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背肩痛针灸处方分享(二)——通经活血方,清热消肿方

 昵称42213256 2017-06-18



通经活血方《针灸大全》

【处方】后溪、列缺

后溪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指背动、静脉及手背静脉网。

项背肩痛针灸处方分享(二)——通经活血方,清热消肿方

后溪穴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一说“腕上一寸”(《太平圣惠方》)。或以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处是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

项背肩痛针灸处方分享(二)——通经活血方,清热消肿方

列缺穴

【功用】通经络、止疼痛

【主治】外感风寒后颈项疼痛

【操作】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二穴均可直刺,后溪直刺0. 5-1. 5寸,列缺直刺0.5-1寸,7次为1个疗程,或以症缓为度。

【方义】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为经气所注之处,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具有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之功效;列缺穴为手太阴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具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的作用;后溪通于督脉,主治颈项部疾病,列缺为肺之络脉,可以宣肺散寒,疏风止痛,并且有“头项寻列缺”之说,两穴作用相近,功效专一,共同针对颈项部的风寒湿邪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清热消肿方《针灸大成》

【处方】肩髃、风门、中渚、大抒

肩髃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

项背肩痛针灸处方分享(二)——通经活血方,清热消肿方

肩髃穴

风门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

项背肩痛针灸处方分享(二)——通经活血方,清热消肿方

风门穴

中渚

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以及手背静脉网和第四掌背动脉。

项背肩痛针灸处方分享(二)——通经活血方,清热消肿方

中渚

大杼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

项背肩痛针灸处方分享(二)——通经活血方,清热消肿方

大杼穴

【功用】清热消肿、通络止痛

【主治】肩背红肿疼痛,

【操作】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方义】肩髃出《针灸甲乙经》,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为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功擅通经活络,疏散风热;风门为督脉、足太阳之交会穴,别名热府,背俞,热府俞,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疏散太阳经之经气,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可疏风散邪,清热解表;中渚又名下都,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穴位,为本经脉气之所注,具有疏散少阳气机,解三焦之邪热,活络止痛之功;大杼穴又名背俞、百旁,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又是督脉之别络,手足太阳之会穴,八会穴之骨会,本穴位于项后,脊背之首,其深部又是肺脏所居,按“风从上受”,“肺合皮毛”,此穴是风邪侵袭的重要门户,有祛风散寒,解表退热,宣肺平喘消肿止痛壮腰利膝之功效;肩髃、中渚疏通肩臂部之气血,理筋止痛,风门、大杼穴调和背部之气血,四穴相配,直达病所,功效相应,共奏消肿止痛,清热通络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