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冲刺,在校还是回家复习好?听听专业人士是怎么说的

 朱觉超 2017-05-30
推荐内容

1.“三模”的作用以及备考末期复习建议


2.高考电脑阅卷是这样的!细节决定成败,说的就是这些


3.考前10天状态调整全攻略


4.广东2017高考考生守则


高考在即,与考生们相比,无法替孩子们努力,只能默默陪伴孩子的家长们也许更加着急。


记者昨日采访了海师附中高三年级主任曾颖和市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家长们快来看那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问题1:孩子到底该在校复习还是回家复习?


【家长】


“我家孩子说在学校复习压力太大,这两天回家了,但他在家像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怎么复习。我想问问,孩子到底该在校复习还是回家复习呢?”


一位家长在群里抛出这个问题后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考前一周,大部分学校已不再安排上课,考生以自主复习为主。


【专家】


在学校更利于复习和稳定心态


“我们不建议考生最后几天回家复习,或者到外面住酒店复习。”曾颖说,因为考生习惯了学校的环境,突然脱离集体独立学习会产生陌生感,引起各种不适,影响复习效果,甚至考试的发挥,尤其是一些自制力差、自学效率低的考生,更不建议考前回家复习。


曾颖说,目前,我省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饮食等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比如我们学校,生活老师每天早上都会叫孩子们起床,班主任点名查课,一旦发现有人生病会及时送医。”


曾颖表示,考生留校更利于复习及稳定心态,同时方便向老师请教。


在家复习,家长要关注孩子动态


如果孩子坚持要回家复习,或者学校条件确实不利于复习,曾颖建议家长们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他强调,孩子在家复习,首先一定要注意安全,包括在家用电等安全和外出安全。


“临考前几天,有些考生会出现压力大、焦虑等心理状态。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最好不要说‘高考快到了,抓紧努力复习’这类话。”


曾颖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动态,及时和老师沟通,“总之,家长要把握好度,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沟通。”


问题2:考前几天做题还是看课本?该怎么复习?


【家长】


“还有几天就高考了,孩子应该侧重于做题还是看课本?具体应该怎么复习?”一位家长在群里说,最近,孩子一直在做题,想在最后关头冲刺一把,搞得自己非常紧张,“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帮助孩子。”


【专家】


回归课本,不做难题动摇信心


曾颖说,考前最后一周,考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基本定型,继续突击复习,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当下最重要是心态的调整,克服紧张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


“考生应当注意回归课本,再看看常规的解题方法、基本题型等,让自己保持最佳应试状态,多拿基础分,减少失误。”


曾颖表示,其实高考很多题目考的是基础知识,有些题目虽然有扩展,但也是以课本为基础,考生只要熟悉课本,稍微灵活变通便可答出来。


此外,曾颖建议,考生在回归课本的同时也要继续适当做题,比如在规定的20分钟内做一组数学题,或者默写语文课文,但最好别做难题,以免动摇信心。“在复习课本知识时,建议考生重视概念的表述,别用网络语言来表述概念。”


可模拟高考找状态,培养“考感”


“现在学校和老师一般不会再安排模拟考试,考生可以按照高考三天的时间表自主模拟高考找状态,培养‘考感’。”


曾颖同时强调,该方法并不适用所有考生,尤其是在家复习的考生,家长千万不要逼迫孩子模拟,或者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高考产生恐惧。


曾颖提醒考生,冲刺备考一定要把握好节奏,要让自己保持一种对考试的兴奋感和适度的紧张,但也不能太放松。


除了复习,考生还应适当安排一定的娱乐、休息时间。


关于休息,曾颖建议,考生按照日常的时间安排即可,不必刻意调整。“一般考前20天,学校老师都会督促考生调整好生物钟。”


曾颖说,饮食方面,考生和平时一样即可,不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大鱼大肉甚至保健品。


摘自海南特区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