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不是小儿科  而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5-31

科普不是小儿科  而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原创 2017-05-30 耿挺 上海科协
上海科协

SHKX47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科学信息,享受科学生活,主张科学态度,共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为了能读到心仪的科普书籍,

他在高中时宁可3天不吃中饭,

最终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在当选院士功成名就之时,

他已经总结出一整套科普做法,

打通了从科研到科普再到政府决策的全流程;


在他的直接努力下,

从上海到全国的科技工作者正在形成一种共识

——科普不是小儿科,

而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他的愿望是,某一天,当科普工作者站在讲坛上,就如同迈克尔杰克逊站在摇滚乐舞台上一样,受到观众的热情欢迎。


他就是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

一位名副其实的科普院士。




  因为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的卓越贡献,褚君浩摘得今年“全国创新争先奖”,可谓实至名归。


从小受益于科普


  1960年4月出版的《分子物理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8角5分,下册1元2角。


  当时刚刚读高一的褚君浩家里来了亲戚,可以几分钱购买食物的粮票不够用。母亲给了褚君浩5角钱,让他去买点不需要粮票但价格比较高的零食作为中饭。


  这给了褚君浩一个买下《分子物理学》的机会。在连续3天不吃中饭之后,褚君浩用存下来的中饭钱和零花钱,换来了《分子物理学》。



  如今,上下册的《分子物理学》已经显得很旧了,纸张都有些发黄。但褚君浩依然把它们保存在自己办公室里。


  “我之所以走上科研的道路,小时候看的大量科普书籍功不可没。”褚君浩说。除了《分子物理学》,他的办公室里还有高中时候看的《原子物理学》、1962年出版的由爱因斯坦和英费尔德合写的科普巨著《物理学的进化》等书籍,以及一尺厚的读书笔记——里面既有从书上摘下来的精彩语句,也有自己写下的科学问题和想象。


  褚君浩的父亲是老师,他因此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科学大众》《科学画报》等大众科普读物,里面的科学知识让他着迷。


  到了徐汇中学,褚君浩一头扎进了学校二楼的图书馆,凭着“一个人可以借5本书”的机会,他阅读了大量书籍,而读得最多的还是科普类书籍和科学家传记类书籍。从这两种书里,褚君浩学到了科学知识,更认识了科学精神。


  大学毕业之后,褚君浩到了高中教物理,一周10节课。“同一个内容讲上N遍,自然就能出口成章了。”他说,“我基本不写教案,但就是能讲得很有逻辑性,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让学生们听得懂。”


  童年受益于科普,让褚君浩乐意做科普,去影响更多的人;10年教师的经历,让褚君浩科普表达如同一篇一气呵成的文章,逻辑紧密又生动活泼。


  有动力、有能力做科普的褚君浩,先从给报纸撰写科普作品做起。


1976年,他撰写了第一本科普著作《能量》。




  1978年,褚君浩考入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就读研究生,并加入了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从此,科研与科普就与褚君浩一路相伴。


打通科研、科普与决策全流程


  参照自己钟爱的物理学,褚君浩为自己的科普工作建立了一整套理论与体系。


  “我做科普的第一个特点是,与自己从事的科研紧密结合。我的大部分科普内容,都是我做过的研究,或是因为感兴趣而深入了解的领域。”褚君浩说,“我不愿意信口开河讲一些自己不了解却热门的话题。”



  褚君浩是中国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科学技术领域著名专家。他将光电分为光电信息获取和光电能量转换两大领域,并延伸和拓展地进行科普。“比如,从光电信息获取可以讲到传感器,而传感器又能与物联网、智慧城市、航天工程、新工业革命联系起来;光电能量转换则能与太阳能电池、能源革命联系起来。


  精准针对不同人群,是褚君浩做科普的另一个特色。高端科普,针对公务员、领导干部,主要科普科学发展趋势、新工业革命方向。2008年,褚君浩是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中第一讲的主讲人,被听众称赞“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高分”。针对大学生、中学生,褚君浩的科普以励志为主,尤其注重分享自身的成长感受,还让学生们要牢记“汲取环境养料,像海绵一样吸收别人长处”“修炼内在气质,培养勤奋、好奇心、渐进、远志特性”“凝聚驱动力量,包括责任感、兴趣和科学精神”。对于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褚君浩讲究用新鲜事物、新科学观点、前沿技术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褚君浩还将科普与参政议政和交叉学科结合起来。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府参事期间,他用科普的语言撰写与科学相关的议案,“让别人看得懂,也能够获取支持”。例如,褚君浩建议上海世博会开成一届低碳的世博会,相关报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此外,褚君浩发起举办“浦江学科交叉论坛”,希望通过科学家之间相互科普,碰撞创新的火花。“如今科学原来越细分。”褚君浩说,“只有把自己领域的科研内容清楚而富有逻辑地将给别人听,才有可能引发共鸣。”在首届论坛上,褚君浩就与其他教授达成了跨学科合作,还申请了项目。


  从科研到科普再到影响决策,褚君浩一路畅通无阻,相得益彰。

 

让人觉得科普不是小儿科



  这些年来,褚君浩发表的科普文章近百篇,撰写《黑暗中的半壁江山——红外》;参与编写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并担任《能源与环境》分册的主编;主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普丛书》8册;推出“上海市21世纪科普创作形象工程”——新型原创科普丛书《原来如此》系列丛书。2013年,他荣获上海首届科普教育创新奖的“科普杰出人物奖”。


  而所有这些科普特点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想让科普效果好一些,让观众感兴趣。”褚君浩说。



  在褚君浩看来,科普主要由3类人来做:科技工作者、经过传播培训的专业科普人才、热心于科普的社会人士。


  “现在对于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标准有问题,大学老师有时间发论文不如去多写几篇论文。”褚君浩自嘲说,“在当选院士之前,我自己做科普也是蛮小气的,时间上很舍不得。”他认为,应该将科普纳入对科技工作者的评价体系,要将科研论文成就,科普对社会的贡献等因素都考虑进去。


  如今,科普已经被看作是与科技一样的重要的创新两翼,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更是离不开科普的作用,“科创中心的民众科学素养很低,这是不可想象的。”褚君浩说,“我想要带动一种氛围,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做科普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不是小儿科。”在褚君浩的潜移默化之中,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的其他院士,以及他自己的弟子,都已经投入科普的行列,并乐此不疲。

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