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的学生戴眼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晓芜书屋1982M 2017-06-05

    北大的一项调查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有一半人口近视(7亿人),目前高中生和大学生已经90%以上近视。
    我们处于一个过于看重成绩的落后社会,用分数衡量学生优劣是可笑的。同时我们也处于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但身体的自然平衡是公平的。某器官的过度消耗必然导致该器官受损,同时殃及其他器官。而以上这些都与“健康中国”及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目标相去甚远。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文章对青年人才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希望;谁把握了青年,谁就把握了事物的发展命脉。自古以来,青少年的成长牵动着大家(国家)和小家(家庭)的关爱,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不能马虎。



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且不说各种健康和体质指标的起伏之大,光是视力检查中,那么多孩子有问题,就这点,也足以让我揪心许久。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发2016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本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范围覆盖全省13个市,监测对象为80所中小学和8所高校的7—22岁的大中小学生,有效样本总量达43245人,其中男生21610,女生21635。)显示结果:

 

学生近视率虽较“十二五”末期

下降了2.9%

但仍处于73.6%的高位

特别是高中及大学学段近视率接近90%


 

看完数据后,有没有吃惊?能引起相关教育部门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重视吗?

 

究其原因可以这两方面阐述:


(1)时代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接触电子产品太频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普及整个消费市场,青少年接触或者拥有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电脑、IPAD、手机、游戏软件、电视等等,这些电子产品诱惑之大,成人有时也会沉迷于中,更别说青少年了,这些电子产品占据了他们的休息时间和假期,长时间的集中用眼,再加上眼睛没有及时得到按摩、放松、调整,视力下降,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近视已成必然。


(2)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学校和家长奉行“分数论”。


这点我相信大部分家长,尤其江苏省的家长体会最深。从小学开始,有的家庭从幼儿园开始,不能输在起跑线,孩子开始进入了“题海”模式,各种培训班、各种补习中心,繁重的家庭作业迫使孩子熬夜,用眼疲劳。特别是初高中学生,各种升学压力,不得不通宵达旦的学习,这个时候,学校和家长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的学业,顾不得孩子的眼睛了吧?但这无疑是对眼睛最大的伤害,也是导致大学生90%数据近视眼的直接因素。



针对这一情况,在“十二五”期间部分学校,改善了教学硬件,教学在教室里张贴了眼保健操的宣传图,加强预防近视的宣传,接下来还将加大对学生用眼健康的教育。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专家表示:要制定四项计划把下滑的体质拉回来,计划将围绕 “体育活动”、“健康素养”、“健康服务”、“心理健康” 四个大类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进行提升与改善。我们期待着往好的方面发展的结果!



说到这,我觉得对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有些提问?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个子越来越高,皮肤越来越白,体质却越来越差?


为什么以前戴眼镜是一种斯文的表达,现在却成了一种社会常态?


为什么孩子的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而孩子的视力健康输在起跑线上却视而不见?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加强视觉健康的配套措施是什么?社会层面、家庭层面、青少年自身层面怎样相辅相成,关注到到孩子近视问题也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借助动商平台呼吁:关爱孩子的眼睛!



相关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