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传统农具

 yzsr273 2017-06-01

故乡的传统农具


石磨


风车




     按照节气时令和农业生产的工序,展示耕地整地、播种栽移、中耕除草、灌溉、收获、运输、脱粒、粮食加工和称量等劳动中所使用的传统农具。

     农具即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发明了许许多多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和器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古农具是指现代农民已不使用的各种用具。过去农户家中常用的有锄、镰、锨、镢,犁、耙、耖、风车、水车等数十种农具,这些农具都较好地满足了粮食从播种到入仓的全过程需要。农村常用的古农具主要有:犁、耙(竖齿耙、耕耙、浪耙、站耙、踏耙、钉耙)、蒲滚、龙骨水车、拌桶、风车、种谷桶、石磨、石滚、脱谷笼里、碾子、石碓、砻谷机、晒罩、扁担、蔑箩、簸箕、镰刀、风箱、晒谷工具。

 独轮车——独轮车的创始者据说就是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它的前身就是木牛流马,俗称“鸡公车”。前头尖,后头两个推把如同羊角,又俗称“羊角车”。古时候,独轮车是一种既经济而用得最广的交通工具,这在交通运输史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

    牛车——牛车顾名思义是用牛去拉运收割庄稼的车子。也就是由老头子赶着、老水牛拖着、用木头做成轮子、车架的那种正方形框架的车。

    纺花车子——农村纺线工具。纺车子分纺车头,铁锭子,横撑、纺车翅翎支架座,纺车机轴,摇把,纺车翅翎等主要部件组成。

    草鞋耙子——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用的工具。

    木划子 ——又叫小木船,为农村湖汊、沟港水上的短途运输工具。

    木油榨 ——传统榨油工具。

    水车——利用带刮板的链带/条或系汲筒的水轮,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一种提水工具。

    碓——舂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动木杠后端,前端石头一起一落,舂砸下面石臼中的米粮,使谷成米或使米成粉。也有手碓。

    石磨——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

    石碾——俗称"碾子",主要用于加工谷物。由石、木构成,圆形,用牛牵动。


    石滚——主要用于打脱收割来的水稻或小麦,还可以用于夯实地基。由水平放置的石制圆柱和木制的框架组成。

    磙架——一种与石磙组装起来用以碾压的农具。滚架通常是长方框状木制刚性结构,两端中部有都榫头。一个榫头是固定的,另一个则是活动榫头。先把固定榫头插在石磙一端的臼窝里,再把活动榫头楔紧,使榫头也插在石磙另一端的臼窝里。利用牲畜的拉力,石磙就能滚动起来。


    蒲滚——蒲滚是轧草、烂泥工具,排列滚齿有木质、铁质2种。木蒲滚由木架框和有蒲叶的滚筒装配而成。框架上装有四脚凳,人坐在凳上加压,正常牛力拉,主要用于蒲水田。

    晒垫——农村晾晒农产品的竹编晒席。晒垫大约有三米宽,五六米长。卷晒垫要两个人合作,用力要均匀,要不然卷出来的晒垫就是一头大来一头小,要一边卷一遍拍,还要注意不要让晒垫的篾刺戳到手上。用于晒谷屋。字号写于背面,字号简单,如“张某某”,置上购制年月。

    帘子——多用芦苇制作,大小类似于晒垫,一般与晒垫套用。棉花摊在芦苇编的帘子上晒……

    风车——风车是用来清理稻谷中的碎物的,通过手工的摇转,产生风把轻飘飘的碎物吹离稻谷,从而把饱满的谷物和当中的枯草、干瘪的谷物分开来。


    冲担——冲担是一种荷担的农具。两头尖,用铁皮包住,中间圆。一般用松柏等硬质而又有韧性的、且较直的木料做成。常常用于担柴禾、稻捆、麦捆等。

    扁担——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都是共同的,那就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

    连枷——连枷由一个长竹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是用来拍打谷物的农具。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敲杆绕轴转动,使子粒掉下来。

    背篼——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筐状背具.主要用慈竹编。根据编法和筐眼疏密程度的木同,背篼可分四种,一是大蔑丝背篼,用于背谷子等;二是小蔑丝背篼,又名夹背儿,编得非常细密,没有漏眼,可以背米、面等;三是大花篮背篼,又称倒花篮背英用于背猪草、牛草,四是小花篮背篼,用于去集市时装一些小物品。篾丝背篼和花篮背篼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筐眼细小些,后者大一些。还有背小孩的娃娃背。制作简单、形态多样,使用起来非常灵活,适合于山区不同地形下背运不同性质的物品。故有“篓不离背,杵不离篓”之谚语。

    槁子(轧籽机)——轧出棉花籽的工具。

    鱼篓——鱼篓用竹篾编成的器物,进口处的竹片倒扣,可以防止鱼虾等逃跑。是钓鱼后来装鱼、虾、泥鳅、黄鳝等水产品所用。进口处倒扣的竹片也是一个盖子,可以将它取下,方便取出鱼虾等物。

    扫帚——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中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耙子——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耙子,包括耙体、柄头和手柄,其要点在于,柄头为一种圆管。

    镰刀——镰刀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右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稻谷,在江南的一些农村现在还有广泛的使用。

    砍镰——砍镰是用来砍毛竹和灌木野草,又可用于收割硬秸作物,用途较广。

    钉耙——农耕时松土的一种农具。钉耙自身为铁制作,后面的把子多用树木制作。

    镢头——镢头是指耕地用具的一种刨土的工具。一头是铁制的一头是木制的。木制的作为用手握住的部分,就像我们所拿的铁锹的后部,铁制部分一头有一个圆环扣在木制部分上面,铁制部分的另一头比较锋利。形状大体与锄头差不多。使用时两手一前一后,在前一手用力向下刨,可将土挖起。但是用时需小心,不然手会被割伤。


    筛子——筛子是一种用竹片编制的一种生活用具,形状像脸盆,有很多孔是用来过滤的。使用的时候,大块的物体就留在里面,小块的就通过孔掉出来。

    升子——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升。

    杆秤——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秤砣、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

    簸箕——竹篾编成的圆形物,簸米去糠的器具,也用于盛东西或晒物。。

    箩筐——箩筐用竹篾编制的圆形篾制品,中空,主要用于从地里收粮食回家或晾晒粮食时所用到的盛装粮食的篾箕。


    围子——是农村盛装粮食的一种器具。一般用竹篾编成。

   畚箕——畚箕,也叫箢箕,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畚箕一般在农村比较常见,它一般用作农用工具。

    锹——挖土或铲其他东西的农具。长柄多有木制,头是铁的。

    杨叉——即木杈 有2股和3股之分。全为木制。主要用于农作物秸秆的翻晒、堆垛等。

    木锨——农具名。木制,长柄,多用于扬粮食。农村使用耕牛拉石磙的方式从稻(麦)穗碾下稻(麦)子除去叶子灰尘时,一般在侧风向采用扬撒方式,使灰尘、碎叶脉等杂物随风飘走。

    铁锨——铲沙、土等东西的工具,用熟铁或钢打成长方形片状,一头安有长的木把儿。铁锨是农民经常使用的劳动工具之一,它用了杠杆原理。

    铁铲——铁铲是一种**式整地农具,比铁锹小。铁铲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均用于松土、除草、间苗和瓜、菜移植。

    洋镐——两头带尖的镐,挖掘坚硬土石用的工具。在旧中国,由于工业水平落后,缺少很多生活生产用品,这些用品就需要从国外进口。人们**惯在这些舶来品前面加一个“洋”字,如火柴旧称“洋火”,水泥旧称“洋灰”,灯油旧称“洋油”等,解放后这些物品逐渐都能生产,但在农村仍然被人们沿用这些旧称。

    锄头—锄头是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种耕、除草、疏松庄稼周围的土壤。在我的家乡,锄头是铁匠手工打造的,两边呈弧形,显得更加优美。

犁 —自古为耕地的主要农具。由木制扶手和犁托、铸铁犁铧和犁镜、木制或铁制犁辕组成。

    犁铧——翻土用的农具,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

    耙——由木框和铁耙齿组成。木框多为长方形,耙齿分前后两列垂直安装在木框上,一般前七后八。畜牵引。操作者站立耙上,或在耙上加装配重物以增加压力。是轧碎坷垃、耙平地面的主要农具。

    耖——耖是在耕、耙地以后用的一种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耖分为木耖子和铁耖子两种。《农政全书-农器》这样给耖定义: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家乡农人侍弄水田,要一犁、二耙、再犁、而后耖平,就可以插秧了。


    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与犁铧配套使用。牛轭状如人字形,约半米长,两棱。简陋的牛轭一般用人字形的树杈做成,也有找木匠制作,需要挖榫眼凿洞眼,契合比较牢固。 

    水桶——盛水或其他东西的器具,深度较大,用金属、木材或塑料等制成,有提梁。

    粪桶——盛粪便的桶。农民装粪便施肥的农具,由桶身和桶夹(档)组成,桶身为木质,桶夹用毛竹片制成。成双使用,用扁担挑运。也可用来挑水和河泥。粪桶多为半米左右高,圆形,上端开口处略大些,两只耳状结构用于穿绳子或者橡胶皮带。桶身多为木质,也有橡胶材质的。桶夹多用铁丝固定。一般都是用扁担挑,很少有背著的。粪桶,在农村中很常见。可以放屋里,晚上起来方便,装人的粪便;平时,用它挑粪便、水、浇菜地和庄稼地。

    蓑衣——蓑衣是用一种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 


 

    斗笠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绳索——或称绳子,是通过扭或编等方式加强后,连成一定长度的纤维。其拉伸强度很好但没有压缩强度,可用来做连接、牵引的工具。

    棒槌——棒槌也叫棒头,一种极原始的洗衣工具,是一根尺多长、茶盅口般粗、一头大、一头小的木棒。去河边洗衣时,把一件件用水浸泡过,擦过肥皂的衣服,摊在石头上,一边翻动衣服,一边高高扬起棒槌反反复复地锤打,咚、咚、咚发出沉闷声。然后,把锤过的衣服在水中抖净,再捞上来拧干水渍。


    喷雾器——喷雾器是利用空吸作用将药水或其他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到其他物体上的器具。在农村,喷雾器是防治病虫害不可缺少的重要农具。


   木屐——古作“屐”或“屉”,俗称木头鞋、木拖鞋。一般多用轻质木料制成,形状比脚底板稍大,并开置有用于系绳结带的若干小孔。早期多为平底屐,其后才出现了齿(跟)部,是**多雨的南方地区先民古代最为盛行的一种鞋具。
 油布雨伞——顾名思义就是以毛竹为骨子,油布为面料的伞。其功能主要用于遮阳避雨。纸伞,因要上桐油才能使用,所以又叫油纸伞。

    雨衣——雨衣是由防水布料制成的挡雨衣服。雨衣适用的防水布料有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

    蒲扇——用蒲草加工编制而成的一种扇子

    毛扇——用羽毛编制而成的扇子

    凉席——夏季为凉爽而铺垫的**或草席,有草编和竹编两种。

    竹床——竹制家具的一种。由**小小的各种竹子制成,天气炎热时睡在上面很凉爽。新竹床多为青白色,但睡得越多竹床会慢慢变成红色。

    筲箕——筲箕是用竹篾编的淘菜/米的竹器,或是装盛煮过未熟的米以过滤米汤,上面有许多细条小槽。在乡村有用筲箕过滤煮过的半生熟的米饭,以便得到浓绸的米汤,再去用甑(zèng)蒸过滤后的米饭。

    蒸笼——用竹篾﹑木片,铝皮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笼的手柄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移动,另外一个是起到蒸笼横梁的左右。蒸笼的特点是蒸汽不倒流,是蒸沔阳三蒸的首选。

    木甑(zèng)——蒸食用具,为甗的上半部分,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多为圆形,一般有耳。

案板——是指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亦指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

    桌子——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有光滑平板、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用以吃饭、写字、工作或玩牌。

    椅子——有靠背或兼有扶手的坐具。


    板凳——用狭长的厚木板做的一种无靠背长凳。脚踏实地,四平八稳,头顶天,脚踏地,做人顶天立地,这就是板凳精神。

    马扎——马扎是一种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

    梳妆台——指用来化妆的家具装饰。

    蚊帐——蚊帐是一种避免蚊子叮咬的帐幕,通常挂在床架上将床围住以隔绝蚊子。蚊帐多为网状材质,使用蚊帐可以避蚊防风,还可吸附空气中飘落的尘埃。

      解放鞋——众所周知的名字,只要是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听过。这双名为“解放”的鞋子可以说陪伴了解放军半个多世纪,甚至可以说,解放军的功绩还要分一些给解放鞋,这就是解放军和解放鞋的渊源。

    袖套——也称套袖。是戴在袖管外的套子,旨在保护衣服的袖管。通常戴时松垂于另外一只衣袖外面的袖子。

    衣柜——衣柜是存放衣物的柜式家具。一般分为单门、双门、嵌入式等等。是家庭常用的家具之一。

    洋火——早年对火柴的称呼.也有称自来火。

    香炉——即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主要用途用于敬神供佛。

    灶——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灶上的烟筒。

    盆——专指用来盛放物品的钵状容器,因其形状要比钵大,故而称为盆。

    缸——大口而常无颈的陶器,多用于盛吃水,也装干物。

    瓮——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瓮、酒瓮。

    壶——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罐——用陶或金属制成的汲水器、容器。


    盅——没有把的小杯子。

    盏——浅而小的杯子。

    钵——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

    勺——勺子是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


    ………

      农民,衣食父母,我们不能不敬仰;农具,文明的载体,我们不能不缅怀。故乡人制造了故乡的农具,故乡的农具耕耘着故乡的土地,故乡的土地养育了故乡人,故乡人和故乡的农具共同书写了故乡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