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转载]井荥输经合概要

 johnney908 2017-05-31
 五输穴起自《灵枢》、《素问》,后经渤海琴越人采其精要,尽撷内经幽赜,演伸其道,溯源索隐,集成卷帙,传学后世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传统经络学,将人体十二经脉,比作流水之象。凡手足阴阳十二经,位于四关下之孔穴,取其起源流之顺序,演伸成“井荥输经合”,又名五行输或五输穴。分别以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应地之金木水火土五行为论。四时更迭,始起东方春甲之日,而万物始生。人经脉之气血亦如山谷幽泉之象,故言出者为井,其意始发主春。日数甲者,岁之首也。凡脏腑阴阳十二经气,三百六十五孔穴皆以井为始。故《易》曰“井养而不穷”。法象春仁也。其井穴皆位于手足指(趾)末端。而荣者,经气微细之流,未成其大,乃水小之义。输义者,积逐流以行经,运转输送之意。位居五穴之中,善将井、荥之气,转输与经、合及它穴。行为经者,径也。乃经营之义,径行即达。无有滞瘀之象。合者,汇集诸经之流,犹如潮水,终会于江海。玄子曰:“人之所存,秉五行之运用,徵其本始,故五脏六腑皆取其原也”。十二经各有一原穴,为诸经之根本,生气之源。合五输穴为六输,故有所过为原之誉。阴经皆以输为原,为输原合一。阳经原穴其位在输、经之间。今删去阳经之原穴,故本图取五输六十穴为用。凡原皆为精气汇聚之所,宣导经气之要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五输穴为经气上下出入之所,与原、别、交、会、募等穴,皆为要穴,乃精气流注、聚出之乡。阴经以木为始,即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则以金为首,即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将阴阳两经输穴配五行对照言之,可成两两相克。例如阳井金克阴井木,阳荥水克阴荥火等,即克者为刚,被克者为柔,彼存阴阳互根,刚柔相因,夫天运六气,地称五行,相因而成阴阳,是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难经》曰:“春刺荥、秋刺经、冬刺合,随四时取穴刺之”。又春生夏长,故阳在外,秋收冬藏,阳气敛内,则人亦如是,为天人合一论。《难经》曰:“虚者则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实开后世子母补泻之先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