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路视光】软性角膜接触镜水凝胶与硅水凝胶不同材质对眼表健康情况的影响

 Bausch 2017-05-30




一、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来我院配隐形眼镜忠实顾客40人,均为已配软性年抛角膜接触镜4-5年者,年龄25-40岁,其中20人(40眼)更换为水凝胶月抛镜片即为A组,20人(40眼)更换为硅水凝胶月抛镜片B组,重教其正确配戴方法及时间,建档案进行追踪,每半年复查。

2
方法

每人建档,建立眼部健康资料,其眼表应用裂隙灯进行观察,包括睑结膜分为6区的分级0-5级,角膜点染分级0-5级,而角膜水肿、睫状充血观察有无,并使用KOWA-DR-1泪膜镜观察泪膜分级2-5级,记录其现在眼表健康情况,每次复查进行观察,每当有眼出现角膜水肿、睫状充血,记录为1次;新生血管2mm为一单位,每变化2mm记录为1次;而睑结膜充血、角膜点染、泪膜分级,则根据此次级别与前次有无变化,每变化1级记录为1次;眼压则超过21mmHg记录为1次;每出现GPC,记录为1次。每半年复查,记录数据。

3
观察情况

观察换镜3年后,其眼表健康情况及泪膜分级的变化情况。

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软件中的卡方检验进行对比。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40人中有5人1年后到2年中因工作、学习等原因失访,其中A组2人(4眼),B组3人(6眼),且有2人(4眼)A组顾客2年后换为硅水凝胶月抛镜片。

        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两组对比χ2=6.486  P=0.011<0.05, 有统计学意义。而裂隙灯下:角膜损伤(角膜水肿、 角膜点染)两组对比χ2=2.635  P=0.105>0.05,无统计学意义;球、睑结膜充血=3.660,P=0.056>0.05,无统计学意义;GPC两组对比  χ2=0.721  P=0.396>0.05,无统计学意义。泪膜镜观察泪液分级情况χ2=1.503  P=0.305>0.05,两组未测到因配戴隐形眼镜而造成高眼压的情况。




三、结论

       硅水凝胶产品因其透氧性高,明显改善角膜缺氧现象,其新生血管的发生明显少于水凝胶材质镜片,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也被报道可引起乳头性结膜炎,可能是微创伤和超敏反应抗原沉积的多重作用引起。单此次观察我们从角膜损伤、GPC、泪膜分级的变化无明显差异,虽然其GPC的发生率13.8%高于水凝胶组5.8%,但临床上未发现明显意义。

       对于目前常用的普通水凝胶产品而言,镜片的透氧主要取决于镜片的薄厚与含水量,镜片越薄、含水量越高,其透氧能力越高,但含水高的镜片为了维持镜片的含水量,保持其渗透压平衡,易从泪液中吸收水分,会造成配戴长时间眼睛容易干涩,而低含水镜片的透氧性却不尽如人意。而硅水凝胶材料,有亲水性,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其在材料中添了“硅”、“氟”等元素,不依赖镜片所含水分的多少,其有独特的透氧通道,即硅通道和水通道两种通道,其材料做成的接触镜比水凝胶镜片透氧高达5倍以上。而实验证明硅水凝胶材料角膜接触镜比HEMA材料的角膜接触镜有更好的抗蛋白质沉淀能力,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对蛋白质的吸附量很少,证实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适合长期连续配戴[1]。




        这种最新的材料依靠其高透氧性能,与目前国内常规使用的低透氧率水凝胶镜片相比,表现出了非常优越的积极效应。特别是缓解角膜接触镜常见的各种角膜缺氧症状上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连续配戴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保证[2]。

        有报道,配戴硅水凝胶隐形眼镜尽管与组织缺氧相关的并发症不再存在,但是由于镜片覆盖在角巩缘360度范围,所以潜在的炎症反应以及机械性的损伤仍然不可避免[3]。通过追踪观察,如果人们对眼部健康比较关注,可以大大减少因配戴隐形眼镜而造成的眼表损伤的情况。

        目前,硅水凝胶产品因其较高的透氧,也应用于更广的领域,如作为绷带镜用于胬肉切除术后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眼痛及不适症状 [4]和作为绷带镜用于干眼点药,及角膜炎点药, LASIK术后早期配戴硅水凝胶材质的角膜接触镜可以有效减轻早期眼表角膜的损伤、促进泪膜的稳定、缓解患者的不适感等[5]。

       所以,硅水凝胶隐形眼镜是值得我们推广的隐形眼镜。


参考文献

[1]李长兵1,孙复钱2,栾洁1,两种不同材料角膜接触镜的蛋白质沉淀分析[J],使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4):108

[2]江臻颖,瞿小妹,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的临床应用前景[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12(4):257

[3]Jennif L. Smythe,Peter Bergenske,Patrick J. Caroline,新型的持续配戴高DK值的角膜接触镜

[4]赵峰,刘洋,赵贵阳,硅水凝胶镜片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45

[5] 高韶晖,何宏,丁辉,吴君舒,钟兴武,LASIK术后早期应用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2.14(8):476-480


作者:刘金丽 巩朝雁 李树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