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重于治疗

 箬以 2017-05-31
(想看更多内容,马上下载 今日头条 http://app.toutiao.com/news_article/?utm_source=content)







Suda妈咪



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比如何治好病更重要!

Suda妈咪 08-14 20:53

-----------------------------



前面感冒的那部分有讲到苏打自从六个月第一次生病后,接下来8个月的时间里平均一个月生病一次,吃不好,睡不好,非常折磨,我在研究了那几本中医育儿的书之后找到了原因-消化不良(积食)。



我跟大家推荐了四本中医书(强烈推荐每个当父母的都要看,书名请看文章结尾处),除了《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是后来出版的,另外三本就是当时帮助我找到苏打总是生病的原因的书。



当时我先看的罗大伦的两本书,书里非常详细地介绍了积食的各种症状辨别方法,通过这些,我确定了苏打每次生病前的症状都是积食的表现,但是我把书里说的可能导致积食的原因都排除了一遍,没找到导致积食的原因。



后来开始看李军红的书,书里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乳食并进,难于消化”,就是说,母乳和辅食不可同时吃,否则会影响消化。



苏打第二次生病时(第一次生病后拉了一个月肚子还没治好又病了),我因为太过担心导致自己也同时病倒肺炎住院,给暂停了一个月母乳,复吸后母乳量剧减很多,所以他在吃了母乳之后还会饿,我就会立马再给喂辅食,所以经常是吃了母乳就吃辅食,就出现了积食,而出现积食后没有处理,抵抗力下降,就容易生病了。



所以当我严格把母乳和辅食喂养时间间隔开来,再给他适当地进行餐后腹部按摩之后,就很少再生病,即使生病,我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所以他的脸色也慢慢地好起来了。



后来我在和几百位父母关于小孩生病的聊天中发现一个现象,出生时健康,但是后天爱生病的孩子,大都是因为积食。



【为什么积食会导致易生病?】



经常生病的孩子100%都是大人的照顾方式有问题,而且90%都是饮食方面的问题。饮食是根本,吃进去的食物被消化转换成营养,被吸收了,才能提供给身体养分,体力(元气)自此而来。



但是在吃的这方面,我们太多人不注意,太急燥,特别是老一辈的人,因为受过饥饿的苦,又被洗脑,认为母乳营养不够,早早开始添加奶粉和各种辅食,认为要多吃才好,而不管吃进去是否被消化被吸收。



中医说小孩先天就脾胃虚弱,喂养要非常注意。中医说的“脾”就相当于现代医学说的肠道的功能,主要负责吸收。



而我们的肠道掌管着人体70%的免疫功能,如果孩子有了积食,也就意味着他70%的免疫功能被破坏了,免疫力自然就低,自然就容易生病。



所以只要我们把脾胃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免疫力就会强,自然就会少生病少上医院了,也就是中医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自身正气足了,就不怕外来的敌人了。



【那为什么小孩那么容易积食呢?】



我们的消化道中最主要的两部分是胃和肠,胃主消化,肠主吸收。积食,就是积存在消化道里的食物残渣。



因为小孩的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胃中的消化液分泌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消化能力弱,肠道内粘膜还不成熟,吸收能力也有限。



所以如果孩子吃了不适合他本身消化能力的食物,部分食物没经过消化吸收就被匆匆排出体外(宝宝的大便里有未被消化的食物,和吃进去的时候一样,被原封不动地拉出来),剩余的残渣滞留在消化道里不能排出,肠胃白白工作了一趟,消耗了体力,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不如不吃。



开始的时候,积食都是积在胃里,但是如果次数多了,就会有越来越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残留在消化道里,就会变成积在脾,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差,饭量也会越来越少,免疫力就会越来越低,随便一点风吹草动,就生病。



生病后身体会更虚弱,消化能力也更弱,家长更着急,得赶快补补,又哄又骗,硬塞进很多食物,结果肠胃中越来越多的食物残渣,积食越来越严重,生病次数越来越多,间隔越来越短,不断地恶性循环下去,孩子最终变得面黄肌瘦,严重营养不良。





【积食的症状】



我们要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积食呢?一般积食有以下几个症状:



1)首先就是没有胃口。



没胃口,不爱吃饭,也就是食物都积在胃部的,胃已经装不下了。苏打本来胃口非常好,几分钟就能吃完一碗,积食后食量越来越小,到后来最严重的时候,每餐只吃三四口就不吃了。



2)第二,肚子胀或痛。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肚子应该是软软的,消化不良甚至积食的话,小肚子就会胀,甚至能摸到有硬块,这都是因为食物残留在胃肠中造成的。



3)第三,有口气。



积食了,食物残留在胃里,没有被消化,无法运送到肠道,不能及时排出,只能积在胃里,就会发出异味,然后从口里出来,是食物馊掉的那种酸腐味。



4)第四,舌苔。



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舌头中间特别厚,像硬币一样的一个圆圈。



5)第五,大便酸臭。



因为消化能力的下降,大便里总是会有未消化的食物,所以大便也会有酸臭味。



6)第六,睡觉不踏实,烦躁不安。



古话说“胃不和则眠不安“,胃里不舒服了,睡觉就不会安稳。苏打那段时间生病,夜奶无数次,苦不堪言。



【积食的处理】



那么,当孩子出现了消化不良甚至积食的时候,该怎么办?



我们要按情况来。



1,假如孩子没有太大的口气,只是有点消化不良,这个时候一般让孩子少吃点东西就可以解决。



2,但是如果孩子肚子痛,而且不让碰肚子,一碰就痛得大哭,这种积食就是急性的,来得急,去得也快,用点消积食的药或食物(比如山楂或者鸡内金煮水喝,或者小儿七星茶等)就能好了。



3,还有些孩子肚子胀痛的时候喜欢大人揉按一下肚子,这种积食就是长期恶性循环导致的脾虚,这时光导积就不够了,还需要补脾。补脾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脾胃是需要养的,具体做法看后面的”如何调理脾胃“部分。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消积食的药或食物不能经常吃。



生活中很多人,特别是很多老人,喜欢动不动就给小孩喝点开奶茶、七星茶等,随便用鸡内金或山楂煮水喝,有的甚至代替开水天天喝。



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大量喝酸奶或各种乳酸菌饮料,甚至长期服用益生菌,最后都形成依赖,导致不吃这些东西就会立马消化不良。



要知道我们人类的消化道与生俱来的生理功能是,吃进去的食物会刺激消化道分泌各种消化液、酶,还有分解发酵过程中产生各种益生菌群,从而来达到提升自身免疫力的功能。



如果总是借助外界的东西帮助消化,就会让肠胃的这些功能退化, ”用进废退“,就形成强烈的依赖。所以消积的东西不能经常用,更不可以天天用。



P.S.:



只有两种情况下,益生菌才可以用。



一种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因为抗生素不但会杀死致病菌,也会杀死与之同存的益生菌,需要补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体内微生态屏障。



另一种就是腹泻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丢失,肠道菌群失调,这个时候补充益生菌,能重建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如何养脾胃】



中医有句话叫“三分治,七分养“,即使是治病的时候,医生和药物治疗只占到30%,剩下的70%要靠调养。



而脾胃问题更是如此,只能用”养“的方式,而最好的养要从一日三餐的饮食开始。



【1】



对于还没开始孩子添加辅食的宝宝,一定要按照辅食添加原则来循序渐近地加:



1,食物的质感要从“稀糊状”-“稠糊状”-“细碎颗粒状“-”小颗粒“的顺序来,这主要是考虑到胃的消化能力,从弱到强需要一个过程,不遵循自然规律,必然要承担后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后天得湿疹,过敏甚至哮喘,很多都是因为一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没有循序渐进造成的,甚至有一些是因为出生后第一口吃的东西造成的。



之前崔玉涛说过,很多第一口吃的是奶粉的宝宝,出现过敏湿疹等问题的机率比吃母乳的宝宝要高得多。



因为宝宝肠道黏膜发育不完全,肠壁较薄,屏障功能差,很多食物的大分子颗粒可以直接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被身体当作外来侵入者,容易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我知道很多地方还有给刚出生的宝宝吃各种药物的习俗,说是这样以后不容易生病。



比如我们闽南那边要给喝高丽参水,苏打爸爸家那边要给喝六神丸泡的水,当时我反对这样做,但是婆婆还有我妈都说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最后我同意了让婆婆意思一下,给苏打喝了一点六神丸的水,好在我坚持了只能嘴唇轻轻碰一下勺子就好。



现在了解了小孩脾胃的特点之后,我真的是越想越后怕,假如苏打第一口吃的不是母乳而是六神丸的水,假如不只喝了一滴而是一勺,假如......真的不敢去想!



新闻经常报道的因为给小婴儿乱吃东西导致出现问题危及生命危险的,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真的是万幸中的万幸!



我们如果每个人都了解了小孩脾胃的特点,对于那些不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这点知识需要普及。



2,食物的种类也要遵循先素后荤的原则,而且有很多易致敏的食物一定要先了解,比如蛋白,花生,海鲜,大豆等.



大概什么时候再适合添加,也都要遵循,因为谁都没法告诉你这个东西你家宝宝吃了到底会不会过敏,过敏的情况是轻微还是严重。



万一过敏了,万一严重了(比如气管肿到堵了无法呼吸,或者不停地上吐下泻严重脱水),可能会给宝宝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可能会立马要了宝宝的性命.



所以宁愿迟一些添加,也不可拿宝宝的生命去赌博,宝宝还有几十年的机会能吃到这些食物,根本无需着急那几个月。



【2】



对于已经和大人吃一样饭菜的孩子,父母也只要遵循下面这些原则,孩子就不容易积食,脾胃就能强健:



1,不要喝冷水,食物要温热。



冷或冰的食物,会减缓消化液等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速度,造成消化不良。



另外我还有一个自己的理解是: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假如吃进去的食物是凉的(<37℃)或者冰的(0℃),我们知道热传导的原理,我们体内温度比这些食物的温度高,那么就要传导热量给这些食物,并且必须一直保持在37℃,所以需要传导很多热量给这些食物。



热量很大一部分都用在这些食物上了,胃肠蠕动自然会更慢,导致这些食物残留在体内的时间被延长,那么我们的身体就要更多地传导热量过去,而热量是由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被消化吸收之后转化而来的,所以这是非常消耗体力(伤元气)的事。



2,食物要软烂。



软烂的食物,可以大大减轻肠胃的工作量。



这里说的软烂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消化能力来做。



比如同样是一岁半的小孩,但有的因为之前添加辅食造成脾胃较为虚弱,只能吃“稠糊状”的食物才能消化,而另一个一岁半的小孩,因为一开始父母就循序渐进地添加辅食,吃”小颗粒“状的食物也能消化了。



所以父母就要用心观察什么样的软烂程度的饭菜适合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消化能力特点来喂养就好。



对于脾胃已经被破坏的孩子,父母可以每天给Ta喝一到两次的小米粥,天天喝,坚持做到,孩子的脾胃会越来越好,身体也就会越来越好的。



煎炸的食物,不管对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都不是软烂的食物,这类食物要少吃甚至不吃。



曾经看到一篇报道,有人采访国外一个长寿的老太太,问她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她说就是每天喝粥。放在以前我肯定不会相信这话,但是现在,我绝对相信。



有一个理论说,人体是非常聪明的,也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它会自动关闭掉一些次要的生理功能,同时调动起自身的免疫功能来修复问题,而往往是消化和生殖这两个功能先被关闭。



3,饮食要清淡。



饮食不清淡的负面影响往往不够直接,人们往往不会去考虑那么长远,比如肾脏的问题,比如增加得高血压的风险,一般都要到中老年后才会出现,但那时,人们往往不会想到跟这个有关。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科学育儿法都提倡一岁前不要给孩子吃盐,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这个是最让所有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们最不能接受的,因为他们普遍的认识是,不吃盐就没力气。



苏打是15个月时才会走路,她外婆就一直认为是我不给吃盐的结果,要是我让他早点吃盐,早就会走路了,好在我够坚定,无所谓他早走迟走,一直坚持到一岁以后才给吃盐。



4,八分饱。 ?



中医育儿有句话叫“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就是不要给孩子吃太饱,穿太多,孩子就会少生病。



然而很多人,特别是老一辈们,因为以前尝过吃不饱的苦,所以现在不愁吃了,就生怕孩子饿到,每天都让孩子吃很多餐,三餐外还有好几次加餐,孩子不想吃了,还要用尽各种方法又哄又骗地塞,所以在我们身边,总是能见到很多老人家拿着个碗追着到处跑的孩子在喂饭。



吃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这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饿了吃,饱了就不吃,就算是刚出生的孩子都一样有这个能力。



吃到七八分饱,肠胃负担没有那么重,孩子肚子饿的时候自然会吃。很多孩子不爱吃饭,反而是因为大人喂得过饱,导致积食而不吃的。



5.多吃蔬菜。



蔬菜里有非常多的维生素,很多老人家认为多吃鱼虾肉这些荤菜才是有营养的,所以都是给孩子吃很多的荤菜,少吃甚至不吃蔬菜,而很多荤菜里的营养物质是需要和维生素搭配一起才能被吸收的。



6.食物种类多样化。



这是从营养均衡方面来讲的,每种食物里都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搭配合理能保证充足的营养,这样身体自然就会好。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小孩吃的就是汤泡饭,一天下来吃的食物种类加起来都不够10种,这样怎么能有充足的营养呢?



7.不吃或少吃零食。



孩子的胃就那么点,如果吃多了零食,自然就不会爱吃饭。更重要的是,零食不仅没有营养,而且各种化学添加剂,对孩子的肝肾是非常大的负担,有些东西是不能排出体外的,日积月累,那个危害是无法想像的。



总之,要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就是要让他的免疫力增强,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饮食,这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只是需要坚持慢慢来,这是急不来的,再加上良好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相信每个小孩都会有棒棒的身体!



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比如何治好病更重要,所以我建议所有的父母都把我推荐的几本书都看看。



以前我推荐书给朋友的时候,一般只说那三本育儿的,但是后来发现还是有很多人搞不明白,我想,可能他们对于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还不够了解,所以现在我会建议《阴阳一调百病消》也要看,罗大伦把中医很多理论都讲得非常详细和通俗易懂,先看这本就能更容易看懂其他几本了。



不管对于什么,可以信,但不要迷,一定要有清醒的辨别能力。比如李军红的书里有一个关于小孩受惊吓的方子,其中一个成分是朱砂,这是汞的化合物,会损伤肝肾和中枢神经,虽然只是让孩子闻一下,但是这个我个建议还是要谨慎使用。





苏打妈咪推荐父母必看的四本中医育儿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2》,作者:李军红



以下三本的作者都是:罗大伦



《阴阳一调百病消》



《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



我是Suda妈咪,把孩子教育当作一生事业来做的全职妈妈,家有两岁半小王子一枚,不定期分享我的原创育儿故事,给你不一样的育儿思维。



QQ&微信:39337411



微信公众号:sudabeta



新浪微博:suda妈咪



个人博客: www.sudamami.com









Suda妈咪



从意大利公司中国区负责人转为全职妈妈,资深母乳妈妈,分享超有价值的轻松带娃心得,为父母们提供省时省力且更为放心的育儿经。



订阅





点击查看原文 http://toutiao.com/a5363140294/?iid=2882343726&app=news_article

查看(3条)网友精彩评论 http://toutiao.com/a5363140294/?iid=2882343726&app=news_article



-----------------------------

今日头条 -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今日头条》是一款会自动学习的资讯软件,它会聪明地分析你的兴趣爱好,自动为你推荐喜欢的内容,并且越用越懂你。



点击下载 今日头条 http://app.toutiao.com/news_article/?utm_source=conten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