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之歌》序

 pengxq书斋 2017-06-05

《庐山之歌》序

(2017-05-10 17:53:59)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书刊诗文评论

《庐山之歌》序          

      [说明] 董晋先生是位江西诗人,鄱阳湖文学的倡导者。他的《庐山之歌》即将付梓,希望我为之作序。这是一件值得庆幸之事,故愿尽力为之。董先生已将样书寄来,下面将其封面及封底,亦刊于此

      《庐山之歌》序
      《庐山之歌》序

      庐山,旅游胜地。

      庐山,有古老的传说。殷周时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故名。所以庐山,亦有匡山之称。诗人则常将“匡”与“庐”相连,称作匡庐。

      庐山,耸立鄱阳湖、长江之滨,占地约250平方公里,为古老变质岩断块山,有汉阳、香炉、五老等峰耸峙。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景象万千。因而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这种景色迷人,变幻无穷的经典表述。由于后两个诗句颇具哲理,常常用来比喻正确认识事物的艰难——唯有跳出自身的局限,才可能对事物观察得更加全面、辩证。

      庐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为国中顶级名山之一。当天才诗人李白游至香炉峰时,为瀑布的宏伟雄壮而惊叹,随口吟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遥”字,一个“挂”字,一个“疑”字,极其形象,分外传神。仅仅28个字,一幅气势昂然,美丽如画的景色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激起国人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庐山林木葱茏,气候宜人。著名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迭泉、含鄱口等。庐山到近代,也留下大量人文景观,如1959年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会址,便在山中。

      诗人董晋生活在庐山脚下的都昌,他在《乡恋》中写道:“我爱湖光山色吟,清风两袖放歌声。一生不愿离乡井,难舍匡庐彭蠡情。”他曾十多次攀登庐山,踏遍景点,随景而诗,多达200余首,现结集成册,题名《庐山之歌》。

      近些年来,旅游已成为民族时尚。尤其小长假时,各旅游景点都是成群结队,人头攒动。旅游不能长期停留在走马观花,照相留念的浮躁水平上,而应将旅游作为心灵与景观的交融:从自然景观中得到艺术的享受,从人文景观中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庐山之歌》便是这样一部诗集。举例来说,诗人198671日写了一首《登庐山感赋》:“匡庐灵秀浸葱茏,万壑千峦赛玉O(马总)。脚下松涛声入海,眼前湖浪色连空。天清自有群星朗,地浊还须化雨功。超越只缘忧患在,深情博爱洒寰中。”这首七律从意思上看,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写的是庐山奇景,山松湖海融为一体。O(马总)是一种青白相间的马,用以形容庐山的起伏山峦。后四句写的是诗人的情思,对伟人彭德怀的怀念——他具有忧患意识,故将自己的爱洒向人民,而不惧灾祸降身。——这便是诗人游庐山时,恰逢党的65周年华诞所吟之句。诗人将景、情、思有机结合在一起,情景相融,景中含情,情思交汇,蕴藉深邃。《庐山之歌》虽是咏景,却意切情深;诗体虽古,诗意却新;语言雅致,意境含蓄,往往饱含哲思,夹有警语,因而其诗值得吟咏,诗集可作收藏。中国古代提倡“诗教”。游庐山时,若能以《庐山之歌》对照游览路线,不正是一种十分自然的“诗教”吗?

      董晋是我国以创作古典诗词为主的著名诗人,是鄱阳湖文学的倡导者,出版有《雪凝轩韵律选集》、《湖山剪影》、《云岩寻梦》、《梦绕湖山》、《雪凝轩诗稿》、《魂萦梦绕唱湖山》等诗集,及《雪凝轩辞赋散文评集》等散文、评论及其他体裁的著作。对他的诗文许多人都写过评论,笔者亦是其中之一,故在《庐山之歌》出版之际,愿为之作序,以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古典诗词已经复活,成为我国文学事业中的一种体裁,一支力量。是为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