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用46年编奇书,皇帝不在意,敌军潜心学习踏平其半壁江山

 itspanther 2017-06-03

宰相用46年编奇书,皇帝不在意,敌军潜心学习踏平其半壁江山

北宋有一个儒生与众不同,以自身为祭品,缓解时代的浮华和喧嚣,他就是司马光。他的人生,从一个传说开始。

儒学正能量

司马光的祖父和父亲做官都以气节和政绩著称。生在这样的贵胄世家,家教自然严格。五六岁时,他以一个孩子的虚荣向姐姐炫耀自己会剥青胡桃的皮(其实是趁姐姐不在时他让仆人剥的),听到的却不是姐姐的赞叹,而是父亲的训斥。谎言就像伤疤,虽然痊愈,却总有痛感。司马光的一生,便因童年的这个伤口,隐隐作痛。这痛楚时刻提醒他:人生的第一要义,是一个“诚”字。

7岁时,司马光成了宋朝最美少年:他将一块叫作责任和智慧的石头,砸向一个蓄水缸,救出了被淹的玩伴。这次事件给他带来了荣誉,同时也让他压力山大。此后,世界在他的眼中,一直是那个被困于水缸的孩子,他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寻找最有质感的石头,寻找最有利的时机,寻找最适宜的角度,一击中的。

宰相用46年编奇书,皇帝不在意,敌军潜心学习踏平其半壁江山

12岁左右,他随父亲到了京城,结识了父亲的朋友庞籍。庞籍是当朝重臣,现在则成了他的恩师。恩师的欣赏如潮水,一次次将他推上荣耀的浪头,他却时刻保持着低调和谦卑,因为只要他稍一忘形,幼年的伤疤就会隐隐作痛。

20岁时,他已高中进士。在庆功宴上,人人兴高采烈,他却是淡泊的另类,甚至拒绝戴上皇帝赏赐的花朵。直到同年以皇命相压,他才不情愿地戴上。这种朴素的人生观,在现今的年轻人看来,无疑是戕害人性;对司马光来说,则是人性的闪耀和张扬。

—一千多年前,一个叫孔丘的男人亲手制定了这个宗法世界的规章和礼仪;之后,多少粉丝前仆后继地实践着、印证着,只为这儒学正能量永不消退的魅力。五六岁时司马光的试探和挑战,只是他回归正统前必需的磨难和考验。

所以年轻的司马光没有游移,而是心甘情愿地皈依。此后数十年间,他上疏言政奋不顾身、身为宰相坚不纳妾、家无余财卖田葬妻……他奉行最纯粹的儒家规范,他通身如此洁净光明,以至于后世把他当作儒家代言人,和孔子、孟子同列为圣人。

他如此苦心孤诣地修行,除了满足精神上的洁癖外,还有更深一层含义:以自身烛光照亮同时代和后世那些于幽暗人性中摸索前行的人们。

中进士后,大龄青年司马光才娶妻张氏。张氏是宋朝最幸福的女人之一,在莺莺燕燕的男权时代,一直独享着一个杰出男人不温不火的爱情。

婚后,司马光做过地方判官一类的小官。这期间,他很焦虑,不是能力不够,他任职时很有政绩,“政声赫然,民称之”;也不是担心沉沦下僚,他有足够的自信和人脉;而是,他看不到时代的进步和改变。几千年过去了,战争、饥馑、政变、灾难……一直有增无减—历史一直在循环,一直在重蹈覆辙。

所幸,他有博大精深的儒学—它是司马光的指南针,助他在茫茫雪原,寻找突围的途径。在基层为官的这段经历很重要,这是他进入政治中心前的历练,也是他以后著史的热身—在此期间,他读典籍,写札记,对历史的独特见解渐成雏形。

四个皇帝

之后,司马光像候鸟一样,一直穿梭在地方和中央。物是人非,不变的是他的治平理想。他曾任过度支判官、宰相一类的浊职,也任过馆阁校勘、殿中丞、史馆检讨一类的清职。浊者给予他经验,清者给予他时间,在清浊中浸润,司马光的内心被打磨得玉润珠圆。

就在这珠光中,四任皇帝粉墨登场,替司马光安排了或飞扬或悲怆的人生履历。

第一任是宋仁宗。

宰相用46年编奇书,皇帝不在意,敌军潜心学习踏平其半壁江山

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悲摧主人公性格宽容隐忍,在他41年太平天子的执政期间,司马光虽初出茅庐,却已显山露水。然而,无子的宋仁宗本来就身体不好,嘉佑二年(1057年)更是突然病倒,病情时有反复,至高无上的天子面对疾病的玩弄也无能为力。

整个朝廷如暗涌的潮,表面不动声色,内里却波涛汹涌。此时,主张立嗣还是祝福皇帝万寿无疆,成了关系到仕途的微妙问题。宰相等人主张立嗣,但仁宗病情一稳定,反倒不好意思提了;恩师庞籍也主张立嗣,但此时庞籍正被外放,身不由己;还是司马光的谏官朋友范镇捅破了这张纸。他上书请求皇帝立嗣,以确保政权稳定,但皇帝不置可否。

在外地为官的司马光明知皇帝对此颇多忌讳,仍力挺范镇,自己上书三次,仁宗都没有回应。但他毫不气馁,调回京城后旧事重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仁宗明白了立嗣的重要性、迫切性、合理性,然后立了宗室赵曙为皇太子。

第二任就是英宗赵曙。

这个由司马光等人重磅推出的皇帝为人低调,“慎静恭默”,却是个孝子,刚即位便要为生父讨名份。送鲜花的自是不少,欧阳修等人便认为应追尊为皇考;只是,扔鸡蛋的更多,多数大臣只同意追为皇伯。一字之差,却是新旧两个阵营的较量。

奇怪的是,新阵营中的司马光此刻却站在旧阵营中。他虽也主张追为皇伯,但因有策立之功,英宗不好意思翻脸,只不客气地把其他人全部外放。司马光请求将他们留在朝中,英宗不允许,他便自请同贬。当然,英宗没有同意。

除了这点闹心事,司马光对英宗还是很感激的。英宗是他的伯乐,是《资治通鉴》得以成书的保证和前提:不仅提供了政治支持,还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在英宗时期,《资治通鉴》正式开始写作。

第三任是神宗。

这位励精图治的青年热衷变法、垂青王安石,却极力想在新旧人物中寻找平衡点。他找到了司马光,对其人格魅力大加赞誉:“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

当司马光因政见不同辞去公职,专门在家编纂史书时,神宗仍然没有忘记他,为他提供2400卷珍贵藏书。十九年磨一剑,史书出炉后,神宗还为新书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

第四任皇帝哲宗在司马光生命中只能算个酱油派,他9岁即位,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在位一年,司马光就撒手人寰。但这一年中,哲宗却给了司马光一个无限美好的夕阳红:司马光为相,率旧党逆袭成功,尽废王安石新政,恢复旧政。

四朝元老司马光当然免不了宦海沉浮,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无论前途如何黯淡、生活如何拮据、内心如何落寞,他都始终保持着那份悠然和自尊,焕发着一个儒者的青春。

两个直男

司马光的一生,和一个叫王安石的男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安石比他小两岁,颇有魏晋风流,生活上不修边幅,常常扪虱而谈。撇开政见不同,他和司马光倒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同是少年得志,21岁高中进士;同是度支判官,曾为包拯属官;同是饱学高洁之士,惺惺相惜;同是耿介忠直之人,性情相投;生活低调,不事奢华;坚不纳妾,一生一夫一妻……

宰相用46年编奇书,皇帝不在意,敌军潜心学习踏平其半壁江山

他们都“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使他们的“倾慕之心,未始变移”,虽然轨迹相异,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越走越近。

早在做仁宗的文学侍从时,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有交集,并且“特相友善。暇日多会于僧坊,往往谈终日”,别人几乎无法参与二人的交谈。那时,他们只是30岁左右的文青,离社稷股肱之臣尚远。虽有心于治平之术,奈何时机不成熟,只能以诗酒自娱。虽说自古文人相轻,但这个圈子的文人,性情和学识相近,倒相重得很—重人就是重己!

1060年,司马光和王安石终于走到一起,共同任职于财政部,文友兼同僚更是其乐融融。只是,近距离的接触,尤其是一旦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再雪藏的差异也会流露出来。

神宗继位,国库空虚。围绕如何解决财政问题,司马光和王安石发生了第一次分歧:司马光注重节俭,王安石注重生财。两人都说服不了对方,但神宗迅速倒向王安石,实行熙宁变法。

倔强的司马光奈何不了神宗,便双管齐下:正面恪尽为臣之道,弹劾王安石;私下又以朋友身份,三次致信王安石,劝他不可“用心太过,自信太厚”。王安石则见招就拆,在神宗那儿将司马光驳斥得体无完肤,私下里却“赐之诲笔,存慰温厚”。

对王安石的倔强,早在马政部门任职期间,司马光就领教过。春日牡丹盛开,上司包拯置酒,召诸同僚赏花。领导劝酒,司马光虽不喜酒,也勉力喝几杯应景,但王安石凭包公如何劝,始终滴酒不沾。领教过却还要尝试,只能说明司马光内心的忧患之深。

无力改变政局,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安石实行新政,司马光唯有逃离,逃得远远的,逃到洛阳去。在牡丹花香里,他不是沉沦,而是将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进行到底—继续编纂《资治通鉴》。而王安石,目送着司马光的背影,内心如五味杂陈:有失落,有惋惜,更有决绝和凛然。

至此,软绵绵的北宋王朝里,两个最剽悍的直男分道扬镳。虽然后来他们一直在关注对方,偶尔也会怀念那些一起走过的青春,但他们却绝无可能复合。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道路虽不同,目标却一样:都是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献祭自己。

独乐时光

1073年,洛阳,司马光的独乐园建成。此时,距他离开京城已整整两年。此园大约20亩,有流水、池塘、小岛、修竹,间之以读书堂、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只听名字,还会以为这是哪位雅士的大观园。

其实,对司马光来说,不仅这些景观的雅称,就是独乐园的名字,也有自嘲意味:他为官清廉,不善理财,谪居洛阳已属不易,更何况还要发奋著书,哪有精力财力经营园子!司马光的粉丝、李清照的父亲曾透露:所谓“闲居的园林”,不过是司马公的自我慰藉罢了。

司马光这样解释:自己安贫乐道,为迂叟之乐,薄陋鄙野,不敢与君子共,故曰独乐。其实,他并不孤独。早在京城,他就带领着一个编史班子,谪居洛阳,班子成员仍与他患难与共,每日里做书蠹钻故纸堆,从字缝里审视历史的花开花落。

班子有明确的分工,三位助手负责不同朝代,儿子做校对,司马光自己要做的是统筹,以保证思想的正确、体例的统一、文风的一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力亲为。

谪居郁闷,著史又费神,但还是有高兴的事:程颢、程颐等硕儒不时来访。跟他们坐而论道,司马光心中晴朗了许多。偶尔有朋友来访,司马光也会偷闲一下,尽地主之谊,和老朋友范镇远足,由登封到龙门,将洛阳风光尽收眼底。

只是司马光没有想到,他在洛阳会一住15年。15年的光阴,将他从一个砥柱官僚变成耆耆学者。但他对京城一直投以关注的目光:新法来势汹汹,却弊端重重,自己只能沉默着,把目光垂向史书—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一招制敌的机会。

宰相用46年编奇书,皇帝不在意,敌军潜心学习踏平其半壁江山

1084年,《资治通鉴》终于杀青。只是,妻子张氏再也分享不了这份喜悦,她早在两年前就已仙逝。没有妻子的相陪,司马光真正感到累了。他已66岁,上天给予他的时间仅仅剩下两年。

而此时,力主变法的神宗已病入膏肓,亲密的敌人王安石也被罢相还家。司马光的机会终于来了。1085年,哲宗即位,反对变法的太皇太后终于祭起了司马光这杆大旗。

离开独乐园,司马光有些恋恋不舍,但朝政需要他,受新法所害的百姓更需要他,他的去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而非一人的荣辱。

在新旧两派的斗争中,司马光虽做了15年的看客,人望却有增无减。不久前,就在他赴京为神宗奔丧时,汴梁百姓发出了“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的恳请。那一刻,7岁时砸缸的冲动又回到了他沧桑的心中—他要一石击中新法这口大缸,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新法被一一废除。而他亲密的敌人王安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却回天乏术,最后苍凉病逝。司马光感到悲痛,他们毕竟是朋友;却并不内疚,他们只是听从各自的内心召唤而已。不过,没有了对手,司马光也迅速衰老,几个月后,便追随老朋友而去。

独立救援

在司马光一生中,儒学正能量一直是其内心的支撑,少年时一闪即逝的叛逆、中年时正气凛然的卫道、老年时出凡入圣的肃穆,都表明司马光是一个纯粹的儒者,一个至诚至性的国家主义者。

其时,北宋政局微妙,文化飙升、经济动荡,内有农民起义绵绵,外有辽、金窥伺不断,如何将外强中干的国家变得富饶强壮,是司马光与同时代知识分子共同的梦想。只是他与那些激进人士如王安石不同,他太清楚一个中空的国家如同一个危重的病人,经不起猛药的折腾,只能慢慢调养。

他开出的药方是温和的中药:德治,以德感化民众;学史,以智启迪圣君。

修德不成问题,遵循孔夫子的教导即是。从五六岁说谎始,以7岁砸缸终,司马光修德,只用了一两年时间,便成为日后全民的道德偶像,以至于陕州、洛阳的百姓一做错事,就忐忑不安:“司马公会不知道吗?”

甚至,德高望重的司马光的身体状况也影响到了宋朝与辽、夏的关系,有司马光当政,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不过,对此类事,司马光只淡淡地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

而修史,则要坎坷得多。早在少年时代,《左传》就以其故事性吸引了司马光;中进士后在地方为官的几年,史学,则以其实用性走进了他的视野。

治乱成败、是非功过,其实一直都是当代史。几千年来,没有谁能跳出这个怪圈,就像溺水儿童几乎必然会死去一样。因此,打破这口缸,将这些散乱的历史整理成册,从草蛇灰线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给北宋王朝以借鉴,就成了司马光一生的梦想。

从20多岁到66岁,司马光始终埋头于一件事:编史。从青年到暮年,从京城到洛阳,他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正史、野史、谱录、别集、碑志中披沙拣金,考异近3000条,征引300多种文献资料,终于在生前圆满完成任务。

宰相用46年编奇书,皇帝不在意,敌军潜心学习踏平其半壁江山

可惜,他没有想到,他寄予厚望的北宋皇帝会如此不给力,《资治通鉴》问世仅43年,女真铁骑就踏遍了大宋的半壁江山。倒是元朝统治者孺子可教,做了他忠实的弟子:以司马光的治乱思想为指导,以《资治通鉴》的总结为理论,最终囊括了大江南北。

纵使他的初衷付诸落花流水,司马光也不必郁闷。青史之中,他为儒生的形象划定了新的制高点,他的独立救援也力透纸背,让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有了虽苍凉却也坚定的亮色。

春风十里,不如读史。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taohistory),和T君一起读历史。

本文作者|箜篌引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