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比较

 GXF360 2017-06-04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比较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比较

刘建昌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钦州市 535000)

【摘要】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分别联合不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2)。治疗组患者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2±1.03)d,对照组为(6.15±1.4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和裸眼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组间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1例(2.27%),对照组复发4例(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生物羊膜移植术均能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更利于术后角膜创面愈合,复发率更低。

【关键词】翼状胬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生物羊膜移植术

翼状胬肉是眼科较为常见的角结膜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接触日光、风尘、烟雾等刺激因素的户外劳动者发病率较高[1]。该病除了会影响患者眼部美观,还可因翼状胬肉向角膜内发展造成瞳孔区覆盖而影响视力,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眼球运动障碍。手术切除仍是翼状胬肉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0% ~70%[2],因此目前多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各种移植手术来降低和防止术后复发。近年来我院采取翼状胬肉切除分别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本文就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共86例,均为初次发病。排除眼部外伤、烧伤或化学烧伤、退化性角膜结膜病等病史以及复发性翼状胬肉、沙眼、过敏性结膜炎、慢性泪囊炎、甲亢、糖尿病、类风湿等眼部或全身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男20例,女24例;左眼23例,右眼21例;年龄34~70(45.67±5.13)岁;病程1~6 (3.15±0.62)年;胬肉侵入角膜缘内 2.0~5.5 (3.41±0.82)mm。对照组男 19例,女 23例;左眼22例,右眼20例;年龄34~71(45.83±5.07)岁;病程1~7(3.24±0.55)年;胬肉侵入角膜缘内 2.1~6.0 (3.48±0.76)mm。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术前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在胬肉下方行浸润麻醉,在翼状胬肉头部外侧方用带齿镊夹持胬肉头部,在胬肉头部前0.5 mm处用小圆刀切开角膜后行角膜浅层剥离,将胬肉组织分离开来,然后用手术剪刀在胬肉组织上下缘切开球结膜,钝性分离胬肉及其下的角巩膜边缘粘连,最后在根部将整个胬肉组织切除。完成上述切除手术后,①治疗组:根据巩膜裸露面积在术眼颞侧上角缘处切取带有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瓣移植片,移植片大小略大于胬肉切除后的缺损处,将移植片上皮面朝上平铺于胬肉切除缺损处,角膜缘对合好并以10/0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固定。②对照组:将生物羊膜浸泡于25℃~30℃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复水10~15 min,剪去略大于胬肉切除后的缺损处面积的羊膜移植片,上皮面朝上平铺覆盖于胬肉切除缺损处,边缘对合好并以10/0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术眼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术眼绷带加压包扎24 h后,用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4次/d,连续用药4周,术后2周拆线。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和裸眼视力,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痊愈:手术区光滑洁净,结膜平整无充血,角膜创面上皮覆盖,无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复发:结膜充血明显,局部增厚,角膜创面有新生血管及胬肉增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比较 治疗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3~7 d,平均为(4.62±1.03)d;对照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5~9 d,平均为(6.15±1.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3,P=0.002)。

2.2 散光度及视力比较 与术前相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和裸眼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和裸眼视力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角膜散光度术前 术后裸眼视力术前 术后治疗组 44 1.60±0.31 0.62±0.07*0.25±0.09 0.52±0.15*对照组 42 1.58±0.28 0.60±0.06*0.24±0.08 0.50±0.16*t值 0.314 1.420 0.544 0.618 P值0.755 0.159 0.588 0.538

2.3 随访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0.5~2.0(1.21±0.43)年。治疗组痊愈43例,复发1例,复发率为2.27%;对照组痊愈38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9.5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3,P=0.151)。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轻微眼痛、流泪、异物感等反应以及结膜和植片不同程度水肿或充血现象,但均在术后1周左右好转。两组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严重者胬肉可增长至角膜中央而遮挡瞳孔,不仅影响患者眼部美观,还会影响视力。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5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高达39%[3],对中老年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关于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解释清楚,可能与长期野外工作环境、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而最近研究显示该病与遗传因素也密切相关[4]。由于手术造成角膜缘和干细胞的局部缺失以及组织完整性和再生功能受损,传统手术切除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很高,以往人们采取切除联合药物、冷冻或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控制仍不理想。随着对角膜缘干细胞和生物羊膜研究的不断深入,切除联合这两种材料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逐渐得到推广[5]

角膜缘干细胞是分布于上下角膜缘且具有强大复制潜能的细胞,其不断分化与增殖能补充脱落和受损的角膜上皮,对于维系角膜上皮完整性和病理性修复具有重要意义[6]。由于眼表上方面积较大、具有丰富结膜且有上睑遮盖,因此常作为大部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供体部位。健康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能为角膜上皮细胞更新及再生提供源泉,有利于角膜创面上皮的增生修复,并形成类似“栅栏和堤坝”的屏障效应,抑制浅层新生血管或病变结膜组织长入角膜,从而有效防止术后复发[7]。此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更接近于生理性修复过程,移植后与自体组织无任何排斥反应,通过局部快速分化和增殖来促进角膜创面上皮的快速修复。羊膜是一种无血管和神经成分且有一定韧性的透明生物膜,具有与角膜和结膜相类似的基底膜结构,复水后可作移植用,能提供健康的上皮下基质微环境,从而促进角膜上皮增生、移行和黏附。此外羊膜富含胶原酶抑制剂,通过移植蛋白酶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移植新生血管生成和瘢痕增生。由于羊膜移植后主要是依靠促进周围正常角膜上皮分化、增生和移行补充来达到角膜创面修复的目的,因此其愈合时间相对较长,而创面愈合缓慢也为结膜和筋膜组织再次侵入角膜上皮提供了潜在机会,导致复发率相对较高[8]

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这两种材料移植术的优劣性进行了阐述。汪迎等[9]将原发性翼状胬肉 64例(75眼)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仅1例复发,复发率为1.47%,而对照组共7例复发,复发率为1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更优。于晓明等[10]共纳入35个随机前瞻性对照试验涉及3 126只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干细胞移植组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羊膜移植组更低,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更短。本研究中我们对86例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则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与上述研究报道是一致的,符合自体角膜干细胞更接近生理性修复而能够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原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体现了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所纳入样本量过少等原因所造成的,我们拟加大研究样本量来继续观察分析。

综上所述,从临床疗效来看,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生物羊膜移植均能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但相比较而言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促进角膜创面上皮修复和减少术后复发方面体现出一定优越性。

参考文献:

[1]李兆瑞,刘二华.原发性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4):660-663.

[2]沈林雄,蔡继林,黄楚良,等.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自体结膜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5):303-305.

[3]刘小勇,张晓玲,周 清,等.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517-3520.

[4]马晓爽.手术切除联合字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99.

[5]戴 静,李大鹏,邰春平.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患者泪液功能的临床分析[J].实用防盲技术,2013,8(3): 122-124,119.

[6]Wolbank S,Hildner F,Redl H,et al.Impact of human amniotic membrane preparation on release of angiogenic factors[J].J Tissue Eng Regen Med,2009,3(8):651-654.

[7]郑 霄,李翔骥,王 薇,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传统术式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19-121.

[8]牛丽霞.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比较[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6): 349-350.

[9]汪 迎,陈霞琳,高胡进,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64例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2):315-318.

[10]于晓明,吴欣怡.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Meta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1):66-71.

【中图分类号】R 77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575(2017)01-0120-03

DOI:10.11864/j.issn.1673.2017.01.41

(收稿日期:2016-10-21

修回日期:2016-12-17)

作者简介:刘建昌(1982~),男,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