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云水禅心688 2017-06-04

疏风止痛方《针灸逢源》

【处方】百会、风门、太渊、中脘

百会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百会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风门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桡动、静脉。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太渊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中脘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雷头风、两额角痛

【操作】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方义】百会属于督脉,居于头顶,足太阳、少阳、厥阴在此交会,亦称“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故本穴为升阳举陷之要穴;风门为手足太阳之会穴,别名热府,背俞,热府俞,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疏散太阳经之经气,,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可疏风散邪,清热解表;太渊穴,肺经之输穴,五行属土;肺之原穴;会穴之脉会,具有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之功效;中脘属任脉,是胃气汇聚之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又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交会穴,为后天脾胃精微之气化生输布之枢,三焦气机升降之枢,主升清阳,降浊阴;百会与太渊相配,散风行气,风门与中脘补益气血,四穴相配,使气行升降有序,针对雷头风之病机,疏风止痛,直达病所,疗效显著。


祛风活络方《医学纲目》

【处方】丝竹空、风池、合谷

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布有面神经颧支,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额支。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丝竹空

风池即眼平视,瞳孔直上,当眉毛上缘处,即鱼腰穴的稍上方。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风池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而有桡神经浅支,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有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

头痛针灸经典处方分享(四):疏风止痛方,祛风活络方

合谷

【功用】祛风活络、通经止痛

【主治】偏正头风

【操作】针刺丝竹空沿皮透率谷;针刺风池横针入1. 5寸透风府。各穴灸3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义】丝竹空,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巨髎、目髎,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安神的功效,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目翁,眼睑润动,视物不明,癫痛等;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可以疏风散寒,行气止痛;合谷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为手阳明之原穴,可以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丝竹空为三焦经经气之所收,风池为祛风止痛之要穴,合谷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三穴相配,散风与行气相顾,通经与传输相合,对于偏正头痛均有良好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