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总能触到阳光 ——记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17届学生马晨曦 发布:新闻中心 来源: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 大学生记者团 发布时间: 2017-05-27
从大一一入校就下决心考研,到现在考上西南大学的研究生。从大一到大四,时间替我们见证了一位踏实认真,有理想,有目标的学姐的励志考研路,她就是马晨曦。 马晨曦,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13级中文4班学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能够在众多考研学子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地完成自己最初的梦想,这与她的踏实勤奋、有目标有计划是分不开的。 初见时,及肩短发,自信的笑容,浑身散发着一股书卷气息。马晨曦首先分享了她的考研历程。回顾大一到大四的学习,尤其是考研前三个月的“图书馆打仗”,她印象特别深刻。“考研真的就是在比谁的耐心更好,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往往都是胜利者。” 马晨曦对待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好学,成绩一直位列班级前茅。大一刚入学,她就确定了以后要考研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虚心求学,谦虚谨慎,经常向代课老师请教,争取扫除一切知识盲点,为自己的学习打好基础。 除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外,马晨曦还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她清楚认识到大学的学习主要还得靠自己,每天端正学习态度、给自己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还要持之以恒的完成学习计划。课前,提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课后,勤于思考,虚心求教,高质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及任务,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或查询资料。 马晨曦坚持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经常参加科技、人文、社科等方面的讲座,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她要求自己统筹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时刻提醒并严格要求自己在开展班级工作的同时要提高学习效率,绝不因为校内工作而落下学习。正因如此,马晨曦才能如愿以偿地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 当谈及考研路上对她影响极大的老师时,马晨曦说张继红老师对她帮助最大。于她来说,张老师亦师亦友,给了她很大的支持与鼓励。张老师给她代过当代文学这门课,大四更是她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我报考的西南大学可能有点拔高,9月份的“换书风波”意味着我以前的复习都白费了,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尤其这时我还知道了去年咱们学校有两个学姐报考西南大学在复试时都被刷了,我的自信心一下就被击垮了。是张老师一直在精神上鼓励我,不断地给我心理暗示。可以说我考前的最后三个月都是张老师像朋友亲人一样在旁边一直支持我,替我鼓劲,陪我坚持到了最后。大学遇到这样一位博学又亲切的老师我感觉我真的特别幸运。” 即将离去,难免感慨。马晨曦很舍不得这个地方,“很多人都觉得咱们师院不是很好,但是我们大一军训时教官说过一句话,大家现在的大学可能跟自己心里预想的大学有落差,但是同学们要知道,你们高考完了报考若干学校,最后是师院接纳了你们”。马晨曦她更多的是对我们学校的祝福,对学弟学妹的浓浓期许。她希望我们的学校能越办越好,就业率跟考研率能一年比一年好。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踏实认真学习,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千多个日子里,图书馆有她留下的身影,砚湖旁有她留下的脚印,自习室里有她认识的研友,学校里的一切都见证了她的努力付出。“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总能触到阳光”,有志者事竟成,努力过后便是青春无悔。岁月悠长,学姐的美好明天才刚刚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