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伤寒论》第七十九条解密

 johnney908 2017-06-03

     关键词:栀子豉汤·湿热型心脏病·辨证论治                                                  

    《伤寒论》第七十九条原文: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文意。发汗:表证采用了发汗法治疗。从下文知,此病家的外感病是太阳经层面湿热证。本来此种证的治法应是祛湿清热解表,方用越婢汤加减,但医家不察,却用了麻黄汤发汗。因此,湿热未除,还可能向里转移。向那儿转移呢?向有内伤处转移。内伤在哪里?从后文的转归描述看,此病家内伤在心脏,属湿热型心脏病,因而,湿热外邪就像心脏转移。

               若下之:若果医家还未查明病情,把心口满闷的症状,误以为阳明府热实证,又采用了下法治疗。此种治疗会有什么结果呢?下法伤阴,阴虚生热。

               而烦热:因而出现烦热症状。这个症状是在错误的下法治疗基础上出现的,因为津伤生热,故而烦热。

               胸中窒者:胸中阻塞不通的。胸中为什么会阻塞不通呢?因为湿热阻滞血脉,心脏自身供血不足。

               栀子豉汤主之:用栀子豉汤主治。栀子豉汤专清热透湿开窍,故可治之。当然,若兼有气虚之象的,自应补气,若兼有血瘀之象的,自应加活血之药。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借案说教条。本病案的实际病情是:太阳湿热证加旧有湿热型心脏病。其学术意义有二。其一,湿热型心脏病,若遇外感,必是太阳经湿热证。其治疗应迅速解除太阳经的湿热,否则,病邪便会向心经转移,加剧原有的心脏病。其二,对于外感病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在正气上支的情况下,可径直去驱赶外邪,外邪清除,心脏自会好转。但若正气不足,必须予以补正,以支持心脏的工作。余曾遇气虚型湿热型心脏病,用栀子豉汤加人参血竭,非常有效。

                                                                            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