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B2缺乏可能跟性格有关

 月下飘香 2017-06-02

维生素B2缺乏可能跟性格有关

维生素B2缺乏可能跟性格有关

维生素B2缺乏可能跟性格有关

最近有2位老人来咨询维生素B2饮食,一个表现是经常腹泻,有口角炎,另一个表现是粘膜干燥、口角炎。两位老人曾经都是科技骨干,对事情喜欢刨根问底,属于较真的人;第一个的性格有些急躁,但做事很麻利;第二个性格有些强势,家里啥事都要管,家人不听就生气。

按照一般流程,我先看她们的既往化验结果及病历信息,再调查她们的饮食习惯,然后给出饮食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最后,我又跟这两位老年人探讨了一下性格与健康的关系,女强人的退休生活应该怎么安排。其实她们知道自己性格急躁,看不惯好多事情,经常着急上火,我跟她们说“都70多岁 了,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可以努力去做,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就不要强求了,如果强求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徒增人际关系烦恼,影响健康,这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其实好多疾病如果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宽松的性格,治疗起来会事半功倍。压抑、紧张、暴躁、爱生气都会影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加重病情的发展,尤其粘膜类的疾病,跟心情关系很大的。希望类似的老年人能重视心情对自己健康的影响,下面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VB2的知识:

1.什么是VB2?

VB2又叫核黄素,化学式C17H20N4O6,分子量376.37,是微溶于水的水溶性维生素(27.5℃,溶解度12mg/100mL),耐酸、耐氧化,耐热,易溶于碱性溶液,碱及光照可造成其不可逆破坏。

2.VB2的作用?

VB2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两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作为氧化还原酶的辅基,起到递氢作用。主要参与糖、蛋白质、脂类氧化代谢,嘌呤碱转化为尿酸,芳香族化合物的羟化,某些激素的合成,铁的转运、储存及动员,叶酸(VB9)、吡多醛(VB6)、烟酸(VB3 /尼克酸 /维生素PP/抗癞皮病因子)的代谢,还有抗氧化、减轻眼睛疲劳、消肿利尿、防治肿瘤、降低心脑血管病、防治偏头痛、改善性生活质量等作用。

3.VB2体内代谢过程?

膳食中的VB2大多以FMN和FAD辅酶形式和蛋白质结合存在。入胃后,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分离,在上消化道转变为游离型VB2后,在小肠上部被吸收。摄入量较大时,肝肾浓度较高,但身体贮存VB2的能力有限,超过肾阈即被泌尿系统以游离形式排出体外,因此每日必需由饮食供给。

4.VB2缺乏的症状或疾病?

轻度缺乏无明显症状,重度缺乏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口腔-生殖综合征:口、眼和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和功能障碍,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和阴囊炎等;

2)3D症状:皮炎、腹泻、痴呆;

3)性冷淡或性欲减退:缺VB2时,人体腔道内的粘膜变薄、粘膜层受损、微血管破裂。

4)儿童长期缺乏VB2会导致发育迟缓,伴轻中度缺铁性贫血;

5)常伴有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症状。

因溶解度相对较低,肠道吸收有限,过量中毒情况少见。

5.VB2缺乏常见原因?

摄入不足 、酗酒、药物影响(如抗精神病药丙咪嗪,抗癌药阿霉素,抗疟药阿的平等)。。。

6.如何确诊VB2缺乏?

VB2缺乏常伴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目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中国目前仅有VB2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

1)体征:口、唇、舌、阴囊炎等;

2)实验检查:血浆游离VB2、FAD和FMN都较恒定,测定无诊断价值。常用尿中VB2排出量作为诊断依据,如尿核黄素/肌酐测定(<27μg><400μg h尿者为缺乏,400~799μg/4h尿者为不足)、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egr)的活性系数测定(ac值="">1.20者为缺乏)等。

基层医院缺乏实验诊断条件,对可疑病例可先试用VB2,有效者可确诊。

7.如何治疗VB2缺乏?

1)多吃富含VB2的食物;

2)症状严重时可适量服用VB2片,空腹吸收效果差,可进食时或餐后立即服用,症状改善后可停药。

3)VB2与VB6或复合维生素B协同效果最好

8.VB2缺乏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VB2缺乏较为普遍,生长发育较快的儿童更容易缺乏VB2。此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吃瘦肉及奶制品的人、素食主义者、长期精神紧张者、高热、烧烫伤、吸烟者、慢性胃肠疾病、反复加热食品或其他原因需控制饮食量者都较容易出现VB2缺乏。

9.食疗补充VB2

体内储存VB2有限,需每天由饮食供给。VB2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如酵母、动物肝、肾、心、蛋、奶、大豆、绿叶蔬菜等,动物制品的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因此,应充分利用动物肝脏、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各种豆类和粗杂粮,减少食物储存时间、科学烹调以尽量减少VB2的损失(烹调时为保持蔬菜的绿色添加碳酸氢钠,会破坏其生物活性)。成人推荐男性1.4mg/d,女性1.2mg/d。

10.VB2其他用途

作为食品添加剂,常用于小麦粉、乳制品、酱油、米、面包、饼干、巧克力、调味酱等,有时也用作色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