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湟开边——北宋历史上最大的开疆扩土行动

 金色年华554 2017-06-01

北宋自建立起,经过太宗两次北伐燕云的失败,太祖时期积攒的中央精锐禁军和无数军备损失惨重。整个国家北方一直处于临战状态,大量兵力屯留河北,造成西北防务的空虚,加之太宗真宗朝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应对,到了仁宗时期,西夏终于成了困扰北宋西北的重要因素。

西夏自李继迁反宋、元昊称帝以来,与北宋战火连绵,西北边防几无宁日,直至北宋灭亡。

河湟开边——北宋历史上最大的开疆扩土行动

北宋疆域图

到元昊称帝,西夏疆域最大时,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自居“西朝”,称北宋“东朝”,与契丹“西乏则北助,北静则西动”。“北戎西虏合谋,并力夹困中原”,西夏与辽在战略上形成合击北宋之势,西夏从此成为北宋用兵最多的地方。

仁宗朝开始,经过延州之战、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丰州之战、定川砦之战五次大规模的战役,北宋损兵折将,屡战屡败,边户焚掠殆尽。

尤其在三川口之战中,宋全军覆灭;北宋名臣韩琦指挥的好水川之战,宋损军万余,数十员大将阵亡;定川砦之战,被夏军包围,葛怀敏等16员大将战死,所部近万士兵和600余匹战马都被西夏虏获。经这几次战役,志得意满的李元昊扬言其欲亲临渭水,直居长安。

北宋惊慌失措,参知政事宋庠甚至请严守备潼关以避西夏兵锋。

河湟开边——北宋历史上最大的开疆扩土行动

河湟开边后北宋疆域

史载:“西鄙用兵以来,骚动天下,物力穷困,人心怨嗟”,“四五年来,贼入州城打劫者,约三四十州”,“白昼公行,擅开府库,其势日盛”,“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强如一火”,“自此以往,只忧转炽,若不早为提备,事为可知”。

但是西夏真的有那么强?事实证明,西夏是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之地,这样夏人就有腹背受敌之忧。

宋神宗熙宁六年,王韶开始了收复河湟的行动,也是北宋历史上最大的开疆扩土行动。王韶前后行军五十四天,跋涉一万八千里路,平定五州之地,招抚吐蕃诸部无数。自宕州临江寨北达安乡关,幅员二千里。这次胜利为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声誉。王韶也因此而升任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

熙河之役的胜利,“是北宋王朝在结束了十国割据局面之后,八十年来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军事胜利。”对于饱受外患的北宋是极大的鼓舞,使宋对西夏形成了包围之势,达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敌之忧”的战略目标。

其次,王韶经略熙河以前,甘肃以及青海地区的吐蕃诸部四分五裂,互不相属,不仅受到外部武力的威胁,而且内部各部族之间常年争战不休,严重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王韶招抚吐蕃各部族,使之归于北宋王朝统一政权的保护之下,减少了内耗和战争,而北宋政府设置的营田司、市易司和蕃汉学等经济文化机构,客观上促进了甘肃以及青海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和,促进了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河湟开边——北宋历史上最大的开疆扩土行动

宋朝军队

然而,让人痛心可惜的是,王安石下台后,旧党代表司马光上台。司马光主政后,一味废除新法,连新党取得的军事成就也要否认,认为它们是“夏国旧日之境”,必须“并以还之”。理由是这些地方深入敌境,怕惹来敌人“长驱深入”袭扰大宋,导致战祸频发的尴尬处境。

司马光的这个提议得到了范仲淹儿子范纯仁等人的附和,他们甚至认为夺来的这些地方是“窃人之财”,要赶快归还。

这些荒唐主张,被一些有识之士反驳。曾经在熙河路任职四年的孙路将军带着一份边关地图当面质问司马光:如果河湟一带丢失,关中长安就很危险了,当年唐朝就是因为失去河湟,导致吐蕃、回鹘二国在长安一带出入自由,给唐朝的国家安全带来极大的麻烦。先帝好不容易收复这里,你们又把它们丢给敌人,敌人根本不会就此收手,反而借着这些地方更方便地骚扰大宋。

司马光听取了这个意见,没有让出河湟,但还是将米脂等四个战略要地还给了西夏,严重损坏了宋朝的国防利益,遗患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