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啦! 小编今天看了个新闻, 整个人都惊呆啦! 中国的食品, 贴了个标签就能摇身一变, 成为澳洲高级进口食品! 价格翻倍! 到底是谁那么大胆, 竟然敢山寨我们大土澳的食物? 快跟着小编来看看咋回事! 前阵子, 国内芒果台曝光了国内食品乱贴标签的现象: 记者首先走访了国内几家销售进口商品的超市, 这些超市的水果区摆放的水果, 从标签上可以看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 价格也比同款的国产水果至少贵上两至三倍。 其中有不少来自澳洲的进口茂谷柑和芒果, 美国的樱桃, 还有来自南非的进口柠檬, 不过这些水果的产地信息, 都是标注在超市提供的产品信息牌上, 这些水果自身的外包装却难以看到真正的产地信息。 然而, 当记者深入探访下去时, 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当时, 暗访记者摸到了一家疑似“造假商贩”, 然后偷偷拿出了针孔摄像机, 打算套水果批发商的话的时候…… 老板的耿直让偷拍记者汗颜↓↓↓↓↓↓ “嗯,进口水果的所有标签都是贴上去的!” 人家老板就那么大大方方, 并且非常耿直地告诉了记者事实的真相…… 这还不够, 水果店老板还热心地拉着记者去仓库里, 分别介绍他们—— 1.是用什么贴的; 2.怎么贴的; 3.有哪些国家和水果种类可以选择…… 本编编就想问一句话: 现在国内正值初夏, 市面上水果很是丰富, 记者在暗访的时候, 发现很多市民正在挑选进口水果。 就拿店里那些金灿灿的“澳洲芒果”来说吧, 一两只稍大的芒果价格就要在百元左右, 较普通芒果价格高出三倍以上。 “你再看这个百香果,是越南进口的,口感特别好,不酸不涩。” 店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 而这所谓来自于越南的百香果价格也较高, 几个不大的百香果过了称就要近百元。 “平时也舍不得买进口水果,但是现在怀孕了,总觉得要对自己好点儿,贵点儿也都买了,反正也不会总吃,而且进口的水果的确口感更好,也更甜一些。” 正在挑选进口水果的孙女士告诉记者。 然而, 这些的进口水果真的来自于这些国家吗? 记者从某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 在国家质检总局官网进口水果准入名录中, 越南的准入名录中并没有百香果, 水果店里所谓的“越南百香果”名不副实。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近年以来, 国内水果的品类愈发多样, 市场上一些水果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往往会贴上进口水果的标签, 但并不是真的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水果。 因此,想要购买有品质保障的进口水果要到正规商超, 并到国家质检总局查询对照进口水果名录。 此外,专家提醒, 有一些非法渠道入境的水果未经过检验检疫, 可能携带有害生物,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购买。 这为何海外食品被频频造假? 话说这中澳的差异到底是大, 咱不说别的, 先来看看两个国家的水果摊你就全懂了—— 中国水果摊: 美国红提、塔斯马尼亚车厘子、泰国榴莲、日本红富士…… 要是谁身上不带个有英文字母(有时候是拼音)的标签, 压根不好意思往台面上放! 可在澳大利亚, 不论是在超市还是小摊贩上, “Aussie”都仿佛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 那些有了这个小绿三角的蔬菜和水果, 简直不要太骄傲! 如果不是澳大利亚本土产的, 标价签上就只能看到价格了, 产地?压根不好意思出现啊…… 至于为啥海外水果被频频造假, 下面请允许小编给大家简单讲一讲~ 首先, 中国消费者觉得国产水果不安全~ 由于国内经常爆发食品安全问题, 许多蔬菜水果也被大量打农药, 人们对中国食物的印象极度不好。 同时由于海外许多国家对食品实行了严格的安全标准, 因此客观来讲, 部分进口水果的一些果品指标确实高于国产水果。 此外, 还有有许多人抱着“贵的就是好的”心态去购买进口水果, 国外的就是好, 吃起来就是有面子, 有钱,任性,没毛病! 海外食品造假招数层出不穷 嗯, 或许你觉得, 国外的水果就是甜,就是香, But 其实有许多“洋水果”, hin可能就是你隔壁村王大爷种的~ 而且“洋气起来”的成本很低, 你们看, 随便上网一搜, “进口标签”一大把!↓↓ 美国杏李标签~ 橙子标签~ 智力车厘子标签~ 新西兰食品标签~ 啧啧啧, 看看第一张, 人家进口水果的标签, 是按 平 方 米 卖的! 一米五块六! 人家买来不吃亏,贴了你就上当! 而且不止水果, 费列罗巧克力也一样~ 不逼真不要钱! 造假手段要多牛逼有多牛逼! 中国人发达的智慧真是让小编自愧不如! 承让承让! 如何识别真正的澳洲食品?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 其实中国进口水果是有限定范围哒~ 在每个国家都只允许进口特定的水果哦! 所以大家以后要是看到了比如: 澳洲的甜西瓜呀~日本的大木瓜啊~韩国的小蓝莓啊~美国的大香蕉啊~ 那就是贴牌假货没跑了!!! 那么怎么辨别哪些食品是真的Made in Australia?! 小编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就靠它↓↓↓ 澳洲政府在这两年推行了全新的产地标识准则, 那就是: 澳大利亚所有的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原产地、种植地和包装地, 同时必须明确标出原材料来自澳洲所占百分比! 什么? 不太懂? 小编一张图让你全明白~ 当然啦, 并不是全部食品都要施行此准则, 必须使用新标签的食品: 水果、蔬菜、坚果、香味料、鱼和肉产品 不受新标签限制食品:
进口产品必须明确原产地。 小编结语 好啦~说了这么多, 其实小编觉得, 如今中国的国产蔬果已经有逆转的趋势了, 朋友圈里遍布的水果微商 也希望果农和商家们不要再让消费者失望, 长此以往, 国货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让中国,翻身成为让我们国人最骄傲的食品生产地!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第一现场、微博、搜狐等 编辑:浅石 感谢关注我们! 如果有你什么想和我们爆料的, 欢迎添加‘曼达哥’微信并注明爆料: (微信ID:mandage888) 置顶微悉尼订阅号,可以获取更多最新新闻资讯哦~ 美哭~昨晚的澳洲惊艳了全世界~视频点这里 小心美晕欧 ▼▼ |
|
来自: HAPPI0naire > 《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