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相关科普知识(一)

 GXF360 2017-06-05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相关科普知识(一)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相关科普知识(一)

本栏目由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协会协办

(图/木易)

艾滋病病人的临床症状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般没有症状,可以照常工作、学习。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病即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常伴有低热、腹泻等症状,或有合并感染等病症。此时,需要遵从医嘱对症处理。同时,注意让病人得到良好的休息并增加营养。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以下几种:

*原因不明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见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症状。

*持续性原因不明的广泛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厘米),常见于颈、腋及枕部等,以及肝、脾肿大。

*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

*慢性腹泻每日超过4~5次,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

*合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黏膜的卡波氏肉瘤和淋巴瘤等。

医学入选抗病毒治疗标准

1.成人和青少年WHO HIV感染临床分期体系

WHO临床Ⅰ期(无症状期):无症状;持续的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WHO临床Ⅱ期(轻度疾病期):无原因中度体重下降(体重下降<10%);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带状疱疹;口角炎;反复性口腔溃疡;脂溢性皮炎;瘙痒性丘疹样皮炎(PPE);真菌性甲炎。

WHO临床Ⅲ期(中度疾病期):无原因重度体重下降(体重下降>10%);无原因超过1个月的慢性腹泻;无原因的长期发热(间歇性的或者持续性的发热超过1个月);持续性口腔念珠菌(假丝酵母菌);口腔毛状白斑;严重的细菌性感染(肺炎,脓血症,脓性肌炎,骨或关节感染,菌血症或脑膜炎);肺结核;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炎、牙龈炎、牙周炎;无原因的贫血(<80克/升)、中性粒细胞减少(<0.5×109/升)或血小板减少(<50×109/升)。

WHO临床Ⅳ期(严重疾病期(艾滋病)):HIV消耗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慢性单纯疱疹感染(超过1个月的口腔、生殖器或肛门直肠感染,或者任何内脏器官感染);食管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或者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真菌感染);肺外结核;卡波济肉瘤;巨细胞病毒感染(视网膜或者其他器官感染);弓形虫脑病;HIV脑病;肺外隐球菌感染(包括脑膜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展性多灶性脑白质病;慢性隐球菌病;慢性球孢子虫病;播散性真菌病(肺外组织胞浆菌病或者球孢子菌病);复发性败血症(包括非伤寒性沙门菌病);淋巴瘤(脑部淋巴瘤或者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侵袭性宫颈癌;非典型播散性利什曼原虫病;有症状的HIV相关性神经炎或者心肌炎;

2.成人/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总体标准

注:*女性患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250/立方毫米时,不推荐使用含有奈韦拉平(NVP)的方案,因为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需谨慎使用
**有条件地区可以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进行病毒载量检测

临床标准实验室标准处理意见急性感染期任何CD4+T淋巴细胞水平建议治疗WHO临床分期Ⅳ期任何CD4+T淋巴细胞水平治疗* WHO临床分期Ⅲ期任何CD4+T淋巴细胞水平建议治疗*任何分期CD4+T淋巴细胞<200/立方毫米治疗WHO临床分期Ⅰ,Ⅱ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350/立方毫米之间,而且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标准。1.一年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超过30%,或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绝对数下降超过100/立方毫米。2.病毒载量在100 000拷贝/毫升以上** 3.患者具有治疗意愿,并可以保证良好依从性建议治疗如果患者为女性,当使用含有NVP治疗方案时,建议推迟到CD4+T淋巴细胞<250/立方毫米以后再开始治疗*

三、治疗的常用药物

自从人们向艾滋病挑战的第一天,就想征服它。在十几年与艾滋病的斗争中,人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知道了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办法,而且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复制的药物,这些药物已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1.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繁殖但并不能彻底杀灭人体内的病毒有些药物长时间使用还可以使病毒产生耐药性,大大抵消了其治疗效果。现已有17种药物通过了美国FDA许可用于治疗艾滋病病毒。在我国也可以买到部分主要药品。药物可分为三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双肽芝(AZT+3TC)、赛瑞特(d4T)、立妥威(dd I)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施多宁(Stocrin)维乐命(Niverapine)等。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Indinavir)等。前二种药物作用于艾滋病病毒复制的早期抑制逆转录酶;后一类作用于艾滋病病毒复制的后期,抑制另外一种重要的酶(蛋白酶)活性。但以上药物均系国外生产。

1995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首先应用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加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感染者和病人,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此种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经使用后可在血浆中检测不到病毒,并可长期维持这一疗效。另外,它还可以使被艾滋病病毒破坏的人类免疫功能获得恢复或部分恢复。这种联合用药的方法,被称之为“鸡尾酒疗法”,学术界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据美国研究,1995年底至1997年,经过采用HARRT治疗后,三种艾滋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肺卡氏肺囊虫肺炎(PCP)、鸟分枝杆菌(MAC)的发病率下降了60%~80%。因为艾滋病相关疾病而住院的人数下降了60~80%,死亡率下降了44%。自1999年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和北京地坛医院合作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证明这种疗法对中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进行抗病毒治疗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的,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我们已经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经历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和症状期,即艾滋病四个时期。一般的治疗应选择无症状期的中后期。因此,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确定什么时间开始治疗。

2.其他类药物:其他免疫调节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Ⅱ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其免疫功能。

我国试用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也有着较好的前景。如香茹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亦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有些研究工作已发现某些中药或其成分在体外实验能抑制艾滋病病毒,但尚在积极开发研制中,希望能早日有治疗艾滋病的中药面世。

各种感染合并症的治疗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其它细菌性感染、肺结核、卡氏肺囊虫肺炎、肿瘤等,均可遵医嘱对症用常规药物治疗。

接受治疗要到定点医院,经检查后制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千万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和所谓的“祖传秘方”。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是,艾滋病的治疗药物正在取得进展,艾滋病疫苗也有所突破。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艰苦的努力,人类一定会战胜艾滋病。

河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课题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