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其追求高情商,不如做好这两件事

 仙人掌i3amw5c6 2017-05-31

付出全部的爱却遭对方劈腿?谁让你情商不高,?不善于经营爱情;

工作上百倍努力却不受重用?谁让你情商不高,?不钻研沟通的技巧;

在朋友圈、同事圈不受欢迎?谁让你情商不高,?不善处理人际关系;

对孩子无微不至却不遭待见?谁让你情商不高,?不懂得管理自己情绪......
与其追求高情商,不如做好这两件事

看起来,生活、情感、工作,每一处似乎都与“情商”息息相关。情商高的人,人们都喜欢同他交往;情商低的人,人们唯恐避之不及。情商高的人,总是能得到众多人的拥护和支持;情商低的人,总是四处碰壁或遭人背后吐槽。情商高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情商低的人,则经常品尝失落和失败的痛楚。这些,似乎证明了一种说法:智商决定你的下限,情商决定你的上限。情商的高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真是这样吗?情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真的如此深奥,如此神奇?我百度了一把,百度百科上把情商概况为五个要素: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处理相互关系。简单通俗地说,情商就是,认识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人,能够察言观色照顾好别人的情绪;良性互动,能够与他人正常愉快地相处。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易。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于究竟什么样才是“高情商”,有不同的理解。有文章说“所谓情商高,就是与人相处,让人舒服”,于是有人以为委屈自己、迎合别人就是高情商。有公众号大咖说“所谓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说话”,就有人理解为有口才、会表达就是高情商。文章的主旨没错,看的人却理解各异。还有一种人出于功利心,把提高情商作为达成个人目的的手段,对有利用价值的人显得格外情商高,话也说的漂亮、又懂得察言观色;对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则显得情商低下,出语伤人、毫不顾忌对方感受。更有一些人过于迷信情商,把提高情商、搞好人际交往作为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志,就像文章开头罗列的那样,把人生所有问题的症结都与情商的高低挂钩。以上种种对于情商的理解,有许多是片面理解,甚至是歪曲的、错误的理解。当情商更像是一种处世的技巧,而不是我们内在的品质素养时,这样的“高情商”不要也罢。?与其追求高情商,不如做好这两件事

人人都想成为情商高手,但是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真正的情商高手。至少在我这个情商不高的人看来,提高情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道理懂得了,但不一定能做得到。就像懂得了应该怎么说话、如何管理情绪,但是一遇到实际状况就hold不住了,该说冲话还得说,该发脾气还得发。每个人的行为模式是多年形成的习惯,改变起来有很大难度。

对于如我这般悟性不高的人,与其佩服别人情商高,还不如从现实出发,先做好两件事:做一个懂得真诚的人,做一个懂得善良的人。

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懂得”?真诚与善良都是好品质,但也都是双刃剑。真诚与善良,如果缺乏对对方的关怀和体恤,不仅不得体,还会好事变坏事,伤人又伤己。只有懂得了如何真诚,如何善良,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真诚和善良。

真诚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曾国藩曾经给“诚”下过定义:一念不生是谓诚。意思是,心里没有念头了就叫诚。与人交往,没有期望是为诚。只要求自己对得起别人,不要求别人对得起自己,这是真诚。内心有一份真诚,外在自然流露出正直无私,坦诚率真。但是,真诚不是真实得彼此透明,坦诚得倾其所有。任何先贤哲人也没有说过,真诚等同于掏心掏肺,无话不谈。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说:“我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前一句是品格,后一句是智慧。这可能是对真诚最好的诠释。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到一家大型企业实习。人很努力,业务也不错,领导同事对他印象很好。有一次,他请假回老家探亲,回来时带回来一些新鲜的木瓜,分给大家吃。这些木瓜很新鲜、很好吃,同事们纷纷对他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这时,他却很认真地对大家说,“没关系的,这种东西在我的老家很多,都用来喂猪。”大家听了都很不舒服,改变了对他的印象。这位大学生说的“木瓜喂猪”可能是一句真话,可是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木瓜,他却说木瓜喂猪之事,显然是说真话说的不是时候。或者说,这样的真话完全可以不说。放弃不必要、无意义的“真诚”,不是圆滑,而是理性的处世之道。与其追求高情商,不如做好这两件事

善良与真诚一样,如果施善的人有念头、有目的,就不是真正的善。在我的记忆里,一排低着头、涨红着脸的大孩子站在台上接受捐赠的画面,久久挥之不去。那是一场企业家向贫困生捐资助学的仪式,台上站着一排中学生,一排已然懂得自尊的大孩子,在聚光灯照射下,他们无一例外地低着头、涨红着脸,紧抿着嘴唇或面无表情。企业家们一一上台为他们递上包着助学金的红信封,他们当中有大点的孩子表示着谢意,依然微低着头,表情严肃。我看到的是孩子的自尊遭受的践踏。孩子家庭的贫困本来在生活上已经给他们造成了困扰,这种聚光灯下众人的关注,更是对他们的精神增添了新的困扰,试问,有谁在以一个贫困弱者的身份接收馈赠时内心能没有一丝屈辱、一丝卑微?!这是一群品学兼优的孩子,如果把这一场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共同的作秀,换做是学校内的一场正常奖励,孩子们不是接受得更自信、更有尊严吗!这种为了自己沽名钓誉而制造的“善”,是伪善。善良,应该是由心而发的、不求回报的、利于他人的。给予你的善良时,一定要照顾对方的立场和需求。

同时,要分清善良与懦弱的区别。懦弱是被动地接受,而善良是主动的选择。懦弱的人不懂拒绝,只会被动地承受,承受得了则已,承受不了时只会陷自己于艰难境地且无人可怜。善良的人是在能力所能及的范围,主动选择担当,选择宽容,选择忍让,选择放弃,选择吃亏……注意,前提是能力所能及。当能力不够时,做一个正直的“坏人”也比做一个屈曲的好人有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