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治世方,处乱世圆——李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避免杀身之祸

 曌贇king贇曌 2017-06-05

处治世方,处乱世圆——李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避免杀身之祸

李勣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勣,曹州离狐(今山东省东明县)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他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因功受到李渊和李世民的赏识,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勣”,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开国功臣之一。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继位,李勣任司空之职,为高宗的辅政大臣。一天议政时,唐高宗说想立太子,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

唐高宗的正妻王皇后没有儿子,妃子武媚娘(武则天)却有,他就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媚娘为皇后。对此,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臣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没有听说王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好好选择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韩瑗、来济等大臣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媚娘,但唐高宗也听不进去。

后来,唐高宗问李勣的看法,李勣心想若在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媚娘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而即便武媚娘不被选中,以她在高宗面前的受宠程度而言,自己若说不利于她的话,日后迟早会吃上大亏的。

左思右想,李勣都认为不能发表有利于任何一个人的意见,就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唐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媚娘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勣却因为应付巧妙,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李勣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含糊其辞的回答,避免了杀身之祸,可谓方圆处世之高手。

【智慧点拨】

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事物,需要善于观察变通,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倒不败。虽然表面上这样做违背内心内心的原则,可在特殊情况下,也只能先自保,才发展。实则是缓兵之计。

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则,随意善变为了迎奉现实,也就成了人人唾弃的小人了。要知道,大智慧大忍耐与小计俩小花招,性质完全不同。

【引申名言】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明)洪应明《菜根谭》

【名言释义】

当世事清明太平时,要严正刚直;当世事纷乱时,要圆滑善变;当世事大变行将败亡时,一方面要严正刚直,一方面要圆滑善变。

【名言智慧】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待人处世的一种典型方式,这和他们的从政观有关。太平盛世有明君贤相为政,能采纳善言表彰善行,所实行的是大公无私的善政,所以一个人的言行即使刚直严正,也本会受到任何政治迫害。反之,假如是处于昏君奸臣当政的乱世,言行就必须尽量圆滑,否则就有招致杀身之祸的危险。从政如此,待人同样。这种待人处世的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个人不能抱着满腔热情,怀着赤子之心却不顾实际环境,不看周围大众的水平而自顾自地施展抱负,在待人处事的方式上一成不变,如果这样的结果将非撞一鼻子灰而于事无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