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伤寒论》第一百二十条解密

 johnney908 2017-06-03

    关键词:火法不能用作汗法 

   《伤寒论》第一百二十条原文: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为火邪。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文意:脉浮:脉浮的病。脉浮病外,脉沉病里。故脉浮,指太阳经外感病。

          宜以汗解:应当用法汗法因势利导,促使病邪随汗而出。

          用火灸之:用火灸法治疗太阳经外感病。

          邪无从出:邪气没有出路。此处有一个道理必须明白:汗法=解表药+补正药(治疗内伤药);解表药又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种,补正药又分为益气药、滋阴药、养津药、不血药、助阳药、补精药六种;外感病的机理=内伤+外邪;就是说用汗法治疗外感病是在疗内伤补充正气的基础上,通过解表药打开鬼门,推病邪外出,它的内动力是正气。所谓正不容邪,邪在正的推逼下,只能从鬼门而出。而火法只是用热能强开鬼门,非但不能补正,且有伤正的可能性,因此,邪在无正气推动的基础上很难从鬼门排出,相反,新的病邪很有可能乘虚而入。

         因火而盛:(邪气)乘着火势而转盛。

         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病家从腰以下一定感到沉重麻痹。为什么呢?火为阳邪,其一,伤阴,其二,驱阳于上,形成上阳下阴,阴则血流不畅,故腰一下必重而痹。

         名为火邪:(这种病)名字叫火邪。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要自动解除这种病,前提是病家必须先感到烦热,烦热之后,如果发汗,病情就能解除。必须注意,这里强调"自解",因为自动出汗的前提是人体阴阳调和。

         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解:凭什么知道烦躁之后会有汗出而解呢?因为诊脉时脉像浮而阴阳调和,因此知道出汗后病情会自动解除。这里要反问一下,如果没有自解,该当如何处理?可做两种假设:其一,上热下寒(戴阳),可用补下清上法治疗;其二,少阴阴虚热化,可用补阴清热法治疗。

   诊断意:本条为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阐明火法不能用作汗法的道理;其二,揭示汗法的机理。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