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用药科普知识

 茂林之家 2017-06-01

家庭用药十大误区

误区一:加大药品剂量效果好。药物剂量和效应的关系,可分为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治疗量、极量(最大有效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等,用药剂量在最小有效量、治疗量、极量范围内是安全的,才有治疗作用,大剂量用药,会加大出现毒性反应的几率,造成身体伤害,甚至死亡。

误区二:用抗生素病好的快。抗生素同样也不包治百病,相反滥用抗生素会带来很多的危害: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造成社会危害。滥用抗生素会引起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导致群体性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有病吃药不见效,甚至无药可用。

慎重使用抗生素,学会合理用药,坚持做到“四不”原则:

1、不自行购买。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

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

3、不任意服用。抗生素类药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

4、不随便停药。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误区三:药到要病除。即使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因患者个体差异,药物没有100%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同时,一般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一段时间(所谓疗程)。退烧药、止吐药、镇痛药、催眠药等给一次药就有可能奏效;但抗菌药、抗寄生虫药等常常给药达到一定的次数和时间,才可能见效。药物发挥治疗作用,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的恒定浓度。用药时断时续、不够疗程、突然停药,都达不到有效浓度,对疾病控制发展不利,会使治疗复杂化。

误区四:新药都好,贵药都灵。新研制的药物可能对某些病症有良好的疗效,但因其上市时间短,可能产生的某些副作用还没有被发现,使用新药的风险相对要大一些。

误区五:“偏方治大病”。民间偏方大多是未经临床试验和药理试验的非正规药方,其疗效和副作用难以确定。一些无证游医乱用所谓的“祖传秘方”,既骗取钱财,又贻误他人病情,危害他人健康。

误区六:用药跟着广告走。有的厂家为提高销量,在做广告时会夸大药物的作用范围,对药物出现的副作用很少谈及,甚至说没有副作用。要特别注意使用绝对化语言的广告,比如“药到病除”、“根治”、“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多少”、“保险公司承保”等。

误区七:非品牌药品比品牌药品成分含量低。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同一品种非品牌药品和品牌药品,成分含量都一样,都在国家药品标准范围值之内,都符合国家法定的药品标准。品牌药品品牌传播影响更大,制剂工艺更加先进,质量方面稳定性和均一性更好,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加可靠,价格也相对较高。

误区八:保健品也可以治疗疾病。一些具有辅助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对于患者来说,绝不能以保健食品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包含了产品的原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项、保质期、产品注册和生产等相关信息。消费者购买前要仔细阅读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根据产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保健食品,尤其是老年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孕妇等特定人群,在选择保健食品时要谨慎。任何保健食品都有一定的适宜人群,有的还标注不适宜人群,消费者在选择时必须加以注意。

家庭用药科普知识

家庭常备药品的几点建议

家庭药箱中可根据家庭成员身体状况,选择配备七类药品:

(一)心脑血管急救药。包括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心滴丸等。紧急情况下,可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速效救心丸则在舌下含4-6粒。

(二)外科药品。包括小剪刀、止血贴、无菌纱布、绷带,止血贴用于小创面伤口止血,伤口较大应用纱布、绷带包扎。此外,烫伤膏、云南白药喷雾剂等用于处理外伤。但要注意,一旦伤口流血不止或出现感染,应及时就医。小而深的伤口、被动物咬伤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以防止破伤风或其他特殊感染。

(三)感冒药。家庭药箱中应配备1-2种感冒药,如感冒退热颗粒、速效感冒胶囊、白加黑等。服用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尤其不要多种药混合吃,以免发生药物叠加效应。此外,不建议家庭药箱中配备抗生素,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消化系统类药品。包括止泻宁、思密达、藿香正气丸等,这些药品能治疗非感染性腹泻。一旦怀疑是感染性腹泻,建议就医。出现频繁呕吐,特别是呕血以及便血等情况,应立即送院。

(五)抗过敏药。在出现过敏、皮肤发红的等病症时,可使用息斯敏、扑尔敏等抗组胺药。

(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等,可缓解头痛、关节痛、腰痛、肌肉痛等症状。

(七)降压药。降压药多为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应做好慢病的自我管理,在家记得吃药,出差或外出郊游时别忘记带药。

特别提醒:家庭药箱应定期检查更换,最好每3-6个月清理一次,过期药品要及时清理。此外,家庭药箱只备急用,不得长期随便用药,应明确诊断后再用药。症状只是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一种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形式,随便用药可能掩盖症状,导致误诊、漏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