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的村名是怎么来的,你知道么?(金胜镇篇)

 清风拂吾心 2017-06-05

金胜镇位于晋源区中北部,在晋阳古城遗址以北,下辖金胜、一电、电西社区居委会3个,金胜、董茹、武家庄、北阜、南阜、城北、贾家庄、西寨、木厂头、古寨、新村、石庄头、西峪、冶峪、上冶峪村委会15个。


金胜    镇、乡、 公社、村名。相传十六国前赵在此筑城,名“金城”, 元代称“金盛”,明代称“金胜”。又一说,宋时金兵南下在此处获胜,故名金胜。村内旧有大云寺、圣母庙、关帝庙、观音庙、三官庙、龙天庙、文昌阁、魁星阁、赵公祠、清真观等寺庙古建,惜毁废无存。当地百姓俗称金胜村为“大佛寺”,概因村东大云寺中有石镌大佛,今寺院虽然不存,但大佛头像尚存。1958年,太原市郊区成立19个农村人民公社,金胜公社因临近金胜村而名,其后又改乡,改镇。




石庄头  村名。原处蒙山,因傍临北魏彭城太妃墓志石而得名“石堂头”,俗称石庄头。清道光《太原县志》载:“北魏彭城太妃墓志石,在县北 十五里石堂头村。北齐神武帝妃,尔朱荣女。”相传石庄头是太原地区最古老的村庄,当时灵石口尚未打开,太原盆地还是一片汪洋,村里的人乘船过晋阳湖去东山孟家井借东西、走亲戚。村里旧有链船石、龙王洞、佛爷洞等古迹,链船石毁废不存。该村于20世纪70年代迁往平川。


峪 村名。为太原县西山九峪之一,清道光《太原县志》载  “冶峪,在县西北二十里,旧为冶铁之所,故名。今造瓷器、出石炭。”村内旧有 叱丑宙、奶奶庙、安宁寺、仙姑庙等古建,除安宁寺毁废无存,其余遗址尚存。



上冶峪  村名。因处冶峪村之上(西)而名。村内旧有黑龙王庙,今仅存遗址。


古寨  村名。相传因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族妹下嫁此村而名,旧名皇姑寨、姑姑寨。明代为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清道光《太原县志》作古寨。村内旧有玉皇庙和奶奶庙,如今奶奶庙因毁新建,名皇姑阁;玉皇庙经修葺更名为释教弥陀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寨村素以加工磨制豆腐闻名,据说该村磨豆腐历史非常悠久,有“姑姑寨,公鸡叫鸣都不在”之民谣顺口溜。




木厂头  因汾水伐术放排集聚而名。村内旧有龙王庙,多年破败不堪,今已修葺一新。木厂头有杨、潘两大家族,各自供奉始祖为杨衮(杨业之父)和潘豹(潘美之子),据说两个家族旧时相互仇怨,彼此不相往来。该村旧时多植芦苇,以编织苇席而闻名,有“木厂头,虱子爬上一炕头” 之民谣顺口溜,喻全村编织芦席的人如“虱子”一样之多。




西寨   村名。旧为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因处古寨之西而名。西寨村素以读书人多而闻名,明、清两朝太原县共有26名进士,其中7名就出自西寨村。清初顺治、康熙年间,西寨村阎氏家族还出了一位名贯古今的著名考据学者一一阎若璩。西寨村旧有真武庙一名北极宫、关帝  观音堂、魁星楼、阎氏宗祠等古建筑,今均修葺一新。 去年,西寨整村拆除。




城北  村名。因处晋阳古都遗址西城之北而名,传言为晋阳西城“大夏门”遗址。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过晋阳故城书事》“……汾水决如大夏门, 府治移著唐明村”之句。城北村因晋阳湖水渗漏,  整体向南迁村,村内旧有二龙庙(二圣庙)、观音庙,今已不存。今年城北村整村拆除,回迁楼暂未开工。




南河滩  村名。因处晋陷古都遗址汾河故道上游河滩而名,按方位分为南北二村。  又名南阜村。该村因晋阳湖水渗漏, 由国家投资于1965年整体向南迁村,村内旧有三教寺,今已不存。近年,南阜村建设新农村,旧村整体拆迁。回迁楼已建成,在原西寨地界,是丰沃悦湖城。




北河滩 村名。因处晋阳古都遗址汾河故道上游河滩而名,按方位分为南、  北二村,又名北阜村。村内旧有龙天庙和观音堂两座古建筑,今均毁废不存。  近年,北阜村建设新农村,旧村整体拆迁。回迁楼晋阳湖一号已经建成,在原西寨村地界。 




其他村暂无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