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分钟看完《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文人造园的意趣

 wsgmail 2017-05-31

[一本简书]微博另发布两千字内再精简版与相关问题探讨


你或许去过江南的拙政园,京城的颐和园,或者某一处园林,走在其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园林的意趣,但是否体察了其中的诗画内涵?


中国造园艺术由文人雅士设计建造,独具风格,其中布局、假山、用水、草木、廊道等细处均经雕琢。


那么中国造园的艺术手法有哪些?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有哪些差异?如何在下次观赏时,更好地体察园林的意境?本文带我们详细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彭一刚 著 

  首版于1986年

  原书168页,简写后约10800字

简写 | 阿耶 编辑 | 红豆 为为 AURORA


作者介绍


彭一刚,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著名建筑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书的目录


园林建筑历史沿革 | 园林建筑的分布 | 两种哲理,两条路子 | 园林建筑的特征 | 对于意境的追求 | 两类活动、两种要求 | 从庭到苑囿 | 内向与外向 | 看与被看 | 主从与重点 | 空间的对比 | 藏与露 | 引导与暗示 | 疏与密 | 起伏与层次 | 虚与实 | 蜿蜒曲折 | 高低错落 | 仰视与俯视 | 渗透与层次 | 空间序列 | 堆山叠石 | 庭园理水 | 花木配置 | 南北造园风格比较


书的简写


园林建筑历史沿革


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总的讲来造园艺术发展是由粗陋至精巧。为明确起见不妨按发展过程的特点划分成一下几个阶段:

1


从周至汉


萌芽期。主要是皇家苑囿,规模虽大,但基本属于圈属山林地的性质。秦灭六国后又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其规模之大达数百里。除在其中营建离宫别苑外,为了狩猎还驯养了大量的奇禽怪兽。


至西汉,又在秦上林苑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充,除以自然山水为主的上林苑外,在宫廷中还以人工方法开辟园林。但总的来说,这段时期造园的主旨、意趣很淡漠。


2

魏、晋、南北朝


造园艺术的形成期。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逐步取消了狩猎、生产方面的内容,而把园林主要作为观赏艺术来对待。除皇家苑囿外,还出现了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3

隋、唐、五代


成熟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多样,而且从造园艺术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对造园艺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文人直接参与造园活动,从而把造园艺术与诗、画相联系,有助于在园林中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境界。


4


继成熟期后首次进入高潮。到了宋朝,国势日益衰落,统治阶级多骄奢淫逸,贪图享乐,所以造园的风气却有增无减。而且伴随着文字、诗词,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发展,对自然美的认识不断深化,当时出现了许多山水画的理论著作,这些立意、构图的要领和原则对造园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


处于滞缓状态和低潮。造园活动不多,造园实践和理论均无多大建树。


6

明、清


再次达到高潮。造园活动无论在数量、规模或类型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造园艺术、技术日趋精致、完善;文人、画家积极投身于造园活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匠师,而且还出现了一些造园理论的著作与专书。


承德避暑山庄历经康雍乾三朝建设完成


从清末到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造园风格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如稳定的社会环境、皇室阶层等不复存在,致使连续性中断。


 园林建筑的分布


北宋以前的园林主要集中在古代重要都城如长安(市郊附近地区)、洛阳、开封一带;南宋以后的园林则分别集中在以下三个地区:


  • 北方的北京及承德——因在都城及其周边;


  • 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苏州、吴兴、杭州一带——因是都城以及经济繁荣的南北交通枢纽;


  • 珠江三江洲一带——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合于花木的生长。


由于三者各具不同风格,所以又常称: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关于它们风格之间的差异,我们会在最后一章来介绍。


佛山梁园  岭南园林代表,兴建于嘉庆道光年间


两种哲理,两条路子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并且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又各具不同艺术风格,概括地讲有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


1

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


凡尔赛宫庭园


特点: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连花草树木都修建得方方整整。强调人工美。


几何形园林建造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来自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杜勒等艺术家力图找出最美线型和最美比例,如“黄金分割”。

 

2

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


拙政园,江南园林代表,始建于明正德初年


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自然美。


中国园林的思想和理论基于东方文化、绘画、诗词、文学,以及社会哲学思想(儒、道、佛)和伦理道德观念。


园林建筑的特征


与其他建筑,如宫殿、寺院、陵墓、民居等相比,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所抒发的情趣不同


其他类型的建筑,出于不同的要求,有些宏伟博大,或庄严肃穆,或亲切宁静,但一般都不追求如诗似画一般的意境。园林建筑则从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不解之缘,并在诗人、画家的苦心经营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所谓诗情画意,说明园林建筑确实不同于一般建筑,如同凝聚了的诗和画,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构图的原则不同


其他类型的建筑,一般多以轴线为引导而取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从而形成一进又一进的空间院落。这样的构图形式虽然具有明确的统一性,但毕竟流于程式化,其结果必然是大同小异,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园林建筑则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即不为任何清规戒律所羁畔,而最忌坠入窠臼与故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般建筑构图所特有的明晰性和条理性,在园林建筑中却很少体现。而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则赋予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


为了达到诗的境界,不免要有一些飘然于物外的东西,有一些似有而无、似无而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等等难以名状的处理手法。园林无法套用一般建筑的构图原则或手法。

3


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


一般的宫殿建筑、寺院建筑、乃至民居建筑,由于受程式化的影响,多采用内向的布局形式,建筑物的背向外面朝内。这种布局虽可形成许多空间院落,但有高墙相围,因而对外围的环境基本上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虽然内院有时也种有花草树木,但仅起调剂与点缀作用。


四合院,内向布局


园林建筑则不然,为求得自然美,对于建筑周围环境的选择权极为重视,《园冶》(注:由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一书以极大的篇幅论述“相地”,即如何选择建筑用地,便是很好的佐证。


对于意境的追求


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的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的范畴,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并非只包括景物,人的喜怒哀乐也是心中的境界,因而能够写真景物、真感情的,都可以算有境界。


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是按照诗和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中国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写意,那么写意与写实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写实是在自然的原貌,而不着重渗入人的主观感受。写意则虽然也顾及到自然的原来面目,但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虽不酷似自然原貌,但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就有着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古代,诗人、画家遍游了名山大川之后,要想把它移植到有限的庭院空间,原封不动的照搬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绘画那样,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园冶》所说“多方胜境,咫尺山林”,实际上就是真实自然山水的缩影。


那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对意境的追求呢?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所以能够识色、声、香、味、触五境,但除五境外还有一个“法境”,这一境靠什么去认识呢?要靠“悟”,就是领会或想象。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创造整体环境,并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的感官的因素以获得诗的意境美。例如承德离宫中的万壑松风建筑群,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取意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取意雨打芭蕉)等,其意境之所寄都与听觉有密切的联系。另外一些景观,如留园中的闻木樨香、拙政园中的芸香穴位等,主要是通过味觉来影响人的感官。


承德离宫万壑松风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谋求诗的意境美的做法,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早有的传统。通过赋予物质以诗情画意,把人们凭感官可以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为对人的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

 

两类活动、两种要求


“有宅必有园”可以说是我们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从而形成一种典型的住宅类型——四合院。四合院最大特点便是以空间院落为中心,而使住宅建筑围绕着四周布置,从而形成一种内向的,封闭式的庭院。


在国外,花园别墅虽然从形式上正好和我们的四合院相反——以住宅建筑为中心而以庭园包围建筑,但就有宅必有园和宅、园相结合的原则来讲,却没有本质的不同。

 


从庭到苑囿


对于住宅建筑来讲,最小的户外活动空间即为庭,古人心中庭所指的就是住宅正厅前的一小块场地。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苏州、皖南、福建以及云南等地的民居中,可以看出一种典型的住宅建筑类型:沿一条轴线向纵深排列建筑,取一正二厢的布局形式,这样每有一所厅堂,在堂前便形成一个极小的内庭。


沿一条轴线向纵深排列建筑,取一正二厢的布局形式,每一厅堂堂前便形成一个极小的f方形或矩形内庭。


这样的内庭一般均呈方形或矩形平面,由于面积很小,而四周均为建筑所包围,所以显得十分封闭,处于其中犹如坐井观天,所以人们通常称之为“天井”。这样的天井虽然可以借它来满足住宅的通风、采光要求,但毕竟由于常年见不到阳光,加之面积过小,所以不能满足种植的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讲还算不得园。


庭和院常联用,称“庭院”,院比庭大些,院不仅能满足住宅的通风、采光要求,而且还因具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可以栽培花木以点缀环境,这样便有比庭优越的户外生活条件。但一般的院还是不具备景观方面的意义,所以它是别于园。


那么,究竟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之为园呢?园一般要比院大,最根本差别在于园以人工的方法种植花木、堆山叠石、饮水开池,组景造景,从而具有观赏方面的意义。而庭或院间或也点缀一点花木、山石,但还不足以构成独立景观,凡园都必须有景可观。


皇家园林一般称苑囿,规模就更大了。私家园林主要是凭借人工方法来分隔空间、组景造景的,而皇家苑囿虽然也可利用人工局部形成一些空间环境,但就整体而言,则是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而变化以形成气氛,为此,大型皇家苑囿一般均选择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沼地带,例如承德避暑山庄和颐和园。


颐和园

 

内向与外向


遍布于各地的民居建筑,尽管形式多样,但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即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最典型的内向布局的形式,与西方的花园别墅的外向布局恰成鲜明对照。


小型的私家园林也多采取内向布局的形式,例如苏州的半园、畅园、鹤园,它的特点是:建筑物、迥廊、亭榭等均沿园的周边布置,所有建筑物均背朝外而面向内,并由此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这样的布局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可以布置较多的建筑,且不致造成局促、拥塞。


内向布局形式虽有不少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规模不宜太大,若园的规模太大,可能因为失去正常的尺度而得不到应有的空间感。其二,由于建筑物背朝外,所以从外部看常常显得封闭、沉闷而无生气,这种布局只适合处于市井之中的私家园林。


若以山为中心的情况,理应采取外向布局,使建筑物背向山而面朝外,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物具有生动活泼的外观和参差错落的外轮廓线,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利用山地的特点而使人的视野开阔,从而创造优越的观景条件。


看与被看


观景是从某一点向别处看,景观则是指作为对象而从某个方面来观赏。在古典园林中,绝大多数风景点——包括建筑、山石在内,都必须同时兼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既处其中能够观景,本身也是景观。


例如,承德离宫中的烟雨楼作为一组建筑群,由于位置选择巧妙和体量组合上的丰富变化,从被看的方面讲,无论从近处、远处或园内其他一些关键部位看都具有极好的画面构图。而从看的方面讲,环绕着它的四周又都有巧妙的对景关系。

 


主从与重点


在建筑构图原理以及有关论述形式美的书籍中,总是特别强调主从分明,那这条建筑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否也应合于古典园林建筑呢?对于某些皇家苑囿如颐和园、北海来讲,也许能够轻易分清主从,但对于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来讲,就不那么简单了。究竟哪一部分是主,哪一部分是从?恐怕不同的人,感受也不尽相同。


这表明古典园林建筑不能按一般的构图法则生搬硬套,例如通常所采用的以对称而突出主体的方法,除少数皇家苑囿外,为一般园林建筑所不取。但用比较含蓄隐晦的方法来突出主题、重点,从而达到有机——相对于机械而言的统一,这种统一虽不显而易见,但却更耐人寻味。


从园的整体结构看,凡是由若干个空间组成的园,必使其中的一个空间或面积显著地大于其他空间,或位置比较突出,或景观内容比较丰富,或布局上的向心作用,从而成为全园独一无二的重点景区。此外,园内的主要厅堂建筑一般也设在这个景区之内,并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空间的对比


在古典园林中,对比空间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也最富有成效。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两者的对比作用将突出各自的特点,譬如使大、小悬殊的两个空间相连接,从小空间而进入大空间时,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将会使大空间给人以更大的幻觉。


留园在运用空间对比手法方面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极为深刻的。特别是它的入口部分,其空间组合异常曲折、狭长、封闭处于其内的人的视野被极度压缩,甚至感到沉闷和压抑,但走到了尽头而进入园内的主要空间时,便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留园入口走廊

留园内部豁然开朗


不同形状的空间也可以产生对比作用,例如整齐规则的空间院落与自由、曲折、不规则的,空间院落之间,往往由于气氛上的迥然不同,从而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这种情况多见于北方皇家苑囿中的园中园,例如北海静心斋。

 


藏与露


一切艺术作品最终都是要输出表现的,如何表现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率直地、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另一种是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其引而不发,显而不露。


古典园林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采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总之,古典园林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并总是千方百计的把“景”部分地遮挡起来,而使其忽隐忽现,若有若无。


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宅园,多采用内向布局的形式,或依附于住宅的一侧,或退避于住宅的后部,从外观上看极其平淡,甚至根本看不到,致使来到园外,只一墙之隔,竟不知里面另有一番天地,这本身就是一种藏。

 

引导与暗示


在古典园林中,如果欲露而先藏,欲显而先隐,必有相应地措施加以引导与暗示,使人们能够循着一定的方向与途径发现景之所在。


借助于空间的组织和导向性可以引导与暗示。例如园林中的游廊——一种既狭又长的空间形式——通常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总是向人们暗示,沿着它所延伸的方向走下去,必定会有所发现,让处于其中的人怀有期待,可把人不知不觉引导至某个确定景所在的地。


除游廊外,其他如道路、踏步、铺面、桥、墙垣等,也可以通过处理使之起引导与暗示作用。凡路必有所通,然而通往何处?在产生这样的一种疑问同时便潜意识地引导出一种向往与期求的心理和情绪。

 

疏与密


造园要疏密有致而不可平均分布,要留出空间。疏密有致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布局、山石、水面和花木的配置等方面。


例如苏州留园,其建筑分布很不均匀,疏密对比极其强烈。它的东部以石林小院为中心,建筑高度集中,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景观内容繁多,步移景异,应接不暇,人的心理和情绪随之兴奋而紧张。但有些部分的建筑则稀疏、平淡,空间也显得空旷和缺少变化,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恬静而生松弛。就整个园来讲这两种环境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

 

起伏与层次


造园需要加强整体的韵律变化与节奏感,即园的起伏和层次变化,起伏是借高低错落的外轮廓线来表现。例如谐趣园,它的建筑疏密相间,同时交替地改变建筑物的轴线方向、体量与层数,特别是屋顶形式,因为上述几种措施都直接的关系到整体立面的外轮廓线变化,能让园林有起伏和层次。

 

谐趣园


虚与实


虚实在造园艺术中却是相生相长、缺一不可。虚也可以说是空、空灵,或者说就是无;所谓实,就是实在、结实,或者说就是有。“实”比较有形,具象且容易被感知;“虚”则多少有些飘忽不定、空泛,不易为人们所察觉。


以山水来讲,山表现为实,水表现为虚。虚实变化,就是通过山与水的关系处理来求得。通常所说的山环水抱,就意味着虚实两种要素的萦绕与结合。再就山本身来讲,其突出的部分如峰、峦为实,而凹入的部分如沟、壑,涧、穴则为虚。

 

蜿蜒曲折


古典园林通常蜿蜒曲折,这是通过各种要素相互组合形成的,尤以建筑以及由建筑围合而形成的空间最为显著,用廊道可以将简单的单体建筑组合成为曲折而富有变化的建筑群。


最典型的例子如离宫中的万壑松风建筑群,由六栋建筑所组成,每栋建筑均互相平行地排列,就每一栋建筑而言可谓雷同单调至极,但正是借助于廊的连接,却形成了变化极为丰富曲折的建筑群。


承德万壑松风建筑群

 

高低错落


《园冶》中把山林放在首位,“园地为山林最胜”。某些私家园林由于地处市井,无天然地形可资利用,但仍千方百计地以人工方法堆山叠石,饮水开池,改变原有地形以使之有起伏变化。为使建筑与地形环境协调一致,要顺应自然,随高就低地安排建筑。而我国传统建筑主要是借廊的连接而形成群体的,因而要随高就低地安排建筑,关键依然在于廊的运用,如北海濠濮间。


濠濮涧的运用,正是顺应地形起伏而用曲尺形的爬山廊把各建筑连接成为整体,不仅平面蜿蜒曲折,而且从竖向看还具有高低错落的变化。


濠濮涧


常利用爬山廊或跌落廊来连接高低不同的建筑。和爬山廊相比,跌落游廊自身的外轮廓线就具有高低错落的变化和鲜明的韵律节奏感,跌落游廊特别适合用于地处山林地带的某些皇家苑囿。

爬山廊

跌落廊


仰视与俯视


园林建筑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或以人工方法堆山叠石以使之具有高低错落的变化,人在其中必然会时而登高,时而就低。登临高处时视野开阔,自低处往上看,则常可使人感到巍峨壮观。处于适中的高度既可向上摄取仰视图像,又可向下摄取俯视图像。

 

渗透与层次


空间的渗透可借丰富的层次变化而极大的加强景的深远感。直接地看和隔着一重层次去看其距离感是不尽相同的,透过许多重层次去看,尽管实际距离不变,但给人感觉上的距离似乎要远得多。


园林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所造成的,在江南园林特别是苏州一带的私家园林,常借大量设置完全透空的门洞、窗户而使被分隔的空间互相连通、渗透。


古典园林所谓的“对景”,就是透过特意设置的门洞或窗户去看某一景物,使景物若似一幅图画嵌于框中。隔着一重层次看,因而便显得含蓄深远。典型的例子如拙政园中枇杷园的内院透过云洞门看雪山云蔚亭。


枇杷园

留园


与对景相似的手法还有框景和借景,框景所强调的更偏重于框的处理。至于借景,一般系指把园外景色引入园内,景是泛指,并不限于某一确定的主题或对象,同时也不强调必须镶嵌于某种形式的框内。


对景、框景和借景都不外是把彼一空间的景物引入此一空间,因而都具有空间渗透的性质,同时也都有助于增强空间的层次感。

 

空间序列


园林不但要考虑到从某些固定的点上来看可否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活动于其内的人,从行进的过程中是否能把个别的景连贯成为完整的空间序列,进而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


最简单的空间序列是呈闭合、环形的观赏路线,主要特点是,建筑物沿园的周边布置,从而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单一空间;在多数情况下园的中央设有水池,建筑物均面向水池以期造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感觉;主要入口多偏于园的一角,为避免一览无余要么用借山石遮挡视线,要么特意设置成较小、较封闭的空间以压缩视野,使进入园内主要空间时可借对比作用而获豁然开朗之感。


另一种空间序列是按照贯穿形式的观赏路线,常呈串联的形式,和传统的宫殿寺院及四合院民居建筑颇为相似,即沿着一条轴线使空间院落一个接一个的依次展开。所不同的是宫殿、寺院、民居多呈严格对称的布局,而园林建筑则常突破机械的对称而力求富有自然情趣与变化。


还有一种空间序列及观赏路线呈辐射的形式,比如北海的画舫斋。即某个空间院落为中心,其他各空间院落还绕着它的四周布置,人们自园的入口经过适当的引导,首先来到中心院落,然后再由这里分别到达其他各景区。

 

画舫斋


堆山叠石


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常称之为“假山”,师法于自然,同时凝聚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


《园冶》中把山石分成为若干种类型,有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等。其中有一种称之为“厅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厅堂的前院中放置山石,厅山一般较适合于“稍点玲珑石块”,要少而精,要突出重点、主题。


对于某些较大的庭院空间来讲,即使峰岩嶙峋,沟壑纵横,只要蹊径脉络分明,不仅可深得山林野趣,且不致有凌乱、局促之感。例如狮子林指柏轩前院和沧浪亭中心部分景区,都是以大规模的堆山叠石作为主题的。


狮子林


庭院理水


园林用水,从布局上看有集中与分散,从情态上看有静有动。集中而静的水面能使人感到开朗宁静,一般中、小型庭院多采用这种用水方法。其特点是:整个园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此原则也同样适于大型皇家苑囿,例如北海、颐和园以及圆明园中的福海,就是大面积集中用水的典型。


分散用水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隔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这样便可因水的来去无缘流而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带状水系,是对自然界溪(河)流的艺术摹写,它一般也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为求变化,还应有强烈的宽窄对比,窄的段落收束视野,宽的段落便顿觉开朗,如颐和园万寿山景区,就是以一条极长的带状水系为纽带把分散的风景点连系成完整的序列的它一方面可以借带状水系的连续性而引人入胜,另外还可借水面忽开忽合而加强节奏感。



以人工开凿的较整齐、规则的小池,还可以用来点缀较小的庭园空间,从而赋予局部空间环境以活力。

 

花木配置


园林中的树可有两种种植形式,点植(单棵树木种植)与丛植(将树木成丛地种植在一起)点种的树会更引人注目,多为比较高大的乔木。此外树形要美树木的种类需配置合宜。


点种的树可以烘托陪衬建筑物、点缀庭院空间。凡要烘托建筑物,均要以建筑为中心,树木环绕四周,但在距离上要有远有近,要保持大体上的均衡,但要避免机械的对称。


大面积的丛种密植,可形成郁郁葱葱的树林。例如承德离宫的万树园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江南园林如留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等,都在园内山石集中的地方广种树木,与期获得山林野趣。凡丛种密植而成林者,常以某一树种为主而杂以其他品种,如北方多选用松柏,江南则多选择各种落叶树。关于配制方法一般均忌规则而求自然。

 

承德离宫的万树园


南北造园风格比较


南北园林风格不同,北方园林通常处于自然环境中,外向布局、色彩富丽,南方园林通常处于市井,内向布局,更加纤细剔透,造成南北园林风格上差异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 第一,服务对象不同——北方皇家苑囿是为封建帝王服务的,江南园林则属于私家园林,园的主人不同,各自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 第二,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北方皇家苑囿规模大,占地广,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地区;江南私家园林则规模小,都处于市井之内。


  • 第三,气候条件不同——北方气候寒冷、干燥;江南则较温暖、湿润,直接导致花木的生长有所差异。


从平面布局上看,江南园林多处于市井,所以常采取内向的形式。而北方皇家苑囿则由于所处自然环境既优美又开阔,所以多采取外部布局或内外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广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观。


从建筑物的外观和细部处理来看,江南园林远比皇家苑囿轻巧、纤细、玲珑剔透。这一方面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另外也和习惯、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翼角起翘,它对于建筑物的形象,特别是轮廓线的影响极大,北方翼角较平缓,南方则很跷曲。

北方园林屋顶

南方园林屋顶


南北园林建筑的色彩处理也有极明显的差别,北方园林较富丽,江南园林较淡雅。但北方皇家苑囿中的建筑,如果与宫殿、寺院建筑相比其色彩处理还是比较朴素、淡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