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

 V飞鹰 2017-05-31

孙子兵法之谋攻第三——读书笔记

孙子兵法-成功者五素养与失败者四缺点

1、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与人争,最好的不是与对方斗的死去活来,而是能使对方为己所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取得竞争的胜利,其实已没有非要把对方置之死地的必要。人皆不同,人亦皆有所求,即便所求的一样,也必定存在细微差别,而这些差别就是彼此合作的基础,简言之,先求同存异再各取所需,共赢是最好的结果。

千万别总想着吃独食,所有的好处自己一个人独占。贪的越多到时失的就失的越多,适当让利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回报。未来各行各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枝独秀的独赢已渐不符合世代发展潮流,共赢才是必然趋势。

2、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竞争之前在决定进攻的策略时,首先要量定自己与对方的实力,既不能以卵击石,也不能仗着势大去做不必要的牺牲,强则进弱则迂回包抄。逃避不是懦弱,而是保存现有实力,麻痹对手,进而等待良机反击。

3、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失败者的四个缺点:

第一,该前进的时候不前进。良机转瞬即逝,当其到来时要么不知道,要么知道但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最后错过了跃升的良机。这需要一要有眼光,二要有想法,三要敢决策,四要有与机会相匹配的本领,五要有一定数量的人追随或支持。

第二,该退的时候不退。胜负兵家常事,如果能承担得了胜利,也必须能承担得了失败,失败面前,一不能灰心,二不能失去自信,三要理智克制,四要心平气和,五要深刻反思。除非是生死一线,否则该退的时候就要退,当退不退那会连反击的实力也会失去。最难的不是面对失败,而是失败面前敢于舍掉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

第三,用人得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人有专业,术有专攻,最好的领头人有两种,一是本身就是专业中的翘楚;二是不专业但不瞎指挥,放手让手下专业的人去做事,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以及把他们团结在一起。

第四,目标明确。做事离不开团队,要想让团队为自己成功做成某事,就要把自己的核心战略和目标使团队里的每个人都知晓,让大家知道都是为什么做事,这样干劲才足。市场不是战场,战场上士兵只需执行不需理解,但市场是活的,让马跑就得先让马知道要往哪跑、拉的是什么。

如果只想要执行类的员工,那只要求他们听话别要求他们出谋划策,如果想要创新类员工,就得让他们知道公司的核心战略是什么,不一定是全部都必须知道,至少不应是一无所知。创新源于实际,若公司的一切实际情况都对员工遮遮掩掩,创新如何能来,即便来也是错的。

4、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成功者具备的五种素养:

第一,准备把握双方实力,知道优势在哪儿,知道劣势在哪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进攻去钳制,知道什么时候必须后退以自保。

第二,决策正确执行有力。

第三,团队凝聚力强,上下一心。

第四,有目标有志向。

曾有个故事,某个制造铁钉的公司,工人们一直效率低下,后来老板给工人们看了一部片子,让他们知道他们制造的铁钉关系着飞机轮船等诸多国计民生,此后工人效率迅速提高。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和为远大目标奋斗不止相比,哪个更强显而易见。

但这个目标源于公司文化的建立,源于公司对员工的信任与培养,源于伟大理想的引领,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一件事。总体来说,目标,精神层面的大于物质层面的,但须是广受认可的精神层面,否则便会沦为大家的谈资。

第五,敢用人才,且敢于让人才充分发挥施展。

才能越高的人脾气越大,同时才能越低的人脾气也越大,所以当遇到一个脾气大的人,要能迅速认清其到底是才能高的人还是才能低的人。这是眼光问题,有时你认为是才能低的人可结果证明其是才能高的人,但你已然错过,有时你认为是才能高的人可结果证明不过是绣花枕头。

要判断其是否绣花枕头,一要看其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是否一致,若一致可留下,能力是可以锻炼和培养的;二要看其过去的履历,但不能将其过去的履历视为唯一,很多一飞冲天的人履历都是空白;三让其为公司规划未来或评价过去,或者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及问题和解决办法,看其是否有真知灼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