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约旦河两岸(15)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溜溜达达的晖姐 2017-06-01

马萨达国家公园基本不在国内旅行社的行程里,我是听一个自由行去以色列旅游的朋友推荐,在与旅行社敲定行程时,另一个资深旅游达人的发小也提出希望去马萨达,通过加时间加钱,马萨达列入了行程。

“听说马萨达类似中国的崖山。”我向不了解马萨达的发小们解释,其实我是搬弄微信里看到的一知半解,那个朋友说马萨达对犹太人很重要,她说在马萨达只看到外国团。我想老外要去看的地方一定错不了。

马萨达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犹太历史的地方。

犹太人是不会忘记公元73年的马萨达,在那个时间,从马萨达开始了长达2000年的犹太人大流散。

犹太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鼻祖,一个贡献了《圣经》的民族,被驱逐出自己的家园和圣地,流浪到外邦,依然被驱赶、奴役和掠夺,饱受磨难,直至遭受灭族的大屠杀。

今天我们要去大流散的起点——马萨达。

早晨,离开了死海,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片高山,方导说那就是马萨达。

 
 

说到马萨达,一定要从希律王说起。在凯撒利亚的游记里已经说起希律是怎么成为犹太王的。希律虽是显赫世家,但不是犹太王室,也不是纯犹太人,而是犹太和以东人混血儿。虽然与犹太皇族通婚,但许多犹太人仍指责他篡位、外族血统、忠于罗马,更不满他由此而来的猜疑和残暴。

 
 (网)

在公元前40年,耶路撒冷爆发了反对希律统治的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这时,帕提亚人( Parthians )入侵叙利亚和犹大地,希律的哥哥法赛尔丧命,希律王带着他的母亲、妹妹、未婚妻和一大拨后宫嫔妃逃出耶路撒冷,路上他的母亲从马上摔下来,希律只好把家眷安置到距离耶路撒冷以南64公里、位于沙漠中央一座400多米的高山上易守难攻的山地要塞马萨达,自己逃到罗马求援。随即马萨达被帕提亚军队团团围住,希律在罗马军团的帮助下击退帕提亚人已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看到自己的家眷坚守在马萨达要塞里,居然都健在。要塞里存了不少粮食,她们把冬季的雨水储存起来,利用险要的地势,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存活下来。希律意识到马萨达要塞的优势,在公元前37年,希律被罗马元老院立为犹大国王后,大兴土木把马萨达要塞建成了行宫。行宫的设计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希腊风格,在外围筑起了1500米长的双层高墙,上面建有3810米高的碉堡。希律王还命人盖起了一排排巨大的仓库,储备了充足的粮食和武器,还兴建了水利工程,在城堡中央建成了12个蓄水池,每个容量高达4000立方米,以备城中的人使用。为了满足贵族的享乐,在这个城堡内还有古罗马浴池和蒸气室、储水池、剧场……

 
 (网)

希律王在位34年,他继承了父亲的机巧,很会讨好罗马皇帝,虽然凶残暴躁,但成功地保持了以色列犹太人王朝的相对独立。用铁腕建立起了犹太国的经济秩序,发展起了城市与多个农业建设项目,使犹太国繁荣。希律王还是位优秀的建筑师,至少建造了22座熠熠生辉的建筑。最让他名留青史的是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公元前972年所罗门王曾在耶路撒冷圣殿山建犹太教堂,史称第一圣殿。过了400年,巴比伦国王攻克耶路撒冷,烧毁圣殿。希律王在公元前23年重建圣殿,公元63年完工,新圣殿再次成为犹太人精神支柱。新圣殿14万平米,有11个足球场大,远比第一圣殿宏伟辉煌。称为“第二圣殿”。

 
 (网)

希律王在公元前4年挂了,据说死前全身流脓淌水,用中国人的说法是没得“好死”。罗马把犹大国土一分为三,封给他三个儿子。罗马皇帝渥大维为了加强对犹太人地区的控制,从公元6年开始派驻罗马总督常驻以色列国,罗马人的贪婪和残暴使得与犹太人的矛盾逐渐激化。

方导说起以色列有个研究希律王的老专家埃胡德·内策尔,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追寻,终于在2007年发现了希律王陵墓,破解了这个2000年之谜。不幸在2010年工作时受重伤逝世了。

公元66年,罗马总督公然抢劫圣殿的财宝,他的士兵杀死了所有阻止他们进入圣殿的人,犹太人忍无可忍,动乱开始,国王控制不了局面,犹太人中间也互相残杀。犹太弯刀党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先占领了耶路撒冷,后来罗马人攻入耶路撒冷,双方在圣殿决战,仅仅建成7年的圣殿化为灰烬,起义者被疯狂屠杀,全境遍布钉人的十字架,以至于“没有地方能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可用来钉人”,7万犹太人被卖为奴隶。一部分人退到马萨达坚守了三年。

公元73年,罗马军队围困了马萨达。犹太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416日,也是逾越节。罗马人进入了马萨达,看到的是一座空城和967名犹太人的尸体,罗马人惊呆了。

 
 (网 电影《马萨达》)

进入马萨达国家公园的圆形大厅,中央是马萨达的模型,大家围在旁边,听方导讲解行宫的建设和地形。马萨达的地势极其雄伟,完全独立于周围的山体,象一艘庞大的战舰,四周都是悬崖环绕,东侧悬崖高达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其余三面也高出周边地形300米以上。山顶却开阔平整,适合建造大规模的城堡。在这个极度缺水的地方要想生存,首先得解决储水,从模型上可以看出,建造行宫的工程师们巧妙地利用冬天雨季的降水,沿山坡挖了水渠和12个蓄水洞,洪水下来后流入水渠,汹涌的水流冲灌进半山腰的蓄水洞里。然后用驴和人把水背到北边的水渠,流到南边很大的蓄水池里。方导夸奖设计这个工程的人“很棒的,真的很棒,他还设计了宫殿和高墙。”

 
 
 
 
 

马萨达海拔50米?不能够哇,要乘缆车上去呢。却原来周围低于海平面440米,正负相加马萨达高出周围海面有490米,加上刀剁斧劈般直上直下,让马萨达显出傲慢的高耸。

 
 

在缆车上能看到远方几乎没有生物存活的齁咸齁咸的死海和近处寸草不生的苍凉大地。随着缆车的上升,看到的地面上方形的印迹和半山腰的弯弯曲曲的小路。方导说那方形是围困马萨达的罗马军团的营盘遗址,一共有8块,马萨达能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是因为希律壮丽的行宫,也不是因为犹太起义者最后的壮烈,而是因为这8块罗马军团的营盘。大约在地球上罗马人留下的神殿,宫室,剧场,浴室和石柱大街太多了,而营盘太少了。弯弯曲曲的蛇道就是从前的上山之路。

 
 
 
 
 
 
         乘缆车到了山上,“豁然开朗,平阔如毯,地广天宽,”已经看不到完整的房子,比较整齐的房子的墙壁会画着弯弯曲曲的黑线,黑线以下是原装,以上是修复的。这个方法不错,既修复了,又能看出原来的模样。土耳其人在维修时以弗所的赛尔瑟斯图书馆时,仿造当年的花纹做了很多复制品,然后与老物件混搭在一起了,因为没标明那块是后仿的。坏了古迹维修的规矩,没能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功亏一篑。
 
 
 
 

有些房子里面还留下一些湿壁画,这是给王室贵族用的房子,后来起义的人居住在里面。只剩半截的罗马石柱不是大理石的,是用石头搭建起来,外面抹上石膏,画上大理石花纹。屋里有凹进去的“坑”,有的是灶,有的是盛粮食的容器。

 
 
 
 
 

马萨达的主要建筑是北宫,北宫分三层建在在马萨达北边的山麓。

一个大棚子下面有北宫的模型,方导详细地讲解了2000年前北宫三层建筑的功能,第一层是国王的寝宫和半圆形的瞭望台,寝宫的地面铺着几何图案的马赛克,墙上有壁画。北宫的南边是大型的仓库、浴室和管理机构的房间。第二层的圆形大厅,有说是宴会厅,也有说是图书馆的,现在只剩下石柱的柱基了。最下面的宫殿用于接待和宴会的大厅。

 
 
 
 
 

方导领着我们迈上希律王踩过的古老石阶来到北宫,在一大片废墟中看到了希律王时期的马赛克地板,这里有座小小的北宫模型。站在瞭望台上极目远眺,便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慨。

 
 
 
 
 
 
 
 

方导问要不要下到下面两层去看看,她顾虑团里有年纪大,体力不够的人,但她鼓励走下去,因为那是值得去看的。如果没有人下去,方导就可以不用跟着下去,或者即使有人下去,她在上面讲了一遍后,也可以不用跟着下去。之前遇到的大多数导游都是在大巴车上讲一遍,就在景点门口等着了。方导一直带着我们游览每个景点,详细讲解历史渊源,回答问题,她是最好的导游。

 
 

大家纷纷响应,顺着新修的栈道下到第二层。第二层很惨,所有的地面建筑已经平茬,那座恢弘奢华的圆形大厅荡然无存,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

  
 

 
 

接着往下走,第三层修整得好很多,大厅的轮廓和立柱都整理得很好,抬头看到山壁上大面积的地方是用石块重新垒起,能够看出北宫2000年前的基本模样。

 
 
 
 
 

三层留下来很多希律王行宫的痕迹,支撑南墙的凃漆壁柱顶着科林斯柱头,中央大厅的外墙是由大块方石砖垒成,凃有灰泥,内墙有几何图案的湿壁画装饰。

 
 
 
 
 

站在峭壁上古老宫殿的废墟里,不由得生出“千古英雄浪淘沙”的唏嘘。”有多少帝王天子恋繁华/到头来兴亡盛衰不由他/只看那始皇大业千秋梦/转眼秦砖换汉瓦。”韩磊的歌声真爷们儿。

就在这三层大厅的一间小浴室里发现了三个起义军士兵的遗骨,凉鞋和残留的衣物,还有箭和铁甲碎片,最让人震动的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女人发辫。

回到顶层后,就在栈道口附近有一间房子,里面有几个石球,就是在这里,考古发掘出来成百上千的陶片,其中有10个写着名字的陶片被认为是起义军最后抽签时所用的签。有人说那片黑色陶片上的名字就是那个最后抽到死签的人。

 
 
 

这些陶片讲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罗马大军围困马萨达,久攻不下,几个月后,罗马人驱赶上万犹太奴隶在马萨达西面用土堆起坡道,斜插山顶。山顶的起义军可以用石块、大石弹砸下去,像以前击退罗马人的进攻一样,但他们对修建坡道的同胞下不了手,眼看着坡道一天天迫近山顶,起义军唯有惊觉和无奈。最后的时刻来临了,公元73415日,也就是逾越节的前一天晚上。起义军首领爱力阿沙尔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讲话。

勇敢忠诚的朋友们!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的犹太人,也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感谢上帝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我们是自由人!为了让我们的妻子不受蹂躏而死,让我们的孩子不做奴隶,我们要把所有财物连同整个城堡一起烧毁。不过一样东西要除外——那就是我们的粮食。它将告诉敌人,我们选择死亡不是由于缺粮,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愿为自由而死,不愿做奴隶而生!

 
 (电影《马萨达》)

但是犹太教律法规定教徒不可自杀,怎么办?同时期的约瑟夫在《犹太战争》中,记下了其后的惨烈过程:他们用抽签的方式从所有的人中选择了10个人,由他们杀死其他人。每个人都躺到地上,躺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身边,用手臂搂住她们,袒露自己的脖颈,等待那些中签执行这一任务的人的一击。当这10个人毫无惧色地杀死了所有人之后,他们又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抽签。中签的人将先杀死其余的9人,再杀死自己……那最后剩下的一个人,检查了所有躺在地下的尸体,当看到他们已经全部气绝身亡之后,他便在宫殿的各处放起火来,然后用尽全身的气力将剑刺进自己的身体,直没至柄,倒在自己的亲属身边死去。
 
 (电影《马萨达》)

既然全部殉难了,约瑟夫怎么知道的?方导说:当罗马人攻陷马萨达之后,眼前只有一片死寂。最终他们从躲在地下水道而免遭此难的两名妇女和5名儿童的口中得知了一切,“罗马人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对他们的敌人表现出了由衷的钦佩”。后来罗马人把这个悲壮的故事告诉了已经投降了的起义军首领约瑟夫,他在《犹太战争》里记录了犹太人宁死不屈的牺牲。

因为在马萨达只发现了三十多具起义军的遗骸,所以有专家质疑当时殉难的人数。

来到一个平台,很多年轻人在嘻耍摔跤。这里原来是浴室,平台正是入浴前活动锻炼身体的庭院。方导指着浴室的模型,说明浴室分别有换衣室,冷水间,温室间和热水间,温水间是喝酒、吃饭议论政治的地方,热水间就是桑拿房,地面有灶,墙壁有洞,热气在里面循坏。都有拉丁文说明。浴室的烟道还能看得出来,灶洞,地下与地面的设施都还存在。

 
 
 
 
 
 
 
 
 
 
 
 
 
 

最后来到开阔的地面,看到了蓄水池,蓄水工程的模型和水利工程的模型,还有起义军住的小房子,拜占庭教堂和两间养鸽子的房间。

 
 
 
 
 
 
 
 
 

在罗马人攻进马萨达的地点驻足,看着那道斜坡肃然,虽然无论有没有这斜坡,犹太人的命运不会改变。但犹太人的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鼓舞了现在的以色列人,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上,马萨达成为英雄主义的象征。

 
 
 

走出马萨达时,看到了《犹太战争》作者弗拉维斯·约瑟夫的铜像,没有他的笔,犹太起义者的牺牲少了很多意义。

 
 

以色列的每个犹太青年,无论男女都要服兵役,新兵要到马萨达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沿着蛇道以最快的速度爬到山顶,对着国旗宣誓:“Masada Shall Never Fall Again!”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电影《马萨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