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刚大夫讲糖:糖友,您为什么要住院?听听俺的说法

 陈刚大夫讲糖 2021-06-09

住院,在中国老百姓眼中就是:病得不轻啦!

头痛脑热,吃点药就算了。

要做手术,心脏病犯得很勤,中风了----当然就得去住院,好让医生精心“修理”一番。

糖尿病也要住院?不就是血糖高一些吗?又不影响吃喝,也不影响上班,还要去住院?

很多人就认为这肯定是被大夫忽悠了,太黑了!

细致看过“陈刚大夫讲糖”的人,应该记得我所写“糖尿病综合防治五结合”的文章。

就是说,糖尿病要控制好,应该有五方面的相互结合:

防治结合

医患结合

中西结合

效价结合

远近结合

医患结合,就是什么样的医生和什么样的患者相结合才会出现最佳治疗结果?

也可以这样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的结局背后,医患双方都各占有多大作用?

(抗糖途中,需要您的积极参与)

糖友在与糖尿病的搏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至关重要,这门技术就像学习汽车驾照,而医生只是这个漫长过程中的“驾校教练”,偶尔充当一下“代驾”或者说是“汽车修理工”。

生不是您这辆车的终生司机,驾驭它的娴熟程度则决定了您的未来。

很多病友都在高喊:

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因为我们最了解自己的血糖和生活!

没错!

但是,只有当您具备了医生的知识,才有可能成为自己最好的医生。也就是说,您要真正学会“驾驶技术”才有可能。

我写的文章“您是在驾驭五驾马车吗?”您可以再看一看!

做一个优秀的“御者”,何其不易!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知道得足够多。

哈哈,您不要说我在吹牛。

您也千万不要把医生神话!

有一位大咖专家说过,“给我一个精准的病情,我会给您一个合理的方案”。

这个“精准的病情”,何其难啊?

空腹高血糖,很可能就是您的严重“打鼾”所引起的。您不说,哪知道您打鼾?哪知道您打鼾严重到什么程度?

以前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病友来对我说,她老伴血糖突然不好了,血压也高了,也不想吃饭。一问才知道,他们村比他们岁数大的都死啦。在她的一位老友出完殡以后,就开始思考:该轮到我们啦!----等死的感觉,多么恐惧!

我只是加了一片“黛力新”,一种抗焦虑抑郁的药,三天后来告诉我:神了,都好了!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住院?----步入正题吧!

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者合并了其他急性疾病(如外伤、手术、肺炎等)此时住院就是单纯的治疗,主要的工作由医护人员来完成,这和一般意义上的住院类似。充其量,患者要学习如何预防和早期识别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学习的份额不大。

二、新诊断的糖尿病刚开始被诊断有糖尿病,一个“健康人”转型到了另一类健康群体,很多糖友都会有一个心理“转变”期。这个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跳出不良情绪,接受糖尿病的存在,并能够正确认识它,希望通过医生团队和个人的努力,取得良好的结局----这种心态来得越早越好。

对于新诊断糖尿病的病友,不一定必须住院。但是住院还是有这么多好处滴:

1、糖尿病分型。(建议大家看一下我的文章“您在纠结自己的糖尿病史1型吗?)

2、糖尿病并发症与合并症筛查。

很多2型糖尿病在被诊断时,可能糖尿病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所以,指南对2型糖尿病的建议是在被诊断时就要筛查并发症: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神经病变被称为与血糖相关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

血糖升高在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常常是代谢综合症的一个“家庭成员”,高血压、高血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粘高凝状态,等等,都围绕着“中心性肥胖”而存在,共同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构建“土壤”。

睡眠障碍,尤其是近年来睡眠呼吸暂停对健康的影响问题被逐渐重视;吸烟与饮酒过度;紧张焦虑的A性性格;完全紊乱的“生物钟”节奏--------都参与着很多糖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既往冠心病、中风的发病史以及家族史;颈部血管的斑块与狭窄程度的评估;骨质疏松的轻重与低血糖易跌倒骨折的风险评估。

甚至:老年人的听力、视力、理解力、牙齿与咀嚼和胃肠功能,严重便秘;儿童在设计上学、饮食与运动情况,监护人的保护能力,对血糖监测的成收能力。

等等。

良好的评估对于治疗而言,就类似于“量体裁衣”,“量体”越是精确,“裁衣”就越是合身。

量体是裁衣的前提。

如果您能把血糖的管理提升到对健康的管理层面上来,就会对健康相关的内容更加关注。

举个例子:

有多少人对空腹血糖7mmol/L的是恐惧的,而对低密度脂蛋白3mmol/L或者140/90mmHg的血压毫不畏惧,每天还抽一盒烟!!!

血糖能降低到6mmol/L以下当然更好。

就像驾驭“五驾马车”,让每匹马都能为这辆车付出自己应该的努力,而不允许“滥竽充数”夹杂其中,是智者的一种表现。

3、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和实施方案:

这就是“量体”后的“裁衣”了。

包括治疗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的案两部分。

每个人可能都有他自己的治疗目标。这方面的文章太多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就是具体到一个个体,也可能有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就血糖而言举例吧:

一个65岁的中老年人,目前糖化血红蛋白11%,有冠心病,刚开始使用有低血糖风险较大的2针胰岛素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的目标应该是7-7.5%。但是,我可能给他一个糖化血红蛋白8%的近期目标;3--6个月后再降低目标到7--7.5%;如果有可能,再考虑是不是要降低到7%以下。

为什么?

因为,我要给他一个适应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

他糖化血红蛋白11%很长世间了,空腹血糖常常大于14mmol/L,当血糖降低到6--8mmol/L左右的时候,他可能就会不适应而出现低血糖症状。如此:生活质量下降,控糖的信心会打折扣,饮食运动管理的难度增加,低血糖症状也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在血糖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摸索经验,体会生活管理对血糖的意义,依从性都会大大提高。

至于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制定,就应该由医生来帮助患者制定了。

这个方案,包括具体的用药和监测。

尽管国家出台了关于《监测》的相关共识,但是,具体到每个患者,也应该有他不同的区别。

就拿4针胰岛素初始使用的患者来说吧。

我有过文章是专门讨论“监测”的,也有“胰岛素初始治疗的三个阶段”的论述,更有“血糖控制优劣的几个层次”和“住院改用的一日4针胰岛素治疗方案,出院后如何调整?”的文章,如果您仔细读过,我再说您肯定就很容易理解。

胰岛素初始治疗三个阶段中,“降糖期、减药期”,都是以低血糖为调整目标的,所以这个阶段监测的重点都是低血糖的易发时间点,所以指南说,调整四针的方案要以三餐前和睡前的血糖为主要参考依据,也就是监测的重点。进入了“维持期”,胰岛素剂量相对固定论了,此时如果三餐前和睡前血糖良好,就要看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就要关注餐后血糖了(见陈刚大夫讲糖文章“血糖控制优劣的几个层次”)。

切记:降低餐后血糖不能以餐前低血糖为代价。

方案定下来,回家就这么做!

三、多年病程的糖尿病病人,当有这些情况时,应该去住院:

1、难治性高血糖或经常低血糖的患者;

2、并发症筛查与方案再调整;

3、妊娠前血糖管理、择期手术的血糖精细化管理;

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性神经病变);

2、糖尿病肾病的早中期(晚期一般要求助于肾病科);

3、糖尿病足的轻中损害状态(严重的4-5期,常常需要外科或血管科介入)

4、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如皮肤大疱症、皮肤感染,眼底病的内分泌调整,心脑血管疾病症状轻微者(严重者还是建议到专科诊治)。

-----------

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的,需要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是需要拥有防治结合、中西结合、效价结合、远近结合的理念。而实际操作中,患者是糖尿病教育的接收者,是饮食、运动、药物、监测的执行者和观察者,而医生大部分的作用应该是糖尿病教育的启动者,患者治疗目标和策略的制定者,或者说是在患者同意下的目标与策略的制定者和修订者。

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是“量体”及其后“裁衣”的全过程。

医患双方,缺一不可!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导致不良结局!

所以,可以简单直接的概括一下:

糖尿病病友住院最主要的意义是为“医患结合”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情感上提供了机会,使真正的“医患结合”成为可能。

对于患者,具体则是:

1、做一下体检,以利于制定个体化目标和方案;

2、静静心。生活的混乱与社会的浮躁,需要您静下心来,放下手中的工作,关掉手机。要重新思考未来的生活;

3、做专业知识的强化学习(当然这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点出这个理念,然后又一对一的个体性指导教育),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4、了解您身边的医生,寻找真正能与您“医患结合”的“家庭医生”,并建立长久的联系,严重问题以便随时咨询(哈哈,医生都很忙,记得时不时发要个红包包哦,这叫感恩。虽然他们能告诉您联系方式并不是为了这个钱),不过,这要看缘分的-------要珍惜。

5、治疗或保养------这看似人们最重视的内容,其实远远在上面几个意义之后。

您也千万不要把医生神话!

医生的话,有时候就是一个大框框,是方向性的,而细微的调节还真是要靠您自己。只是在这个细微调节的时候,摸索经验的方法常常来与医生的指导。当您把这个细微调节的过程和结果告诉医生,他或许还能为您提供另外一种惊喜。-------这就是医患结合的魅力!

不会就学,别乱开车!

无证驾驶,有重大风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