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儿童”都有哪些叫法?说起来个个有意思

 宛平2008 2017-05-31
古人都怎么称呼未成年人?
本文作者 倪方六


6月1日是儿童节,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古代的未成年人。

从《礼记》规定来看,10年以下的幼年,相当于现代少儿阶段;20岁则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线。20岁以下都是未成年,比现在18岁以下要高出2岁。到20岁即成年,要行“冠礼”。冠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早期相当隆重,家人、亲友、乡村长老都要参加的。

古代的“儿童”都有哪些叫法?说起来个个有意思


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叫法?男孩15岁是束发之年,为何要束发?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称呼?说起来那就太丰富了。最常见的是,古人喜欢拿孩子头发来说事,通过发型、发式,来区别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

“鬌”,指一个人出生后第一次剪发,也是婴儿期发型。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挑个好日子为孩子剪发:男孩子留囱角,女孩留顶发;或者男孩留左边,女孩留右边。此即《礼记·内则》所谓:“三月之末,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另外,“孩乳”、“襁褓”、“孩抱”等也是指婴儿期的孩子。

古代孩子常留下垂至眉的短头发,这叫“髦”,因此儿童有了“童髦”的代称。

古代的“儿童”都有哪些叫法?说起来个个有意思


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叫法?男孩15岁是束发之年,为何要束发?

“髫”也是古代儿童发式,头发下垂,故有“髫”字的词汇均指儿童,如“垂髫”、“髫发”、“髫龄”、“髫年”等等。《三国志·魏收·毛玠传》便有“臣垂髫执简,累勤取官”的说法,这是毛玠陈情自述,说自己年少时已负责文册简牍工作,多年的勤勉才取得官位。

孩子稍长,家长最喜欢给孩子留的发式叫“丱”(guàn),头发束成两角,这是先秦已流行的儿童发式。《诗经·齐风》中《甫田》里所描写的儿童,头发就剪成这样:“婉兮娈兮,总角丱兮。”自然凡含“丱”的词汇,基本都指小孩,如“丱童”、“丱岁”、“丱角”、“童丱”。

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叫法?男孩15岁是束发之年,为何要束发?


古代的“儿童”都有哪些叫法?说起来个个有意思

(古代学童)

在“丱”基础上,又演变出了将头发束为两结的儿童发式,形状如角,通称“总角”,“总角”遂成未成年男女代称。代称男女小孩的,还有“羁贯”一词,这也是一种发式,女称“羁”,男称“贯”。

“总角”有两个发结,如果将头发梳成一个发髻,则称为“束发”,这是男好孩子15岁时始梳的发型大,到了束发之年,就可以上大学就读了。唐诗人李贺《春归昌谷》诗称:“束发方读书,谋生苦不早。”而对应的女孩子长到15岁,则称为“开(及)笄之年”。

小孩七八岁时开始换牙,称为“龀”或“龆”,《说文解字》释称:“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古人就此称孩子七八年为“龀毁”、“童龀”、“龀年”“龆年”、“龆龀”等。

古代未成年人都有哪些叫法?男孩15岁是束发之年,为何要束发?

古代的“儿童”都有哪些叫法?说起来个个有意思


(古代七八岁时蒙学)

还有引用文献经典,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称13岁为“舞勺”,源于《礼记·内则》里“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语;称15岁为“成童”,或“舞象之年”,则因《礼记·内则》里有“成童,舞象,学射御”的说法。

古人称呼未成年人的用语还有不少,这里不再赘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查。

 本文已首发今日头条。阅读更多文章请订阅微信公众号:jsnjnfl(新原创)

最后提供一个信息需要签名书的网友注意,淘宝上有倪方六的签名书出售,直接搜索“倪方六签名"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