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聂隐娘》创作手记全纪录:侯孝贤“就是不愿戏剧化”(必看)

 北北的fish 2017-06-02

导语


法国时间5月24日晚,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侯孝贤凭武侠片《刺客聂隐娘》摘得最佳导演奖。

侯孝贤导演在领奖时感言:“来戛纳已经七次了,这次得导演奖是对我非常大的鼓励。拍电影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找钱更难,所以非常感谢,谢谢我的剧组,舒淇、张震、编剧和美术。谢谢各位!”


《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酝酿多年的作品,10年筹备、5年拍摄,用了五十多万尺胶片,耗资9000万人民币。首映后,中外媒体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不少媒体记者及影评人认为,完全被侯孝贤所创造的唐朝宫廷、山水世界所吸引,影片优美、舒缓、细腻、精致,就像一幅画,一首诗。不过,也有人表示看不懂,因为结构松散,故事晦涩难懂,人物了无生气。侯孝贤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全世界习惯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是戏剧性很强的。好莱坞太强大了,年轻人都模仿。这个片子要欣赏要有一点……电影看多了可能喜欢这个片子,但不是一般人都能欣赏的东西。”


刺客聂隐娘


《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酝酿多年的作品,10年筹备、5年拍摄,用了五十多万尺胶片,耗资9000万人民币。首映后,中外媒体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不少媒体记者及影评人认为,完全被侯孝贤所创造的唐朝宫廷、山水世界所吸引,影片优美、舒缓、细腻、精致,就像一幅画,一首诗。不过,也有人表示看不懂,因为结构松散,故事晦涩难懂,人物了无生气。侯孝贤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全世界习惯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是戏剧性很强的。好莱坞太强大了,年轻人都模仿。这个片子要欣赏要有一点……电影看多了可能喜欢这个片子,但不是一般人都能欣赏的东西。”


以下长篇拍摄手记为《聂隐娘》编剧之一的谢海盟在电影拍摄期间撰写的手记。文中讲述了大量《聂隐娘》的拍摄幕后、编剧幕后,以及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也能感同身受的关于侯孝贤导演想要表达的独特的艺术家式的电影追求。请耐心阅读。


 朱天心、唐诺夫妇和女儿谢海盟。


侯导就是不愿戏剧化

如同两人世界,不拍出来不晓得效果如何,有些调整亦然,不把每一套修改拍过一遍,永远无法得知哪一种效果更好些。

少年向隐娘叙述古镜之语以及自己身世的一段,剧本中原先是放在日暮时分,桃花源村村长家院子里,忙碌磨镜一整天后的少年收拾磨镜器具,对着好奇探看的隐娘解释。侯导第一次调整,将这一场改到了同一天的深夜,同样在村长家院子,也就是蒋家农舍,镜头由屋内倚着墙睡着了的聂锋,向左pane过狭小的前面门廊,来到院子中央升起的火堆,火堆旁的少年抚弄铜镜沉入了回忆中,久久方才察觉到隔火堆注视自己的隐娘目光,乃大方递出铜镜,娓娓道起铜镜从何而来、自己从何而来。

妻夫木聪在电影中的剧照

这一场戏让妻夫木聪瞎担心了颇久,本以为整段对白完全要用中文来说,敬业如他,并非懒得学中文,而是担忧怎么讲都讲不好。侯导告诉他,绝不干逼演员硬说自己不熟的语言这种事,效果就会很差,演员不可能表现得好。所以《悲情城市》,他宁可让梁朝伟当个哑巴;《海上花》,把梁朝伟的王莲生一角改作广州来的买办,仍说自己的母语,偶尔一两句生硬的上海话也符合剧情需要。


妻夫木聪放了心,上戏时,自行调整了他的对白,调整不大,效果却自然很多。我们原先的设计是,少年第一句话“唐土古镜,妻家的传家宝,能避邪驱魔”用别扭的唐语道来,因语言不清,下一句“万物里,老久老久成了精的,能幻化成人形,炫惑人,只有铜镜可以照出原形,所以古来的入山道士,皆用明镜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直接改用日语(片中称倭语),接下来自己的身世一大段也用日语说,故而他要练习的只有第一句中文。在待戏时,却听他连接下来的“万物里……”也在练习,以为他搞错了要提醒他,才晓得是他要这么改的,认为下一句话直接改口的转折太生硬,遂改作中文续讲了“万物里”后,少年词穷了,轻微的“啊、呃”了声,尴尬一笑,用日语流利开始道来:“老久老久成了精的……”这样的改动非常好,侯导认为,这代表演员机灵,同时能充分掌握自己的角色。在日后的演员采访中,妻夫木聪自言最满意的就是这场戏。

我们工作人员也普遍觉得把这场戏搬到半夜极好,一来是剧情安排,这是剧本中最忙碌紧凑的一天,日出前,田兴聂锋、元家黑衣杀手、隐娘等三组人马大玩连环追逐;到了早晨,隐娘与少年联手救下田兴聂锋;中午自村店出发,途经海蚀岩洞上山;过午到桃花源村,少年磨镜,隐娘看顾聂锋;暮色,两人终得偷闲,乃有了这段铜镜与身世之语……接下来,剧本就“一宿沉寂”带过,如此到了次日清晨,方才有了隐娘与精精儿殊死战。时间衔接上,似乎下午太过忙碌,而晚上空白了一大块没有任何交代,将这场戏由下午搬到晚上,正好填补了这空白,联系出一条完整的时间线。

二来是戏剧效果,调整到深夜的这场戏分外有味道,戏剧效果足。大九湖万籁俱寂的深夜,天幕澄黑,星河如缎,入耳惟有虫声唧唧,妻夫木聪独白的嗓音低沉好听,兀自回响在巨大的寂静下,宛若直叩心头。火堆旁的两人,火光明亮脸孔,轮廓更加深邃好看,尤其是专注听着少年独白的隐娘,眼珠子中映跃的火光,更衬其专注热忱,让人相信这场戏所传达的,尽管少年兀自用日语叙着,隐娘却是听得懂的。

喜欢这场戏的人占大多数,那一晚收工,人皆沉浸在方才的美好氛围里,想听侯导好好点评夸赞一番,却见侯导搔抓脑袋,似不甚满意。

“(这场戏)放在这里太刻意,好像安排的一样。”侯导也没明确指出哪里不好,但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侯导就是感觉不对。

“好像安排的一样”,侯导的老习惯又发作了,但凡对侯导有点认识,都很清楚侯导这点好恶。“如果想出来的每场戏,都带有作用和目的,这个场景引起下个场景的发生,下个场景旋即又搭上下个场景,一个连一个的,侯孝贤立刻就显得不耐烦,龇牙咧嘴道:‘太假了。’此应该就是郭松棻说的,可以去‘圆’而故意不去‘圆’的那个意思罢。”《恋恋风尘》书中是这么描述侯导此一习性,在他谈论这场夜戏时,当年“龇牙咧嘴”之色浮现无遗。

至于我们劝他的,这场戏搬过来,一整天的时间线会比较完整,隐娘和少年不会天亮忙到天黑结果到了晚上没事做。侯导瞪大眼睛:“没事做就没事做,人哪有一天到晚都有事做的?没事做就去睡觉!”

回头去翻翻天文的《恋恋风尘》一书,不难发现,从《恋恋风尘》到《聂隐娘》,侯导不见一丁点妥协。《恋恋风尘》主要记叙了该片前期的剧本建构与后期的剪接调整,各篇章着眼点不同,侯导不爱严谨的结构、不爱刻意安排、不爱直线叙事、不爱分镜、不爱设计的东西、不爱伸进来干预的手……总归一句话:就是不愿戏剧化。也许真是没办法逼他拍出一部商业片吧,先前拍摄玉玦或精精儿面具,稍微拍摄个特写镜头介绍一下这些关键物品,暗示说它们很重要以后还会一再出现请多看几眼噢!侯导才看着monitor便大摇其头。

“我操,我怎么会拍出这种商业片镜头来?”侯导这么嗤笑自嘲着。

不过我难免也学学天文,当侯导又对他认为太安排太戏剧化的桥段动刀时,向他抗议:“导演,我们又要少几千张票房啦!”侯导笑笑,照砍照删不误。

到此渐渐能明白了,何以当初侯导宣示《聂隐娘》将是一部商业片,他会尝试大量戏剧化手法时,所有同他合作多年的老伙伴都耸耸肩,摆出一副“听听就好”的神色。

结果这场戏调去了利川重拍,地点在谷地与岩洞交错间,电影里的时间则是稍早,在一行人要从村店登山道桃花源村的半途。侯导认为,人在行路时心思空白,容易东想西想,加上四周若隐若现的空谷山歌(是当地人真正歌唱的环境音,而非特意录制),仿佛能掺杂着当年新婚妻子莺舞于庭的乐曲,隐娘又是那么美(大家打趣笑道,还是除了采药老者的那头黑驴外,方圆几里内唯一的雌性生物),很容易就引发少年对故土的思念情怀。少年对隐娘自述身世,侯导希望“更不经意,更不安排”下发生,最终方案是在一行人午餐稍歇时,隐娘与少年为长辈收拾碗盘,不经意地谈起,比起张力十足的夜戏,改在这里似乎有点平淡,然而侯导依旧觉得太刻意,最好是“两个人连坐都不用坐下,站着讲完”,例如为马整理鞍辔,站在马边把话说完。可惜的是,在利川停留的那唯一一天已日暮西山,而大忙人妻夫木聪再也压榨不出一天档期,站着谈话的构想也只有忍痛放弃。

拍摄这一场戏的余波,是芝嘉身为场记得盯着现场,惨遭蹩脚中文近距离洗脑,接下来到湖北外景结束,时不时会听到芝嘉用日文腔中文碎念着:“唐土古镜,妻家的……”


教舒淇怎么拍感情戏

大九湖处处好景,一共拍掉八万呎底片,然而是拍摄起步阶段,很多东西还是实验性质,到头来审视一遍,能用的东西远比想象中少得多,一定会用、笃定会用的,是蒋家农舍内的几场戏。此地的老式农家很有意思,原色土墙、南麦草秆筑成厚厚茅顶,这类老屋在当地人眼中都是等待翻新的老旧东西,翻新手法则是粉刷白墙、茅顶换成黑色布瓦,这是我们认为很难看的东西,总要在一大堆黑黑白白的丑陋新农舍中想方设法找出几个硕果仅存的老式农舍,并暗自希望管理当局的文化保存观念能在老农舍遭赶尽杀绝前有所进步,不过我们也晓得,应当保护的对象,在如此时间竞赛下往往是落败的一方——拆毁比保护要容易太多太多了。

农舍场景

农舍的主人,农民们也对我们的审美眼光无法理解,当我们对着他们缺乏财力翻修不及的老农舍赞叹不已,尤其是那厚重历尽霜雪的南麦茅顶时,农舍主人一脸匪夷所思之色,听到侯导格外欣赏茅顶上绿茸茸的青苔,下巴几乎掉到地上。这是文明观点的冲突,我们惋惜当地人不知珍惜应当要珍惜的事物,却也不免反省,在现代生活中早已享尽一切好处的我们,是否有资格“妨碍”他人对便利生活的追求?


蒋家农舍就是典型的老农舍,位在离湖稍远的山坡上,背倚山林,要上到农舍先得爬过泥泞滑脚的山坡(可怜了技术组扛重器材的苦役们) 。农舍主人是一对老年男女,年过八十的屋主蒋老先生,和我们本以为是蒋老太太的七旬老妇,探问过后才晓得老先生与老太太非亲非故,是男鳏女寡,当地政府遂安排两人同住,好在晚年能有照应。老先生老太太正是我们在大九湖遇上为数不多的好人之二,尽管蒋老先生的儿子时时在现场徘徊伺机削钱,老先生老太太却是纯真好奇,搬了张凳子到泥泞小院子中,同我们在monitor前守上一整天,微微蹙眉紧盯的模样专注极了。


两老任由我们这群不速之客“霸占”屋舍一周之久,过了一辈子农舍生活,无法接受我们请他们去住一周旅馆的提议。我们因此对老先生老太太十分过意不去,尽可能在这期间照料两老生活,并在院中为被赶出屋的两老生火取暖,烧得一院子浓烟刺鼻,在场众人无不熏得泪流满面,而屋内,地炉前的舒淇一样被火烟熏得涕泪交加,以致当聂家父女一场情感戏时,舒淇意外造成戏里戏外的人皆情绪崩溃,大家索性哭作一堆,便赖给烟雾也就是了!

是的,情感戏。蒋家农舍在片中是桃花源村长家,是聂家父女与磨镜少年在村中的栖身处,三人之间许多细腻的互动都在此场景中,拍摄时,侯导多次对演员的情感调整,手法也很精巧。

在农舍内部拍摄的第五十二场隐娘照护聂锋伤势,与第五十七场磨镜少年为隐娘疗伤,在剧本中都是两人世界,着重在两人相处的情感流露,然而侯导在五十二场加入了老者与田兴、五十七场加入聂锋,这么安排令很多剧组人员生疑,认为会破坏两人世界的氛围,然而结果如何,不拍出来还真不晓得。

一开始拍五十二场时,饰演聂锋的倪大红面对挤在面前的隐娘、老者、田兴三个人,连喝一碗汤药都是三双手一块捧到嘴边。以演员角度而言,场面拥挤而尴尬,连演技实力派的倪大红都明显捉摸不着情绪;以剧中人角度来说,聂锋毕竟是一员大将(都虞候等同于今日宪兵司令),在人前自有矜持,不可能当着老者与田兴的面吐露心事,因此在侯导陆续将老者与田兴“赶出去”、恢复原本的两人世界后,倪大红的情绪便很明显到位,太到位了,激得舒淇不顾剧本的痛哭。

2005 《最好的时光》 &2 015# 《刺客聂隐娘 》

至于第五十七场,聂锋的在场反倒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去除所有情色的暗示,回归这一场戏的本质,亦即隐娘与磨镜少年的相知相怜,是很动人而纯真的情感。毕竟现在的电影观众已经被训练得太好,一见舒淇与妻夫木聪女的美男的俊,又各自形单影孤,加以宽衣疗伤并着真情流露,可能都在心里默念:“要上床了、要上床了,这下子总该上床了吧?”而屋角卧铺不引人注意、静定注视两人的聂锋,正好打破这样的情色暗示(虽然大家打趣道,聂锋拿着剑紧盯磨镜少年,比较像“你小子敢对我女儿出手,我就——”),也提醒了观众,这世上多得是比男欢女爱更动人的情感,我们的视野不觉已被限制得太狭隘了。


蒋家农舍内狭小杂乱,小到除了演员,只能勉强再塞下摄影机与摄影组外加侯导,然而镜头中的农舍内部,唯一的光源就是地炉小火,照出暗橘色为主的色调,昏暗却又辉煌,人物侧颜在光晕中很有唐画的味道,即便不是动人的真情,光这画面也值回票价了。

片中的舒淇在地炉边为父亲煎药,我们只见她手上忙个不住,却不知她手上的活儿究竟是什么,方才好奇着,一个镜头拍完舒淇已走出农舍,拿着刚烤好的红薯分送工作人员品尝,热腾腾的红薯烫得拿不住,让人卡通式的在两手间抛来抛去,在酷寒中工作大半天,这现烤红薯简直让人疯狂!


阿城的精彩,侯孝贤也拍不出

长澍

忠孝东路二一六巷,是台北东区的中高价位饮食激战区,餐厅没有两把刷子,大概无法在这一区段生存下去,然而那些年,谢屏翰谢导的长澍视听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安稳坐落于此,杂在林立的餐厅中,公司的格局也还是庭院餐厅形式,会议室大片玻璃窗外,可见小花小草秀气可爱的庭院与左邻右舍对街的各国餐厅。

我们唯一一次全员到齐的编剧会议就借用了长澍会议室,侯导、阿城、天文和我。

阿城来自人生阅历的见识渊博如一座宝矿,自是不在话下。然而如何从阿城的脑袋里挖出宝矿,发问技巧也是一门学问,并要懂得过滤,阿城讲话,永远是宝矿混杂着鬼扯,两者并无边界,能不能分辨出来就是听者的能耐了,往往能听出来时,阿城已经不知道扯到哪去了。

故而每次作为引阿城谈话的发问者,天文颇以为傲自己的技巧,有时面对侯导与我抗议她的笨问题,总要不无得意对我俩夸耀:“唉,我这是抛砖引玉,帮你们引阿城讲话啊,不要看我都问笨问题,问好的笨问题,这是有技巧的。”

侯导与阿城都是白羊座,故两人虽都是有人生阅历和社会地位的人,仍时不时会出现儿童式的粗暴凶蛮来。惟两白羊在意并着墨之处大大不同,如对磨镜少年,阿城不客气指出,磨镜少年在他眼中根本是多余的存在,要他来写剧本,根本不会有这号人物,同时也带小刺地指明:“他在日本红,你有票房考虑,这我晓得。”磨镜少年(或直接说妻夫木聪)是整个故事能够铺展的转折,也许他不是戏份最重的角色,但对主角聂隐娘的影响,绝对至关重要,若非如此,隐娘在片末也不会选择与少年同去,磨镜少年的存在,并非一句“票房考虑”能带过。

有关打斗部分,阿城的着眼点近似我们武术指导董玮与其下动作组,偏好一格一格播放的慢动作画面,强调人在几乎停格的时间下极细腻的动作。阿城举例,如序场的大僚朝隐娘掷刀,刀以慢速一格一格飞来,隐娘则还是正常格速的动作,看着缓缓掠过身旁好似停在半空中的刀,好整以暇地伸手一拨一送,便让刀偏开钉射柱上,展现隐娘的刺客迅捷身手与现实世界那种不同速度的对比感……侯导听着听着恍神起来。侯导最不感兴趣的就是武术指导董玮提出的慢动作设计,曾半带嘲笑转述其武术设计核心概念:“就是前一个对手还正在这里死掉,隐娘已转去那里对付下一个人。”

此外,阿城喜爱打猎等细节,主张开场上巳日即布置游猎的大场面,用杀戮猎物来显露田绪暴虐扭曲的性格,然而侯导对拍摄游猎兴趣缺缺,也认为很难执行。两白羊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看得我们局外人不知要如何把此二人兜到一块去。

侯导离席去厕所,暂时脱离二羊角抵的阿城一派轻松,与天文谈起他对聂隐娘的真正构想:聂隐娘生活在现代的台北市,表面上是个普通的teen ager,暗地里却是那与千年前原著相同的厉害杀手,每每执行杀手任务,不特别准备杀手工具,而是出了家门到街巷口的杂货店五金行,买到什么就拿什么杀人(看着阿城侃侃而谈一脸开怀,我委实不忍心告诉他我脑中浮现的,聂隐娘拿罗赖把捅人的模样)。阿城指尖扣打桌面,反复对天文说着:“你要跟导演说!要跟他说啊!”

侯导回来,当然是毫不留情完全打翻此构想。倒是约莫大半年后,我们在生活便利却仍深冬酷寒的京都奋战,侯导又给美术组惯例的每日一出包气得猛抓头之际,忽想起什么似的,罕见地对我无理取闹起来:“当初阿城说要拍现代版聂隐娘,你们怎么不说服我!?要是拍了,也没现在这些麻烦!”

殳:shu,古代冷兵器

阿城与侯导歧见如此多,只因两个人都是太完整的创作者,风格迥异、各有坚持下,本就难以放在团队的框架下合作,一山不容二虎(二白羊?)。天文何尝不也是自身独立的创作者?然与侯导合作多年,清楚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中,创作主体只有侯导一人,包括她在内的其他人都只是执行侯导的想法,如我们眼下正在做的事。所谓团队工作,还是一个创作者与许多执行者的组合,创作者永远是孤独的。

于是阿城版的剧本又是一番大幅删改,删改程度堪比我们对唐传奇文本的改编,然而这些情节几乎没被采纳,这一点阿城明了于怀,在对自己那一版剧本的说明中,明朗补上了一句:“……我唯有忍痛放弃大量桥段,然而删改至此,我想这些也已不是你要的东西。”阿城对我们这部剧本的贡献,不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等表面处,而在更深一层的概念与想法,为整部电影打桩立竿。阿城提出“杀手的成本”,告诉我们可从汉与胡这方面着手剧中人关系,这些都是我们事前没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的东西。

当然还有,阿城帮我们找到了困扰已久的道姑定位,前述的道姑与嘉诚公主关系、道姑执着刺杀天下藩镇的核心思想,都是在这一下午谈定的,一旦让道姑与公主成了双胞胎姊妹,我们发现,一切简直就是顺理成章了,困扰我们已久的许多问题,原来根本就不存在。

一整天讨论下来,抬头见大窗外,巷道夹着的那一线天空深黑到了底,编剧会议至此,四个人脑力耗竭一空,侯导起身吆喝众人前去隔巷鹅肉名店晚餐,却见阿城笑笑的并不跟来,原来长澍的年轻小鬼们已帮阿城泡好他钟爱的满汉大餐珍味牛肉面,谢导在旁拍胸脯保证,等等还会让几名小鬼领阿城去逛3C展以满足其电器狂热。

遂步出长澍时,回首小庭院后的大玻璃窗,窗内灯火阑珊间,阿城一介得道高人似的闲坐其间,面前一盅珍味牛肉面腾冒着热烟,看着倒也怡然自得。

刺客的成本

正反派两位高手见了面,撂几句漂亮场面话开打,再来就满天飞来飞去无了时。这是传统的武侠片,侯导对这些拍到烂也不高明的手法非常不耐烦,不论是我们编剧的当下,或是来日的拍摄过程,逢人便澄清他的这部片子,绝非大家所设想的那种武侠片(实际拍摄后,又发现文戏与打戏的比重不成比例,遂有了“武侠文艺片”之说,或与《一代宗师》般,同属武侠版《花样年华》),不会有人满天飞不落地,而是有物理作用、有地心引力的实打,聂隐娘身手即便超凡,仍是免不了要落回地上,会制约人们的一切外在因素,聂隐娘也无法免除于外。

何以魔幻写实的拉美文学如此迷人,丝毫没有奇幻文学的令人不耐烦?是魔幻写实的贴紧了现实。现实,就是物理作用,就是会让人落回地面的地心引力。马尔克斯写作《百年孤独》,对于美人儿雷美苔丝如何飘扬升空而去,曾经备感苦恼,直到某日目睹妻子摊晾床单,大风吹得床单飞扬起来,如此方才恍然大悟写下美人儿给床单卷裹了飞上天这一段。若换做了奇幻文学的处理手法,根本不用解释的,飞走了就是飞走了,还想怎样。魔幻写实描写的是现实,以叙事技巧来显得这样的现实荒诞不经,或者是,在文明富庶的第一世界人们眼中,自然而然就觉得第三世界的生活方式是非常荒谬的。相较之下,奇幻文学架构在天马行空的平行世界,不受现实的约束,没有地心引力不用落回地面,然而没有了通则的制约,会让观者有种“都由你来说就好了”的不耐烦情绪。

(如何叙述加西亚·马尔克斯,于我这才想爬上文坛边角的无名之辈来说,着实诚惶诚恐,少少一段文字,苦思数日方得下笔,却在此段完成之际,乍闻马尔克斯去世,于这个已经太需要美好事物的世界而言,毋宁又少去了至为贵重的那一角。)

有成本与没成本的武侠片,差异大抵如此。

成本两字是阿城提出的想法,用以支持侯导的地心引力理论。“刺客的成本”是我们藉这部片要向观众展示的东西,各行各业、各样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成本的,刺客当然不例外,唯独侯导与阿城对成本的认知不太一样。

羊角匕首御敌 。头上一把刀,手上一把刀,双眼也是刀,这份风尘憔悴也是刀

阿城本身对器物有研究,一件器物亦即一部文化史,他着迷于锻造过程,所以成本首先是器物,展示聂隐娘准备器物的过程,是故阿城版的剧本,安排了好些聂隐娘在锻炉前打造兵器的段落,不论是类似忍者的飞镖暗器,或嵌入墙面树干用以飞跃支点的刀钉,聂隐娘与磨镜少年初见面就在锻炉前,一人铸刃一人铸镜。

侯导却认为设计器物太难处理了,我们看过不少设计者自觉巧妙得不得了简直棒呆了的电影,看在观众眼中却是幼稚得不得了简直蠢呆了,近年来两岸三地号称大制作的古装巨片,不论武侠题材或历史题材皆有,多数都脱不了此一问题。侯导理想的是“随手都是器物”,如先前所说的聂隐娘构成元素之一的杰森·伯恩,在《神鬼认证:最后通牒》中,滑铁卢火车站保护记者躲避CIA追杀的经典段落,伯恩所用的一切器物都是在火车站随手取得,正是侯导的心向往之,聂隐娘除了唐传奇原作中的武器羊角匕首,根本不需要其他工具,“需要的时候随手抓就好了”。

再来是养成,细腻描述隐娘师从于道姑的日子,不论是原著的刺飞鸟刺猿猱,甚至是小隐娘带泪喊疼地让道姑压在地上拉筋练柔软度。这一点倒也并非创新,越来越多的勇者传说卡通漫画,或好莱坞奇幻的中世纪背景的电影,主角都不再是登场就所向披靡天下无敌的大英雄,反而得从手无缚鸡之力的无名小辈锻炼起(更有从来都是小人物的主角,如《魔戒》的霍比特人),有RPG类型游戏的味道。这也是一种成本的展示,让人晓得再厉害的刺客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养成,惟此法也得考虑比例问题,若展示养成的过程太过冗长,占去大半部电影长度,到时可能要遭到观众抗议,我们是来看聂隐娘杀人的,不是来看她上学的!

因此侯导提出刺客的成本:“等”,哪怕是要伺伏一整天就等那个出手的时机。有关刺客,侯导定义得好,刺客不与人缠斗。会正面与人刀兵相向的,那是武士不是刺客,刺客等到最精准的那一刻出手杀人,将杀人的成本降到最低。这也是侯导要强调《聂隐娘》不是传统武侠片的缘故,刺客不缠斗,那些让人血脉贲张、你来我往过招铿锵有声的打戏,在我们这是通通看不到的。事实上,要不是顾虑到观众会跑光光,聂隐娘在片中的露面,本该没几个镜头。

“到时候大家应该不会太常看到我,因为我都躲在树上。”这是舒淇在某次访谈中的自我解嘲,然而以刺客的成本来说,如此解读再对不过。

我们片中的这位女主角名叫聂窈(计算机的中文输入法永远会很可恶地跳出“啮咬”),隐娘是她的称号,侯导原本的打算,是只有磨镜少年会不同于其他人这么唤她,以此凸显磨镜少年的特殊地位,然而妻夫木聪的日本腔中文念起隐娘二字,怎么听怎么像闽南语粗话,每每妻夫木聪高喊隐娘,都让下头的人几乎笑场,遂放弃,隐娘这一称呼从此完全没出现在电影里过。

为何名为“隐”?指的就是刺客在等待时机的当下,隐匿其形影。聂隐娘的“隐”,是藏身在光与影交际,随着光影变化伺机而动,迥异于一般人对刺客昼伏夜出的印象。道姑用以教导隐娘的隐剑之道,典出《酉阳杂俎》卷二十,是这么说的:“凡禽兽必藏匿形影,同于物类也。是以蛇色逐地,茅兔必赤,鹰色随树。”因此我们看到隐娘,她不在意光天化日下大剌剌行走于人群,能在马市的众目睽睽下取人性命,随即隐身不见。

就着这“光与影交际”,阿城述说隐娘刺杀大僚不成的序场,那真是精彩绝伦让人血脉贲张。隐娘是怎么隐匿身形潜入大僚府的?阿城告诉我们,唐代的建筑,采光依赖屋檐与屋檐的间隙,分外明亮的檐影投在室内陆面,与幽暗室内反差极大,于是隐娘趁着云过日头檐隙一暗的片刻,飞身掠过檐隙,室内守卫多少受到惊动,然举首一望,见飞鸟三三两两越过檐隙外的天空,乃放了心,殊不知隐娘已一溜烟进了厅室,蜷伏藏身斗拱之上……

我们给阿城说得目瞪口呆,惊呼这太过瘾了,好莱坞电影什么的哪里比得上!那时阿城轻描淡写提醒我们执行度的问题,我们压根没听进去,以至于四年半后,我们在南港公司的剪接室看初剪的序场,让天文对侯导大发恨声。只见序场刷刷几个镜头节奏极快,没有檐隙光影,没有云过风起,没有飞鸟掠过檐间,没有隐娘伏身光与影交际……眨眼已见隐娘反手打飞大僚的掷刀,绕出屏风不见。

冷到不行!阿城讲得那么精彩的一大堆东西,根本一样都没拍出来!说过的成本呢?说好的藏身光与影交际呢?天文火山爆发地跟侯导如此抗议,侯导虚心辩解之余,也还是坦承,阿城说得实在太精彩,以手边有限的资源根本执行不出来。

我呢?夹在中间实在很难发话,怪只怪跟拍真让人失去想象力,屏幕上种种,就是过去日日在拍片现场所见,这要我从何评论起?


造一座冰山

编剧的工作,说穿了,是假定好剧情,接着便不断提问“谁谁谁(皆剧中人)在这样的状况下,会怎么反应?”“谁谁谁在这时候会做什么?”也不时穿插侯导口头禅式的发言:“我感觉,这时候谁谁谁应该做某某某事。”毕竟拍电影,最核心的还是“人”,人的性格对了、对事件的反应对了,剧情自然就开展。

观众可以不理解角色,不晓得角色举措背后的意义,但导演不能,导演一定要完全清楚角色编码,情节可以一波三折,然而角色编码不能翻转。当角色性格够合理、编码够完整,角色便“活”起来,这时候还要编造出违反其性格的剧情,压根不可能,一看就是突兀的假东西,甚至蓦然会有此人精神分裂的错愕感。

《聂隐娘》本出裴铏所著《传奇》,然几经改造,已是全新的故事了,可怜的原著男一号,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在电影里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剧中人物当然得从头塑造。塑造一个人物,我们称“造一座冰山”(典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座冰山,人物展现在电影中的部分,是冰山露在海面的一小角,然而这一小角要足够精确,免不了得打造完完整整的冰山,包括海面下隐而不见的大部分,这一大部分,具洞察力的观众是能够体悟出来的。

或是我们自己用绘画作的比喻,一只树丛中的花豹,豹子露出树丛的部分是人物在剧中的展现。我们在描绘这头豹时,力求豹的形体正确,甚至每一片豹斑的位置都要精准,得先画出完整的豹(塑造完整人物、设定好严谨背景),再覆盖上树丛,决定这头豹的哪些部分露出树丛外(人物的哪些部分表现在电影中),如此即便移开树丛,豹的形体乃至豹斑也能精准地再连结成一头完整的豹。若是先画好树丛,再画花豹,那么当树丛移开,连结出来的很可能是头残破扭曲的豹,即便绘画技巧(编剧技巧)高超,能大致掌握形体,也很难让每一片豹斑都在正确位置。

故而,哪怕是只有一场戏一句对白的人物,我们也非得将之建构得清清楚楚。为了海面上的一点冰碴,为了树丛后一撮豹尾尖,我们着实下功夫打造一堆冰山,画了好多豹子,有时难免自问是否必要,然而想到将来的自己也许会感激,便也不觉得是在做白工了。

内蒙片场

打造冰山,准备远远超出会呈现在电影取景框的东西,这是侯导拍电影不变的习惯。侯导自述这种创作习惯来自不得已,是台湾电影拍摄环境使然:遇上差劣的拍摄环境,很多东西拍不到就是拍不到,拍摄时时刻刻都要调整,只有建构了完整合理的人物角色,才会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有个几近于直觉的判断,避免发生与其性格全然违背的精神分裂状况。

如此创作方式,有时也会发生喧宾夺主之事,如《悲情城市》。《悲情城市》最初的构想与现在我们熟知的电影剧情几无相同,或许已有人不解,《悲情城市》何来的“城市”?这“城市”是九份山下的基隆港。原始版本是发生于现在版本之后,彼时,少女阿雪已然成年并接掌男丁凋零殆尽的家族事业,成为基隆港在地的大姊头。老《悲情城市》故事便是铺展在大姊头与来自香港的黑帮人物之间,这样的设计,是为配合当时片商提出的,由当红歌仔戏生角杨丽花与周润发分饰两人的构想。然而侯导照例建构大姊头的背景,她的过去、她的成长经历、她何以走到眼前这一步,却对大姊头的小叔产生兴趣,这位只存在于她童年记忆中的小叔,沉默老实,与家族事业全无干系,是电力公司的小职员,每每台风过后,会将修理工具与便当系上腰间,从山脚一路修电线杆修到山顶,幼年的阿雪也总爱跟着一起去。侯导追着这位小叔的设定,造就了今日我们看到的《悲情城市》。小叔和阿雪都还存在片中,惟叔侄俩主客易位,小叔便是梁朝伟饰演的林文清,职业由修电工转为开照相馆,阿雪的角色也未消灭,转为并不起眼却目睹一切的沉默见证者,《悲情城市》叙述的故事是原始《悲情城市》中大姊头的童年回忆,两部《悲情城市》互为前后传。(有关这一段叙述,唐诺在《尽头》中有几大段详尽描述,这里大约简述之。)

我们问侯导,还打不打算拍原本的《悲情城市》?侯导诡笑了笑说不无可能噢,不过他现在比较想拍的是《聂隐娘》续集(那时《聂隐娘》都还未开拍!),故事的话,就是隐娘与磨镜少年渡海倭国不成,在海上漂流、生一堆小孩喽!惟话还没说完,就让天文吐槽喝止了。

这是我擅自的观察,也许能补足侯导对冰山理论的坚持,并为之佐证。从筹备到拍摄《聂隐娘》期间,侯导外务不断,其中接触了包括金马学院学员在内的年轻朋友们,侯导提点他们拍片,尤其是拍摄纪录片时,万万不要有“够了”的想法,无论创作或取材,别替自己设限,认为“够了”,在这个阶段,永远没有“够了”这回事,“看到就拍”,不要想东想西这个会用这个不会用等等,只有把东西先拍下来,将自己的冰山建构完整了,才能决定露在水上的部分,则无论露出的是哪十分之一,脉络与逻辑都能非常完整。

也许很难免的,讲求“快、狠、准”拍摄方式的年轻一代,会对这般得花上十倍心力(和财力)的创作方式不耐烦且觉得浪费(拜托,底片多贵啊!),然而始终坚持如此创作,岂不就是侯孝贤之所以是侯孝贤的原因?

侯导专访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聂隐娘》戛纳发布会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