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荣成,您知道村名中卫所寨墩屯夼疃等字的含义是什么?

 鲁军0ubhwsymi5 2017-06-04

   

生你养你的乡村也许她的村名很特别,小时候常常纳闷为什么除了姓氏不一样,后面的字也不一样,其实她是有着故事的。

村落,又称为“村庄”,不同村落姓氏不同,名字后缀也各异,王家庄、李家屯、刁家沟、德胜寨……



荣成历史上村落大幅度增加,是在明洪武年之后。主要是军事移民带来的人口和村落增加以及之后的繁衍。因此,荣成村落名称有着以军事建制和设施命名的突出特点,卫、所、寨、墩、堡等成为村庄的后缀较多。


   明朝荣成卫所寨墩堡示意图


人和镇靖海卫村


寻山所


马家寨


东烟墩村


驻军司令机关筑墙设门为卫、要塞名为“寨”、烽火台为墩等。寨、墩、堡往往依山而建,御敌难攻。卫寨中军属和提供补给的百姓聚集成村落,军事用途结束后形成的村落保留“卫”、“寨”、“墩”字。如成山卫、靖海卫,宁津所、寻山所,马家寨、得胜寨、光禄寨、东墩、东烟墩、烟墩角等等。


罗山寨西墙遗存


罗山寨南墙


光禄寨西墙烟墩



成山卫北城门(南向北)


靖海卫故城遗址东北角遗存


宁津所古城遗址


因时而建名为“屯”。屯者,围而时建。“屯”字本身就有“围起来”的意思,战乱时期,据说用于屯粮、屯兵临时围建的村落以“屯”作为后缀,如荣成寻山街道的青安屯、石岛港湾街道的毕家屯、上庄镇的蔡官屯等比较典型。但战争过后,百姓更愿意找一处靠山靠水的地方居住,所以如今以“屯”后缀的村落相对较少。


蔡官屯       


崂山屯村


荣成更有比较特别的村落后缀——夼,沿海一带惯用的“泊”,这些后缀可不是乱写,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在荣成,懂得看村落的后缀,通常能直观地了解村落的事件、地势、产业、功能等多项信息。



院夼村


山间谷地名为“夼”。夼者,大川也,山间谷地称之为“夼”,旧时荣成百姓选择山谷聚集建立村落,最重要的是山谷中气候适宜,外来的强风可以被山峰挡住,带有湿气的海风爬过山顶进入山谷容易形成降雨,所以山谷之内往往四季如春,石岛港湾街道的唐家夼、滕家镇的马草夼以及柳夼、雨夼都是代表。以“大川”来分析“夼”,是因为俯瞰山地,山谷就像河川一样川流其中,所以山谷的村落用“夼”字后缀,也是荣成的一大村庄特点。


马草夼村


荫子雨夼沟


河滨平原名为“泊”。泊者,白日临水。荣成靠近海洋,众多渔民在靠海的平原边上建立村庄,这些渔民的船只白天会靠岸停放,岸即是“水边”,所以海边平原上的村落以“泊”命名。如石岛斥山街道的大泊子、小泊子、双傍泊,虎山镇的史家泊等等。


西泊子


农业种植名为“庄”。庄者,广种土地。这个字也很形象,村落百姓依靠广泛的土地种植业为生,所以有了“庄家”一词,也寓为“凭借广袤土地而有了家”。“村”比“庄”要大,是依靠种地后在寻找“寸土”种树的意思,也就是说除了田地还有果园,如埠柳镇的梁南庄、不夜村、石岛港湾街道的张家村等等则是其中代表。


尹格庄村


《荣成县志》中“不夜古城”图



手工制造名为“坊”。坊者,土方手工。旧时手工制造业种类不多,以砖窑、烧陶、打铁、纺织等较为实用,往往一个村都干这一行,他们的特点是要烧火,黄土垒砌成方形火炉则是家家必备,“土方”就成了标志,后来简化成“坊”作为村落后缀。例如石岛斥山街道的南窑、北窑等就是以烧砖瓦窑闻名。


北窑


迁移生根名为“疃”。疃者,留童守田。疃的本意是“野兽践踏过的地方”,而在荣成,过去外地人迁移至此,往往只有几户人家,例如大疃镇大疃村、石岛港湾街道的姜家疃、上庄镇的吕家疃等,选择“疃”为村落后缀,据说是因为这些人祖上不是本地人,但生下的孩童都留在了这方田地上。后来这些外地人在荣成生活互相扶持聚集,并以其中大户人家命名,如大疃以汤性较多即是如此。


大疃村

姜家疃

荣成的村落零星散布,很多村落建于明代,都是传统文化古村。在高速发展的荣成市,在高楼大厦的建筑中,在五彩缤纷的霓虹下,这些古村像是波澜不惊的老者,每当人们走进去,内心总会感到一份超脱的宁静。


(据“威海生活君”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