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治感冒不只有藿香正气水!还有6种药能派上大用场,拿走不谢

 咏菡 2017-06-05


夏天感冒,人们不由分说地都会想到“藿香正气水”,因为夏天多因暑湿而生病,但无论是暑湿的程度还是治疗范围,还有几个夏天常用的中成药可以借助。


1


祛暑中药的代表

藿香正气水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之所以是祛暑中药的代表,因为它除了能化湿还能解表,所谓解表,就是针对夏天贪凉导致的感冒,可以因为空调的着凉,也可以因为饮食的寒凉。


适用症状

凡此之时,人会头昏重,胸脘胀闷、浑身无力,一点胃口没有,甚至还会呕吐泄泻,如果看医生,一般会诊断是“肠胃型感冒”。


从这个诊断就可以看出,往往是胃肠反应兼感冒症状同时存在的,此时,最适合藿香正气了,而且以藿香正气水为最好。虽然酒味很大而难喝,但是这个难喝正是它的优势,药物经过酒精的醇提,不单药效增加,而且借酒的热力,可以蒸散湿气。 


如果虽然是在夏天感冒,但没有什么消化道症状,只是嗓子疼发烧,藿香正气就无效了。同样的,如果是感冒的同时有胃肠道症状,即便不是夏天,藿香正气也可以用,比如冬天吃火锅、涮肉的同时,喝了冰可乐,之后胃像被“冻”住了一样,不消化,发烧但体温又不太高,打出来的嗝都是没消化食物的味道,这时,藿香正气仍旧非常有效。之所以被当做夏季用药,因为在过去,人们的食物相对单调,生活环境也四季分明,冬天吃火锅很少配上冷饮,因为受凉而导致的寒湿中阻,多在夏天发生,只可惜,那已经是过往了。


2


清热祛湿更胜藿香正气

甘露消毒丸

滑石、茵陈、石菖蒲、木通、射干、豆蔻、连翘、黄芩、川贝母、藿香、薄荷。 



“甘露消毒丸”不太为人熟悉,但它的清热祛湿力量远高于藿香正气,针对的是湿和热都比较严重的情况。


适用症状

发烧,浑身酸懒,胸闷腹胀,小便黄赤,舌苔也是黄腻的。


清热药用到了黄芩、连翘,这是与藿香正气明显的区别。“藿香正气水”本身偏温,而且用到了酒,治疗的是寒湿,舌苔一定要是白腻的。“甘露消毒丸”本身是偏寒的,治疗的是湿热,舌苔一定是黄腻的。


湿热的形成有气候原因,也有体质原因。体质相对壮实,急性感染时,比如夏天常见的泌尿性感染,很多都是热兼湿的。或者是一些传染性疾病,比如过去的“甲肝”,因为饮食不节而感染,急性发作的时候还会有黄疸,“甘露消毒丸”都能承此重任。或者虽然是因为饮冷受寒而起,但因为体质偏热,寒湿变为湿热了,此时,“藿香正气水”就要交棒给“甘露消毒丸”了。


3

燥湿重剂


二妙丸

苍术、黄柏。


▲夏季潮湿,容易患上湿热疾病


“二妙丸”是燥湿重剂,不只用于夏天,只不过因为夏天气候潮湿,湿热性质的疾病容易找上门来。中医讲,“湿热下注”的时候都适合用这个药祛湿。既然是“下注”,殃及的部位大多偏下:


适用症状

下肢的红肿热痛,阴部的湿疹瘙痒等,女性的白带发黄等等。


第一,这些病处或者本身发红,或者有渗出物,渗出物也是发黄的,从西医讲,有炎症,从中医讲,分泌物发黄是身体有热的标志,这个时候的祛湿,必须同时清热,“二妙丸”中的苍术是燥湿的,黄柏则是清热的,外阴部的霉菌感染引起的瘙痒,无论男女,如果看中医,大多是以“二妙丸”方意来处置的。


4

夏天很好的利尿剂


六一散

滑石、甘草。



“六一散”得名,是药物的配伍剂量上来的,这个药只有滑石和甘草两味,它们的比例是6:1,故以“六一”得名。同样为夏天的祛暑剂,但“六一散”的治疗重点在于利,给暑湿以去路,借助的是滑石和甘草的利尿功效。


适用症状

除了同样有夏天感冒时的发热、身倦、口渴,还有一定是小便黄、少,这是治疗的主要矛盾。


通俗讲,“六一散”是夏天很好的利尿剂。


夏天要多喝水,多吃西瓜,其实为的是利尿,而利尿其实是要去心火。因为夏天是中医“心”所主的季节,所以夏天,人容易着急上火,甚至发生“路怒”,所以夏天一定要清心火,清心火的办法就是利尿,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这是和春秋季节清肺火,通大便完全不同,因为和肺相表里的是大肠,利尿能清的是心火,泻肚能清的是肺火。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的甘草,不是平时健脾用的炙甘草,而是生甘草,生甘草不仅能缓解滑石清热的寒性,同时也有去火之效。夏天,如果出痱子,用这个药融化在水里之后外用,可以很好地消退痱子。 


5

夏天专用药


导赤散

竹叶、生地、木通、甘草。



“导赤散”倒有点“夏天专用药”的意思,也是儿科常用的。因为夏天属心所管,孩子也容易“心”有余,这个“心”是中医理论中的“心”,和西医的神经系统有关。孩子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全,神经调节不稳定,所以会喜怒无常,甚至会夜啼,所以中医说,孩子是很容易上心火,夏天就更要“加磅”,“导赤”之意就是及时把心火导出去,导出的途径就是小便。

适用症状

上心火的时候,大人会心烦口渴甚至失眠,孩子会夜里哭闹,而且会长生疮,这个口疮还专门长在舌尖上,因为舌尖是“心”所管的部位。同时会小便黄赤,大人可能有尿痛尿血,急性泌尿系感染。


“导赤散”用竹叶、生地清心火,木通、甘草利尿,就是为了给心火以出路。 


6

专治风热感冒的老药


银翘解毒丸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嗓子疼”是确定风热感冒的关键指标


这个药虽然是老药,但很好地体现了夏天感冒的特点:风热感冒,这种情况在春夏之交更多见,在天气还比较干燥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外邪,已经从冬天的风寒转为风热了,感冒多是大家常说的热性感冒。


适用症状

除了有感冒都有的发烧、头疼、咳嗽、口干之外,还有嗓子疼的特点,特别是后者,一旦出现,风热感冒就可以确定了。


这个时候,“银翘解毒丸”最合适,它是通过清热来解表,来治感冒的,而且这个感冒是不加湿的。


现在的“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其实都是尊此方意而变生的新剂型,从剂型上看,口服液或者颗粒剂比丸剂更适合感冒这种急性病,因为“丸者缓也”,丸药更适合慢性病的调养。


7

夏天最适合的补气养阳药


生脉饮

人参、麦冬、五味子。


▲夏天出汗多,易耗散心气,损失电解质


前面说的各种药物,都是针对感冒或者说针对暑、湿、热这些外邪的,所以算是“攻邪药”,而“生脉饮”则是补药,针对的是被外邪侵袭的这个人。


在夏天,人的代谢加快,消耗很大,最容易被耗伤阳气,所以中医有“春夏养阳”之说,就是提醒我们,即便天气很热的时候,也需要适度用补药来补气养阳的,“生脉饮”则是夏天最适合吃的补气养阳药。


“生脉饮”中有人参、麦冬、五味子,其中人参是补气的,针对的是夏天耗散之阳气,麦冬气阴双补的同时,还是入心经的,尤其适合夏天安抚心神。一些心动过速的人,如果看中医,常会用到麦冬,就是通过它的补气养阴作用以安心神,降低心率。五味子是收敛的,这在夏天尤其重要, 因为夏天耗散太多,出汗多,而汗被中医视为“心之液”,出汗多了会心气不足的,这一点,很多人有体会,大汗之后很快就要体力不支,从中医讲,是耗散了心气,从西医讲,汗液带走了血液中的电解质,电解质紊乱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疲劳,心慌,用五味子,预防的就是这个问题。


适用症状

心动过速、容易疲劳、心慌。


“生脉饮”之所以尤其适合夏天,因为其中的人参麦冬补气养阴,以“开源”,五味子收敛耗散,以“节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