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日军包围后这位日本人竟开枪自尽,原来他还有这重身份

 冬不拉拉 2017-06-06

早些年间,国家公布的第一批抗日英烈名录中总共有三百人,其中作为反战人士帮助中国人民抗战而英勇献身的宫川英男是这三百人中唯一的日本人。从侵华日军变成为“日本八路”,宫川英男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事实上,抗战中有很多这样的日本反战人士。

他们被中国人民的友好所感染,跨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界限,他们中虽然有不少人返回日本后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但仍然为中日友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43年,宫川被派到山东长清县进行工作,主要区域为济南到泰安铁路一线。在八路军敌工干部掩护下,宫川深入日占区进行各种反战宣传,据中国抗战老兵回忆,宫川“看起来文弱”,但勇敢坚决,敢于接近敌军据点等危险地区。他制作的《士兵之友》《士兵的呼声》等宣传材料内容情感真切,在瓦解日军斗志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宫川也因此成为日军“重点缉拿对象”,据说悬赏价值一架飞机。

1945年,宫川等人在根据地村庄被日军包围,在敌人搜捕中,宫川奋起反抗,开枪自尽,时年仅27岁。他的中国战友们冒雨拼命夺回他的遗体,将其下葬。1980年,宫川的灵柩被移至山东省长清县烈士陵园,并树碑纪念。

抗战时期,中国活跃着相当数量的日籍反战人士,他们的主要来源是被俘的或因不堪长官虐待而投诚的日军士兵,还包括流亡中国的日本共产党党员与左翼人士。到抗战结束前,在华的日籍反战人士保守估计近1500人。他们从事的反战宣传产生可观效果。在日本侵华部队中,因为日籍反战人士的宣传而出现的厌战、内讧和逃亡现象逐渐增多,并形成滚雪球式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