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论中医没问题”

 蛋壳小妖 2017-06-05
原创“论中医没问题”--对中医存在问题的系统论述X

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问题。
事物正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并完美起来的。
中医几千年来,存在什么问题呢?
古人在思考,今人在思考,政府在思考,机构在思考,我也在思考。思考了很久很久。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那就是中医存在的最大问题竟然是没有问题!即“中医没有问题”!
不是吗?
1.没有中医解释不通的自然与社会现象。
对于浸透着“道”、“阴阳”、“五行”、“周易”等理论的中医来说。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一卦而备众象,一爻而明众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演绎出了宇宙、社会和人的无穷变化。”在这种特别的理论体系面前,世上还有什么自然与社会现象是中医不能阐释与推测的呢?不管你认可不认可,不管你觉得合适不合适。中医就以其特殊的推理方式进行着研究和探讨,并总会取得对于推理人而言是十分圆满的结果。现实的很多中医就真如算命先生一样沉醉于这种自我推演之中。
2.没有中医解释不通的人的生理与解剖。
在中医看来,人体有五个中心--即心肝脾肺肾五脏。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五脏与五官(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脾开窍于口)、五体(肝合筋、肾合骨、肺合皮毛、心合血脉、脾合肌肉)、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五志(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等相联系。但某一部位属性内部还有五行,还有五脏。如肝开窍于目,却只有黑睛属于肝,而白睛属肺,脉络属心,目胞属脾
,瞳仁属肾。耳属于肾,但耳廓上却存在着心肝脾肺等穴位。心主神明,应该主管人所有精神意识思维,但五志中的魄、魂、意、志却由肺、肝、脾、肾等主宰。肝主疏泄,应该管理所有情志。但喜、忧思、悲、惊恐却分别被心、脾、肺和肾所管理。其它部位,如面部、舌、鼻、口腔、脊柱、手掌、脚掌、肛门周围等无不可以划分成五脏所主片区。运动中的立、行、卧、坐、视,发声中的呼、笑、歌、哭、呻,气味中的臊、焦、香、腥、腐等都不能缺少任何一行和任何一脏。本来脾开窍于口,是辨别味觉的器官(脾开窍于口,脾和则能知五味矣)但味觉中的酸、苦、辛、甘、咸等却又都与五脏相关。同样,前阴后阳,手阳脚阴,上为阳下为阴,但阴中又分阴阳,阳中还有阴阳。如此看待人体,解释人体,就没有解释不通的解剖和生理现象了。
3.没有中医解释不通的病理现象与规律。
疾病是什么?
在中医看来,疾病是阴阳失调,是寒温错杂,是升降紊乱,是正虚邪实,是脏腑和气血功能失调,是经络不通。所有这些理论是一种宏观得不能再宏观的观点,甚至就是哲学观点。用它们来解释疾病,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还真讲得通,并令人信服。古今中医真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解释疾病,并且沉浸在一种自我欣赏与荣耀之中。比如发烧了,从阴阳角度看肯定是阳热太盛,《内经》言“阳盛则热”,这一观点应该是比较公认的。但临床有些病人偏偏发烧却又身体虚弱,四肢厥冷,少气懒言。显然这又与气虚、阳虚相关。于是,气虚发热或阳虚发热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了中医理论。本来阳盛生热,但气虚也发热,阳虚也发热。后者明显与《内经》“阳虚生(外)寒”的常理相矛盾,但中医就理出来了,论出来了,还大家都信,当然有时候运用大量热药真还能退烧。关于五更泻,有用肾阳虚解释的,有用肝失调达解释的,还有用寅时肺气虚寒解释的。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本身没有标准,自以为是,总以正确标榜自己。从目前来看,在用中医理论解释疾病的机理,即所谓病机上,真还没有翻不过去的坎!但有时候它们理论上相互矛盾,常常弄得人无所适从。
是的!大道而简的哲学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肯定能够给复杂的疾病一个一个宏观而圆满的阐释。但这种阐释对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却可能没有任何用处。
4.没有中医辨不出来的证。
中医看病强调辨证论治。辨证是在四诊合参基础上,辨明病变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机的一种方法论。临床主要运用四诊所得到的资料,主要依据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思辨。有症状,特别是症状一致时当然能辨,也好辨。而症状矛盾时,中医有“但见一、二症便是,不必悉备”,有“寒热真假”和“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还有疾病上下不同如“上寒下热”、“上热下寒”或疾病内外有别如“外寒内热”、“外热内寒”等。当症状同脉象舌象不一致时,可以“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总之,一句话,一定要弄一个阴阳气血失调或邪气附体出来。有些人没有症状,没有所苦,或者只是亚健康(亚健康本身没有病啊!),但他们的舌象和脉象总会被中医发现问题。这时候中医反而会因为自己的摸脉和看舌而沾沾自喜,他们会“无症从脉”,或“无症从舌”。就凭自己主观的对脉和舌的判断(舌象和脉象本身是客观的。但受摸脉和看舌人的水平、标准、喜好、经历、认知等的不同,而会得出不同的脉象和舌象)从“无”中生出一大堆“有”来!
你见过中医看病辨不出的证来吗?
5.没有中医开不出来的方,治不了的病。
由于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由于任何情况下都能辨出证来。根据辨证是前提,论治是结果。有什么样的辨证就有什么样的论治;辨证准确,论治就会有效的认识,在传统中医眼里目前没有治不了的病。癌症在中医眼里是正虚(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邪实(痰、瘀、毒、热等),肥胖在中医眼里脂肪成了痰湿,炎症在中医眼里也是邪实(热毒)与正虚(气虚或气阴两虚),高血压成了肝阳上亢或痰湿阻络,糖尿病在中医眼里多为阴虚内热,肾衰竭在中医成了肾阳虚与水毒互结,心血管病成了瘀血和痰浊痹阻。而对于上述阴、阳、气、血不足之正虚和痰湿、热毒、瘀血、阳亢、外邪等邪实,中医都有相应的处方和药物。理论上补了阳阳就壮了,益了阴阴就足了,补了血血就多了,补了气气就充了,甚至还有“血肉有情之品”呢!哪有补不起来的正虚呢?而对于痰浊,可利、可燥、可发散,对于瘀血可疏通、温通和破血,对于热毒可清利、可清解、可清透,阳亢可镇肝熄风、可宁心、可滋阴潜阳,外邪可发散、可涌吐、可泻下。哪有祛不了的邪,泻不了的邪实呢?
中医认为疾病之本,本于阴阳。将任何疾病都归于“阴阳失调”四个字。看不见具体疾病,只看见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最终只是阴阳两极的水平问题。理论上针对阴阳之偏颇,一方面扶阳或抑阳,一方面抑阴或扶阴,哪有调不过来的阴阳呢!!!
你想一想吧,在理论上,有哪种病是中医治不了的?
如果碰巧治愈几例,就不得了,会将治愈之方药奉为圭臬,推而广之,并四处介绍其经验。仿佛他成了世界上佛,没有不能普度的众生!
二、到处是问题,永恒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生理与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人类的认识都非常有限,许多现象无法很好地、合理地解释。而且,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将涌现。问题是永恒的。
1.广泛存在着无法解释的自然与社会现象
天地的形成真的是混沌无极,裂变为二极,然后清阳上升积为天,浊阴下降积为地吗?
黑洞能吞噬、扭曲、焚毁任何物质,属火热,阳之极。黑洞内部则为冰凉世界,阴之极。生命一旦接触黑洞,躯体虽然焚毁,但阴极生阳,灵魂将穿越黑洞,在另一个世界里化形为新的生命。对吗?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遵循“阳化气,阴成形”。阳是太阳?阴是月亮?
人体如何起源?“人始成,先存精”?精是什么?
是土克水,还是火克水?是水生木,还是土生木?
物极必反,阴极必阳!中国股市长期极弱,横了多长,就一定竖多长!竖起来了吗?
向日葵属于火,属于阳,同气相求,才永远向着太阳。对吗?
中医张三说“雪莲花能清热解毒是因为生长在高寒地带,禀承寒凉之气,属大寒之品”。中医李四辩解说“它能在高寒地带生存,内体一定充满阳气,乃大热之属才对,有温补机体的作用。”你说哪种观点正确?
2.广泛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人体解剖与生理现象
大象脑比人类大,清阳更多,更应该灵敏聪明?
扁桃体、阑尾、腺样体是多余器官吗?
哈欠因疲劳,太息多不舒,真的?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流泪?泪水来自肝吗(肝主泪)?
做梦是怎么一回事?是心神游走于外吗?
舌苔与胃有关系吗?寸口脉联系肺吗?
口腔大约有600多种细菌,它们对人体到底有什么作用?
颈动脉窦如何反馈性调节血压?推桥弓降逆吗?降什么逆?
脊柱为什么要几十个椎体构成?少些不是更稳定吗?
颈、胸、腰椎有明显分界线吗?后纵韧带为什么在腰4、5平面以下变窄呢?这可是椎间盘突出好发的主要原因。
小儿桡骨小头为什么生下来不能粗一些呢?
……。
3广泛存在着无法解释的疾病的具体原因。
笔者认真阅读了《儿科学》和《内科学》,发现几乎所有疾病,如小儿髋关节疼痛综合征、小儿肌性斜颈、儿童脊柱侧弯、小儿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小儿夏季热、小儿肝脾肿大、川畸病、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小儿弱视、青光眼、白内障、近视、肠易急综合征、湿疹、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小儿巨结肠病、腺样体肥大、小儿听力障碍、口吃、小儿语言障碍、癌症等病症,现代医学都认为或多或少存在没有弄明白的地方。有些病甚至没有一点经验,没有一点认识,完全是对症治疗,以延长生命。
4.中医的疗效数据在哪里?
任何疾病中医都能辨证,都在辨证,都开出了处方。而且开处方的中医都认为处方有效。但目前中医无论内科、外科、五官科、针灸推拿科等都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笔者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助的小儿推拿防治儿童感冒、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脾虚的推拿方案的制定等三个课题。在文献整理时发现数百篇临床文献中竟然找不到几篇符合循证医学的文章。国外对针灸文献进行的循证医学统计也表明,其疗效并不可靠。
三、“中医没问题”的危害
中医自认为在解释自然、社会、人类生理与解剖和疾病规律,以及治疗上没有问题。但现实却问题成堆。这本身就说明了中医存在问题,说明了中医理论已经严重脱离现实生活。
个人认为中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用哲学观看问题
过去很多关于中医的辩论,都认为中医理论是正确的。怎么会不正确呢?本质上它是一种古代哲学观念。虽然古代,那它可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朴素的经验和认识的升华,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上的人类的共识和魂灵,是中国人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准则。这种准则是一种联系的,动态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因而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非常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如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肯定受到大自然的影响,肯定会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产生反应。“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永恒的真理。人的生命和一切功能都是大自然雕刻而成。中医将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看作正气,将自然界的变化看成邪气,得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结论。又如人的脏腑与国家政体相对应,心是皇帝、肺是宰相、肝是将军、肾负责建筑(“作强之官”汉代官名)、脾管理粮仓。官位有了,中央和地方有了。部门之间要联系,中央和地方要联系,要有驿道,于是经络学说应运而生(经络学说一定是天人合一认识论的产物,不会有实质!)。又如白天和夜晚完全对立,但又互相依赖和转化。白天光明、温暖、兴奋活跃,夜晚黑暗、寒冷、万籁俱寂,由此建立起阴阳学说,并用阴阳学说来看待健康(阴平阳秘)、睡眠(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运动(阳主动、阴主静)、呼吸(一呼一吸阴阳生)、汗出(阳加于阴谓之汗)等等。对于这样的看法,你能说它有问题吗?然而,哲学毕竟是哲学,世界观毕竟是世界观,用它指导养生和保健,以及作为治疗疾病的原则是对的。正所谓“疾病虽繁,万变不离其中(宗)”。但这种认识对于揭示具体疾病的本质却几乎没有意义!临床上,作为医生的我们需要的恰恰是具体疾病的病机。具体疾病的病机才最富有针对性,才是治疗之本。例如发烧,有物理性、感染性(细菌、病毒、支原体还各不相同)、免疫性、中枢性等,原因十分复杂。理论上,只有找出了真实的病因,弄明了具体病理,针锋相对进行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中医则根据发热的状态不同(中医的的特点就是从疾病的状态入手)将其分为起病急、病程短、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的外感发热和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烧的内伤发热两大类。外感有风寒、风热、风湿,外寒内热等几种,内伤也不过五脏六腑热、食积热、阴虚热、气虚热和阳虚热等几种。因为中医以发热状态为研究对象,常常也能退烧,但相对于西医寻找具体病因来说,反而是治标不治本了。同理,关于咳嗽,中医也是根据咳嗽的状态将其分为外感咳嗽(风寒、风热、燥邪)和内伤咳嗽(痰湿、痰热、肺热、肝火、肺肾阴虚)等几种类型,但西医却划分为炎症、过敏、感染、纤维化、理化因素、肿瘤、鼻咽疾病等,且每种因素还要具体化,如不同的过敏原、不同的病原微生物等。又如对于疟疾,中医以患者主诉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进行辨证,初期发热重恶寒轻就是执疟,恶寒重发热轻就是寒疟,寒热平均就是正疟;集体爆发就是瘴疟;中期体质虚了,就是虚疟,后期肝脾肿大了就是疟母。西医认识到感染疟原虫才是疟疾的关键病理,在他们看来,热疟、寒疟、正疟才是表象,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实质都是蚊子叮咬感染疟虫所得,都应该算是瘴疟。
可见,运用哲学性世界观看待健康和疾病有道理,讲得通,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指导对疾病的治疗。但因为是哲学观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因此,它不但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物,还适用于天象、地理、军事等。但这种认识论和在这种认识论主导下的方法学(各种辨证方法与方药)却不能揭示健康和具体疾病的实质。因而无法科学地指导对疾病的精准治疗,也不能推动学科的进步。这是中医长期停滞不前和近代落后的根本原因。
2.概念模糊
中医用哲学观看问题,而且是古代的哲学观。它以阴阳阐明对立双方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以五行和经络解释各种联系,以精、气、神演绎生命。由于阴阳具有相对性,由于五行分类的局限性和经络无实质性(至今未明),以及精、气、神等概念的非专一性等,所有这些导致了整体中医的模糊性。
(1)中医脏腑无实质。中医的心不是现代的心脏,而是包括了现代的心、血管、脑、汗腺等器官。中医的肺不是左叶肺和右叶肺,它包括了肺、气管、支气管、鼻、咽喉、大肠、寸口动脉等。中医的肾包括了肾、膀胱、脊、骨、大脑、生殖器官等。中医的脾包含了整个消化器官,包括了骨髓,包括了肝脏,还包括了运动器官肌肉。这一点,现代中医已经予以承认,即中医研究的不是某一个器官,而是若干脏器集合而成的功能状态,即藏象(中医认识人体解剖生理同认识疾病一样,也是从状态入手的)。又如“筋”,为肝所主。但与筋并列的还有肉(脾所主)、脉(心所主)、骨(肾所主)和皮毛(肺所主)。显然筋是独立于肉、脉、骨和皮毛四者之外的。但目前学术界概以“软组织”命名筋,这是不恰当的。其实,中医的筋应除开肌肉、血脉及脂肪等而专指肌腱与筋膜。其它,诸如三焦、命门、腠理、玄府、募原、吭嗓等,至今也无法准确定位和获得解剖学支持。
(2)经络和穴位模糊。经络是用于人体各个部位联系的,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关联。《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支节。”。《内经》还说“经脉者,脏腑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由于中医脏腑没有实质。作为枝叶的经络又怎么可能有实质呢?
从历史上看,西汉时期出土的书和木头人上都只有11条经络。十二经脉是后人为应12个月和24节气(12正经左右各1合为24),并使线条左右对称与平衡而随意加上去的。穴位365个,也是想当然的,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如《素问·气穴论》“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灵枢·九针十二原》亦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
虽然现在人体经络模型上经络的线条很清楚,穴位的点也明明白白。但那不过是艺术品!其实,那根线条和那个点到底在人体有多深,有多宽,有多少角度,有多长,体积有多大,谁弄得清楚呢?况且,现在已经证实非经非穴在针刺的时候同样能调节人体。
(3)气血模糊。卫气行于脉外,怎样行?营气行于脉中,它与血液如何区别?元气、宗气、肾气、肺气、肝气、心气、脾气、胃气、冲气,它们到底是什么气?有何本质特征?清气上升于头、于胸,浊气下降被排出,它们是精微与糟粕的称谓吗?君火、相火、命门之火、元阳又如何区别?气血的来源共有三条,一由肺吸入清气所化,二由脾胃上输精微物质化生,三乃肾精所化。三者所化生成的气血完全同质吗?我看它们不同质,但中医也没有加以区分。
(4)证候模糊。
“中医的证候不是清清楚楚吗?”
“辨证不是要求尽可能精准吗?”
“怎么会说模糊啊?”
我想,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你肯定会这样问。
我在说和是证候模糊不是指辨证。你辨得准,辨不准那是你的认识能力和水平问题。我说的是即使辨为同一个证候有时也不具备可比性,这是因为证候本身还存在不同的状态。并且这些状态至今没有引起中医关注和研究。
①不同年龄段证候混淆。人一生经历了生、长、壮、老、已。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脏腑、阴阳、精气等也随之变化。小儿脾肾多不足,故脾肾易虚;老年人脾肾随年龄而衰,脾肾也易虚;中年人脾肾虚了,多为先天或病理。三种情况都称为脾虚或肾虚,它们有差别吗?
个人认为差别是肯定的。儿童脾虚和肾虚建议叫做“不足”,因为是生理情况,一般不需要补益,只要注意饮食调理,一般都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充足。老年脾虚肾虚建议叫“亏损”,是衰老的必然结果,也是生理,但与之相应的是各个脏腑器官都不足,都衰退;如果老年人只补脾肾,欲其强壮,反而会打破脏腑之间的平衡而致病。中年人的脾虚肾虚才是病理,才需要治疗和补益。
②不同疾病证候有差别。疾病都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有时候一种疾病某一阶段的证候与另一疾病某种证候名称相同,但其本质却不同。例如疳积、癫痫、心下痞、惊风、不寐、噎隔(癌症)、肥胖等疾病中均可因痰气交阻。痰气交阻,名称虽然相同,但却不具备可比性。同理,感冒、癌症、疮疡、高烧、便秘等都有热毒炽盛,但各自疾病之间的热毒显然也有区别。胃脘痛、腹痛、呕吐、腹泻、疳积、发热等都可因为饮食积滞所致。这种痰气交阻,这种热毒,这种积滞,有些真是吃多了,生气多了,不洁之物感染了;有些却与吃、生气和感染并无关系。有些禁食,少食,心情舒畅,自我清洁,精心调护就会好;有些无论怎样消导,怎样解郁,怎样清解能都难于化掉。
③亚健康证候的误区。在健康和疾病之间,前苏联人别出心裁提出了亚健康概念。亚健康肯定不是疾病,这是学术界共识。西医直接称其为亚健康以示与疾病区别。但中医呢?也被人不加思考地分为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脾肾阳虚、肺肾气虚、肝郁气滞、肺肾阴虚等证型。中医界目前纠缠于谁分的证型更加合理。其实,在我看来,并非疾病状态的亚健康却运用了揭示疾病特征的病理性术语来概括,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慢性咳嗽、哮喘的肺肾气虚同疲劳后的一时性喘喝、汗出的亚健康的“肺肾气虚”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5)方药模糊。中药治疗疾病以中药的偏性去纠正疾病的偏性。中药之偏性表现为寒、热、温、凉(平)四性,酸、苦、辛、甘、咸五味,有毒无毒、归经和升降浮沉等。而四性、五味、归经、升降等又主要根据其临床作用推导出来。上千味中药,有动物、植物、矿物和人工合成,它们来源不同,质地不同,成分不同,药理不同,功效当然也不同。但当运用四性、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去归纳总结它们的时候,就使得所有中药千篇一律地固定于某一种模型之中,从而失去了自身鲜明的特性。
外国朋友问“临床上为啥不用单味药和单个穴位治病?”我说“我们用啊!”但他们说“90%以上的中医都是开出一张少则十多味,多则一大锅(包)的药组成的方剂,或者总是取很多穴位”。他们甚至认为我们自己对中药和穴位治病没有信心。在他们看来,如果一味药,一个穴位就真如教科书讲的那样好用,那就完全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的药和那么多的针了。
事实上,一张处方中,哪些药和哪些穴位必须用,那种中药和穴位的配伍会产生什么作用,并没有评判标准,也是一种个人认识,也是糊涂的。寒热同用,辛开苦降被大家推崇,认为平衡了阴阳,顺应了升降,但实际上阳药似火,阴药似水,升与降完全相反,辛和苦共处于一张处方中,会不会互相抵销而失去功效呢?麻、辣、烫有人喜欢,总还有人不喜欢,甚至会危害身体呢?!
青蒿素的研究成功,至少证明了在截疟处方中除了青蒿外,其它药真的浪费了!
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方法,让中药、方剂和穴位从糊涂中走出来,变得明明白白呢?
3.五行制化,牵强附会,循环往复。
因为以五行为指导,为中心。只有五行,于是有五脏、五官、五体、五气、五液、五声。这是体内。体外有五方、五气、五味、五色、五音、五谷、五果、五蓄等。因为是五,就不能四,也不能六、七、八。每一行类应的某种事物间它们种类不同,属性不同,中医都不管,均用五行来联系,来归类。如青色、东方、风、酸味、角音、春季、稻、兔、李子等均归于木行。这是古人朴素的归类方法。这种归类方法建立在取类比象基础上,它们之间的五行联系难免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嫌。如现代人设计了五行宫,将各种颜色、方位、音乐、五谷、五气、五蓄等按五行布局。让病人看到的,听到的,吃到的,闻到的和接受到的手法与药物都是所应的那一行。如木宫面朝东方,全是青色,吹的是风,喝的是酸酸的饮料,听到的是咪3音多的“摇篮曲”,吃到的是兔子肉,品的水果是李子等。他们期望脾虚病人在土宫中获得土气,肾虚病人在水宫中得到滋养,肺虚病人在金宫中强壮,心胆虚怯的病人在木宫和火宫中去锤炼等。由于有新意,也热闹了几天,但牵强附会,并不能如愿地调节好五脏,因而最终失败了。体内的五行归类也存在牵强附会,如肝与目、与筋、与魂,肾与耳、与骨,肺与大肠、与皮毛、与魄,心与小肠、与舌、与汗,脾与胃、与肌肉、与眼胞等。虽然有些资料证实它们之间可能有联系。但这种联系都不是唯一的,不是特定的,不能科学的加以证实。因而用它们来解释人体的生理与病理难免也就牵强附会了。
气血和脏腑之间有联系,有制约;人体抗病能力和致病因子之间互为拮抗。其联系、制约和拮抗关系相当复杂,有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光的、电的、感应的。而中医均用阴阳五行来解释。由于阳极化阴,阴极化阳,阴阳循环往复。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和我克,也循环往复。用以解释的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关系必然形成一种千篇一律的僵化的固定模式。在这个模式之中,相关的因子如气血、脏腑永远在转圈子,永远在循环往复。没有螺旋型上升,没有主导,没有进化和进步,也就没有了发展。
其实古人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的,如提出了金水相生,水火互济等。但在同样的圈子里,无论怎样发展都摆脱不了机械刻板的命运。
4.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并不是传统中医的模式,而是“大跃进”的产物!传统中医从来就强调“谨守病机”。由于传统中医的病就是咳嗽、发热、哮喘、厌食、腹泻、遗尿等主诉,因此谨守病机的实质就是认真分析主诉,找出产生这种主诉的规律进行治疗。《内经》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并提出了著名的病机十九条,还认真研究并总结了咳嗽(《咳论》--“肺之令人咳何谓也”)、发热(《热论》--“阳盛则热”)、疼痛(《举痛论》--“不通则痛”)和痹证(《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等的基本病机。传统中医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在看病,在总结。也只有这样的看病和总结,才不断有经方、验方出现,才能取得一些举世公认的成果,如青蒿截疟,砒霜治瘰疬恶疮,麻黄平喘,云南白药止血、六神丸利咽、冰硼散消溃疡,黄芪托毒生肌、珍珠粉宁心安神、天麻驱头风,水蛭疗瘀血,三七丹参治胸痹等。
清代医家章虚谷第一次提到了“辨证论治”四个字。到了大跃进时期,任应秋先生于1955年正式提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此后获得秦伯末、蒲辅周等相应,很快风靡全国。
辨证论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将中医引向了歧途。
“辨证论治”要求辨识清楚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和病机。听起来冠冕堂皇,合情合理。但却至少存在三大缺陷。
(1)主观性。由于医生的师承不同,悟性不同,对四诊的认识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地域不同等等原因,导致辨证的结果就是个人的主观意识。笔者曾经亲眼见到一位晚期肝癌患者因为面黄、目黄、小便黄,食少、腹胀、腹痛、胁下痞块,消瘦、腹水、水肿、神疲而分别找到广州的邓铁涛、北京的董建华和上海的姜春华、成都的卢火神等专家诊疗。结果邓老认为是黄疸,肝胆湿热,用茵陈蒿汤为主加减(邓老生活和活动在广州)。董老诊断为胁痛、臌胀,用柴胡疏肝散合五苓散治疗(董老是忧心忧国,日理万机的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姜老则判为虚劳,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重用红参、西洋参(姜老生活活动在养尊处优的上海)。成都卢火神则运用大剂量附片、干姜,显然是针对阳虚亏虚(卢火神卢火神,一生都只开温热药)。石学敏院士也对辨证论治进行过探讨,他曾经让十位天津名老针灸专家相互独立诊断同一个病人,结果得到五种辨证结果和十张完全不同的针灸穴位处方。张伯礼院士见到中医一个病人一个辨证,一张处方时有些感叹。他说“病人不同,辨证不同,处方也不同,完全个性化了啊!”。
你辨你的证,我辨我的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而导致整个中医在理论上没有共同语言,相互之间因为辨证谁也瞧不起谁,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科的发展。大家都记得“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是真心想弄清楚大象模样的,也非常认真地实践了,摸了,但受客观眼盲和摸的部位的影响最终让大象成了柱子、扇子、墙壁。其实,辨证论治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医的“盲人摸象”。
由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都会在症状、感受和体征上有差异。中医辨证完全个体化,完全据症而辨,即使某个人的处方在某个人身上显示有效,但永远不能用于第二个人。不能复制。这是中医不能现代化的根本原因。
(2)片面性。病人是客观的,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对于病人而言是客观的,病人叙述病情的方式也基本是同一的。理论上只有一个辨证结果最接近病人客观实际。但因为不同的人的辨证论治,就形成了若干结果。就疾病和人的认识而言,中医的辨证永远都不能100%的揭示出这个具体病人的本质。同时,疾病千变万化在先,我们的认识在后。因而,辨证论治的结果永远都是片面的,滞后的。
(3)不可复制性。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的飞跃发展就是为了避免医生的主观性。一旦疾病得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证实,关于疾病的诊断就基本没有了争论。剩下的就是倾尽全力治之。治疗的各种方案和配伍也容易引起共鸣,得到承认,并在其它同样的病例中得到复制。从而一步步集合了全体之力,从各个方向向着最终战胜疾病迈进。但中医因为各人辨各人的证,辨的是具体病人而不是某种疾病的共性的东西。所以“证”在这个人身上是这样的,在那个人身上可能却成了另一个样子。处方对这个人有效,但不是对这种疾病有效。从而造成了中医的辨证和处方永远不能重复。就有能形成合力最终去战胜某种疾病。看看历史吧!儿科的四大难症麻痘惊疳,内科的四大难症关格、中风、臌胀、痨是中医治好的吗?
(4)建立在症状基础上的“证”永远不能客观化。中医的证完全建立在症状基础上。如中医的脾虚证的国家标准由食少、消瘦、便溏、神疲、面黄等症状构成。同时,肥胖、水肿、腹胀等也有因脾虚而致者。症状是病人的感觉。感觉是主观感觉,感觉有错幻,症状有轻重,表现于外的症状与发生机理有标本;而医生主观有好恶,心情有好坏,取舍有趋向,以上共同造成了建立在症状基础之上的“证”永远不能客观化。
5.固执地各家学说和流派
各家学说和各种流派在中医中司空见惯。它们就是传统中医的特色。整个中医的发展史就是各家学说和各种流派的发展史。
这些流派非常顽固。伤寒派将张仲景吹上了天,甚至认为张仲景所达到的成就是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达到过的,而且断言:即使是今天,或者以后都难以逾越。补土派什么病都归于脾胃虚,都在补益脾胃。火神派开出的处方几乎都不离附片、干姜和桂枝。滋阴派认为人以阴血为本,留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时时不忘养阴,处处清其虚火。攻下派则处方不离大黄,以为邪去正才能安。总之,正是这些口口声声强调辨证论治的中医自己却完全背离辨证论治的精神,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开方用药。
而对于某一种技术,也将其神化。中医内科和针灸在书上就没有说“目前本病机理不明”“目前对于本病尚缺乏有效方药”“该病目前治疗很难”。书上给人的印象都是包治百病的。一个刮痧象是要刮走一切病痛。小儿推拿的疗效有人敢说成100%。点穴的认为对于任何疾病都有穴位可取,而且书上记载的那些穴位的主治与功用又恰恰是与病症针锋相对的。甚至,米汤、玉米须、茄子、枸杞子、冬瓜、苦瓜等在某些健康类电视节目中也成了万能的神圣之品。
传统中医千百年来就是这样封闭在自己的领域里。因为用哲学观看问题,总认为自己正确。认为没有解释不了的问题,就缺乏了发展的动力。因为模糊,就不需要弄清楚,也就没有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因为五行制化,又牵强附会,就总跳不出循环往复的圈子,就没有了螺旋型的上升和发展。因为辨证论治,其治疗结果永远不能重复,不能形成共识,不能进入科学实验轨道,也就不能获得科学的认可。因为顽固的各家学说和流派,瞧不起别人,永远只相信自己。不利于团结,内部难以形成合力,也就发展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