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宫颈糜烂?别听!一切是谣言

 微笑如酒 2017-06-02

谣言

真希望宫颈糜烂这个词,早点消失。可能因为“糜烂”这种很形象的形容,令人谈起色变;也是因为过去医学不那么发达,一直讲宫颈糜烂解释为宫颈癌的前兆。但其实,早在2008年,“宫颈糜烂”这个病名,就被《妇产科学》教科书取消,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事关健康及宝宝们的钱包,女生一定要好好看;

当然如有愿意为媳妇儿、女盆友了解的,

小编也跪着欢迎。

宫颈糜烂究竟是个啥?为什么之前认为是病,现在却成了正常现象?

根据女性雌激素的不断变化,宫颈的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会呈现不同的变化,有时候在宫颈的鳞柱交界区看起来像是“糜烂”,而这个区域恰好又是宫颈癌的高发区。而在近年,医学界已经证实,“宫颈糜烂”和“宫颈癌”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所以,宫颈糜烂就不存在,而之前关于轻度、中度和重度也无意义。所以当听到类似于2度宫颈糜烂的话,就让它左耳进右耳出;也千万不要掏钱进行无所谓的治疗。

但为啥还有人被诊断为“宫颈糜烂”?


原因很多吧,比如,

1、部分医生知识储备更新不及时,忘了更新内存;

2、“好治不治之症”,本来没有问题,但为了掏空你的钱包,进行过度治疗;比如,上药、输液,甚至LEEP、激光,又或者让你直接做阴道镜检查,却不做宫颈细胞学涂片。

没有宫颈糜烂这种病,就没问题了吗?


并不是。虽说我们把宫颈糜烂否定了,但其它疾病依然存在。当出现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的情况,这些是宫颈炎症的表现。根据程度不一样,需要不同程度的治疗,具体由医生根据具体诊断。(小编奋力呼喊,别乱用药;别害羞,尽量去看医生,遵照医嘱治疗。)

对生育有影响吗?

既然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是说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的。

宫颈检查有必要吗?


说到宫颈,除了不存在的宫颈糜烂,宫颈癌也是让很多女性同胞担心。虽然不用为了预防宫颈糜烂做检查,但是,为了预防宫颈癌,定期宫颈检查非常有必要。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宫颈癌筛查指南,

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

在30岁以后,宫颈刮片检查与HPV检查联合进行;

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检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

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关于宫颈癌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排在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德国医学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有些高危型HPV,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的时候,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他因此获得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

HPV小课堂

有统计,高达80%的女性可能会感染HPV;她们中的大多数,能够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将病毒彻底清除。但如果持续多年的高危型HPV感染,就会引起细胞学发生异常改变。而这种病变通常是缓慢和渐进式的,先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级,之后是CIN2和CIN3,十年左右,进展到浸润性宫颈癌。

如何预防宫颈癌?

1、注射疫苗

相关数据表明99.7%的宫颈癌由HPV病毒引发,所以接种接种HPV疫苗,通过注射产生抗体,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即使接种疫苗,也不是一劳永逸,仍然需要像未接种者一样,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

2、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不吸烟,不熬夜,勤于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这样,就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

3、注意个人(夫妻)卫生

每天用凉至室温的开水,擦洗外阴;别瞎用除菌的清洁液;啪啪啪之前两个人先洗洗;用TT是好习惯;内裤晾在通风的地方。

HPV疫苗

目前,二价与四价HPV疫苗,在国内都已经获得上市的批准。二价HPV疫苗,用于9到25岁女性;与二价疫苗相比,四价将适用人群延伸至20—45岁,除了预防宫颈癌,还可预防湿疣等疾病。

一起预防疾病,

加油↖(^ω^)↗

欢迎宝宝们留言交流相关话题。


如果你已经坚持看到这里,

跪求点个赞再走;


你的认可,

是小编“搬砖”的动力。


内容/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