在山脊上那流畅的“S”形沙脊之线条。这是以数学家的审美趣味,品读出的自然大美,是很具启发性的美的发现。此外,如《天净沙·星空》云: “鹊桥不必经年,牛郎仙术无边,化作长虹一道,相逢日日河边。” 此词中用一座虹桥取代了乌鹊之桥。这是航天时代的诗人之壮伟遐想。其《荧火虫》云: 风卷残云天海遥,碧霄为洗月儿高。 阳台忽见荧光闪,疑是流星碎片飘。 以流星碎片形容点点荧光,化芥子为须弥,好一幅天人合一的境界。诗人想象真是妙不可测啊! 异彩斑斓的诗人风致,是王诗另一闪光之点。玉明先生感情丰富,兴趣广泛,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尤多。读他的诗词,能把你引入一个五彩缤纷的诗美世界。其中水木清华更是他心中永不褪色的情结,他的诗作中至少有二成以上是为此而发的。《调笑令·水木清华》即是他处女之作,成于1962年。 清华园中的草木小虫都牵动他的诗情的萌动。 比如《流萤》云: 田田荷叶舞风清,芳草凄凄鸣百虫。 月色星光尘念洗,痴心迷恋小秋荧。 又:荷塘夜《觅流莹》云: 荷塘夜夜觅流萤,失落东坡无影踪。 谁料人稀余一角,唤起斯人怜悯情。 这可爱的绿色生态标的物——流萤,能唤起诗人的纯洁的野趣与童心,并构成一种对城市枯燥生活的心态上的救赎走泥感。玉明先生是极富亲情友谊的人。他的第一首用新声韵写成的自度曲便是悼念其了不起的慈父的: 雪原新墓祭花,悼慈父,亦爸亦妈。不屈不折不拔,育子女,为民为国为家。 字字血泪,表达了对慈父的昊天网极的深情。另一首怀念亲人的自度曲《离愁》亦同样感人。 如钩月,照窗前,客会有人悉未眠。伊人或亦然。秋风起,叶飞翻,晓雨淋窗别梦寒,离人泪不干。 节短韵长,深情无限,令人读之凄断。至其《伊战有感》云: 行道替天人道否,两河烽火世人思。 可怜母丧童悲日,还是桃红柳绿时。 以春天红花反衬丧母孤童的人间惨剧,伊战友多少正义?难道不值得人们反思吗?玉明先生认为科学家要有审美情操,与对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创新的意识。没有美感,石头就是石头。“近看是石头,远看是石头,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有了审美趣味,石头就有了活泼地生命体了。其《雪域抒怀》云“智水仁山赤子心。诗书音影蕴神魂。……大千气象盈肺腑,攀险钟灵科技人。”山水风光,便成了创造发明的动力了,请看他的另一首诗,“科技人文相互融,青山踏遍水云行。”这就是科学发明家王玉明院士的诗人本色。 对音乐的爱好,也是其自娱自乐的重要元素。他的《西江月·良宵》 水面银涟光闪,蟾宫金桂香飘。良宵相继月儿高,妙韵云天缭绕。 把一系列的歌曲,顺手拈来,竟是如此严丝合缝,浑如天成。再如《浪淘沙·七仙岭》云:“晓雾透轻寒,春梦优酣。温泉醉卧望云颠。一日销魂仙即是,天上人间。”更是洋溢灵性与妙曼情趣的诗人风致的生动体现。玉明院士以其特殊的智慧才情构建着的诗歌之塔,竟是如此出色,为诗坛开辟了新的语境与意象。当这座融会含着艺术与科学元素的通元高塔结顶时,我想它的灵光将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