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识]李源澄:说“今古文”

 xufj91 2017-06-03


说“今古文”


李源澄


有今古文,有今古学。


今古文者,若《易》有费氏古文之本,有施孟、梁丘今文之本,《书》有孔壁古文之本,有伏生今文之本,《礼》有鲁淹中古文本,与后仓今文本,《春秋》有古经与今经,其余论《论语》、《孝经》皆有古今异本,《礼记》多取诸古文《礼记》,《孟子》亦为古文(见《河间献王传》),此所谓古今文也。


古今文者,若宋元刊本之与今世通行之本,所差在篇章之多寡,文字之异同,宋元刊本不能尽尽贤于通行之本,则古文亦不必尽优于今文,以文字而论,时有古经文字为借字而今经文字反为本字者,清世小学家已累言之,亦可以知古文之不定胜于今文也。然而博稽众本,为学者所有事,郑玄之于《仪礼》、《论语》,为可师法也。郑君在当世号为博通,其于学择善而从,故能如此。当时专家之学则不然,故《艺文志》云:刘向以中古文《易》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同。又云: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施孟、梁丘、欧阳、大小夏侯之不能择善而从明矣。《尚书》有逸篇,而博士以《尚书》为备,《逸礼》三十九篇及明《明堂阴阳》、《王史氏所记》,所见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制,而后仓以下之礼家不能用,乃推《士礼》而上致于天子,此在汉师或由笃守师法,异地而观,皆不免于固蔽也。蒙先生云:郑玄《三礼目录》云:《奔丧》实逸《曲礼》之正篇,汉兴后得古文,而礼家又贪其说,因合于《礼记》耳。又云:《投壶》亦实《曲礼》之正篇,是《逸礼》三十九篇,小戴取以入《记》,不谓为经也。《汉书·儒林传》:客歌《骊驹》,王式曰:在《曲礼》。服虔说逸诗篇名见《大戴礼》。则大戴亦取逸礼以入《记》,亦不谓之经。至孔壁得《逸书》十六篇,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兒宽受学于孔安国,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皆出于宽,则壁中《尚书》,今文家亦见之,刘歆必曰: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藏于秘府,伏而未发。然《史记》终于太初元年,而《儒林传》已言安国至临淮太守皁卒,是安国已卒于太初之前,乌得谓天汉之后,巫蛊祸起,而安国尚于时献书,此刘歆曲为博士不见壁经之说,而自托于古文以为重。马融谓逸十六篇绝无师说,则孔壁得书,古学家见之,今学家亦见之,今学家不以传于十七篇之《礼》,二十九篇之《尚书》,视以为经而传之,古学家亦莫以传于经而传之,其逸文下及何休、郑玄犹每征用,晋世内府犹秘藏之,而终莫之传者,殆皆以传记视之,不以为经耳。本师廖先生谓《泰誓》为《牧誓》之传,《九共》为《禹贡》之传,《孔子世家》云:故《书传》、《礼记》自孔氏,盖即谓此《逸书》十六篇,《逸礼》三十九篇,谓之传记而不谓为经也。《论衡》云:济南伏生抱百篇藏于山中,《史记》云: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艺文志》之《书传》四十一篇,生终后,欧阳、张生之所成也,今《书传》有《帝诰》、《说命》、《高宗之训》、《微子之命》、《成王政》、《揜诰》,则伏生所传非特二十九篇也。鲁恭王坏孔子宅,得《逸书》惟十六篇,而《史记》有《汤征》,《王莽传》有《嘉禾》,《郑志》:赵商荣(录者按:“荣”,衍字,疑作“问”。)成王《周官》,则五十八篇外,汉师所见《逸书》犹多。《别录》言武帝末,民间得《泰誓》,而娄敬、董仲舒已先见之,河内、鲁壁即不发见《逸书》,汉师固早传之也。《论衡·逸文篇》:成帝读百篇《尚书》,博士郎吏莫能晓,《正说篇》云:张霸空起百两篇献之成帝,帝出所秘书百篇以校之,皆不相应,引即《汉书·儒林传》所言霸以能为百两篇征以中书校之非是事也。明百篇之书固未尝亡,特不必百篇为经耳。二《戴记》中有《冠义》、《昏议》,此十七篇之《记》也。有《迁庙》、《釁庙》,则十七篇外之《逸礼》也,《古文尚书》殆亦犹是。蒙先生谓今文师得见《逸书》、《逸礼》,以为传,不以为经是也,然义无所取。十七篇之《礼》与二十九篇之《书》,高堂生、伏生之仅存者耳。使其所存不止此,亦不以为经乎?《泰誓》与《逸书》何别?《泰誓》可为经,而逸十六篇不可为经,其故安在?刘歆有言:天下众书,往往颇出,孔壁之外未尝无所发见,顾史有遗文,不尽知耳。


经学之为经学,原以儒学纳于经文之下而成,有经无说亦不成其为经学,故汉人重师说,先师所不传,道亦不传也。汉初经师即当时之儒学大师,以其学说传诸其徒,两汉人所谓微言,皆不可著于竹帛而有触时忌者,吾于西汉思想之发展已论之。后师于此已不敢言,于其师说大半遗之,顾于先师所传之经文不敢有所损益,岂理也哉?


古学家本后起,当亦缘今学以起义,今学家所不传,古学家亦不传,遂使旧文放佚,惜哉!惜哉!以“五经”古今文言之,《诗》无古今之异,其余《易》有费氏古文,《书》有孔氏古文,《春秋》与《礼》虽有古经而无传人,有经文有传授者,惟《易》、《书》而已。费氏无章句,以彖、象、系辞解说上下经,无异说可知,《古文尚书》则刘申叔先生读古文异说,创始桑钦,诠制不同,肇端刘贾,是则《古文尚书》而成其为《古文尚书》之学者,亦西汉末年之事,故谓西汉有今古文之异本,而无今古学可也。


选自李源澄:《经学通论·论今古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